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秦国太傅 » 第四十一章 风暴酝酿

第四十一章 风暴酝酿

    秦国,咸阳,咸阳宫。

    端坐于咸阳宫后殿的几案之后,秦王嬴稷手捧一卷帛书,眼神之中浮现着却有一股凝重之色。

    秦王嬴稷手中的这份帛书来自对楚前线,乃是一军主将司马错特地命人送抵咸阳的。

    视线在这份帛书之上阅览了许久之后,秦王嬴稷轻轻松开了手指,下一刻那卷帛书就这么落在了身前几案。

    没有去管帛书从指尖滑落,秦王嬴稷面色沉重,心中思绪在这一刻不断翻飞起舞。

    “哒哒哒……”

    在这显得无比寂静的大殿之中,忽然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响起,直将殿内每个人的心绪都影响了。

    “哒!”

    敲击声持续了很久,又一声比之前更重的敲击过后,秦王嬴稷缓缓抬起头来,眼中一道肃然之色闪过。

    随后,只见秦王嬴稷视线轻轻偏移,落在了坐在下方几案后的那一道白色身影之上。

    “先生,应当已经看过司马老将军的战报了吧?”

    “不敢欺瞒大王,臣确实已经看过。”

    “那先生以为司马老将军取消攻伐楚国都城,转而攻略黔中、巫郡两郡的提议如何?”

    听完了秦王嬴稷的这一句疑问之后,太傅姬凌沉思片刻,向着对方轻轻躬身一礼。

    “启禀大王,臣以为老将军此策确实是老成谋国之举。”

    “哦!”听完姬凌的评价,秦王嬴稷带着几分惊奇继续问道:“不知先生做出这番评价有何依据?”

    “启禀大王,在臣看来司马老将军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战阵之事,更是天下大局。”

    “司马老将军曾经与张相在朝堂争辩,并提出了趁巴苴两国与蜀国不和的契机,放弃东进而南下攻伐巴蜀的建议。”

    “事实证明,司马老将军当初的建议是无比正确的。若无司马老将军当年力谏,我大秦如何能够收取巴蜀之地?”

    一番话语为秦王嬴稷将当年旧事诉说完毕之后,就听姬凌将秦王嬴稷的视线由数十年前拉回到了当今。

    “如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天下大势,面对高歌猛进的战场形势,司马老将军依旧看清了天下形势,给予了我们这一条正确的建议。”

    话说到这里,姬凌从坐席之后站起,快步走到了秦王嬴稷的面前。

    “启禀大王,臣赞同司马老将军的判断。”

    “天下各国确实都对楚国的国力十分忌惮,但是其中的某些人是不希望看到楚国就此沉沦的,他们更不想看见我秦军攻占郢都。”.

    姬凌的这一番话将秦王嬴稷彻底从之前凯歌高进的欣喜之中拉了出来,使他重新冷静下来去看待如今天下的形势。

    虽然姬凌没有说明白某些人是谁,但是秦王嬴稷也是心知肚明,姬凌所说的不是别人。

    正是齐国。

    按照当今天下秦国、齐国、楚国三大国互相牵制的格局,齐国可以与秦国一起攻伐楚国,但是他不会愿意看到楚国就这么沉沦。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秦王嬴稷眉宇之间一丝阴霾闪过,与姬凌说话的语气也情不自禁地低落了几分。

    “先生,我军攻势正猛,如今已然兵不血刃地夺下了邓城,眼看就要……”

    “此番真的不能攻占郢都吗?”

    对于秦王嬴稷的疑问,姬凌抛出了一个反问,“大王,莫非是想成为下一个楚国吗?”

    此话一出,秦王嬴稷胸中的满腔话语都被按了下去。

    饶是秦王嬴稷再怎么自信,他也不敢说凭借秦国如今的国力,就真的能够抵御住来自列国的攻势。

    就算是秦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关中屏障,但是它阻挡不了来自列国诸侯的合力猛攻。

    原时空之中函谷关没有能够挡住匡章所率领的齐、赵、魏、韩、宋五国联军,没有能够挡住信陵君所率领的关东诸侯联军。

    在这个时空之中,函谷关真的能够保证秦国安然无恙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秦王嬴稷的心中十分清楚。

    正是因为清楚,秦王嬴稷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缓缓抬起头来,对着面前的太傅姬凌沉声说道:“如此,就按司马老将军的建议去执行吧。”

    “诺。”

    躬身一诺之后,姬凌的视线落在了秦王嬴稷的脸上。

    眼见他神情之中的那份低落,就听姬凌禀报道:“启禀大王,在臣看来司马老将军这条建议不仅仅是出于平息列国的怒火的无奈之举,更是能够为我秦国去除一大隐忧。”

    “隐忧?”不明白姬凌的意思,就听秦王

    嬴稷追问道:“太傅所说的,究竟是何隐忧?”

    秦王嬴稷话音刚落,就听姬凌躬身一礼,“请大王随臣来。”

    虽然不知道姬凌究竟要做些什么,但是出于对他的信任,秦王嬴稷还是跟随着他的脚步向着大殿一角所摆放的一张沙盘走去。

    从沙盘一侧拿起一支长杆,姬凌便为秦王嬴稷在沙盘之上指点了起来,“大王请看此处。”

    顺着姬凌手中长杆所勾画的范围,秦王嬴稷一眼便看出那片地域究竟代表了什么?

    “巴蜀?”

    “正是巴蜀。”一声应诺之后,就听姬凌沉声说道:“自司马老将军收取巴蜀以来,我秦国一直没有放弃对于巴蜀的发展。”

    “数十年来,巴蜀之地虽然时有叛乱,但是总体上还是在我秦国的控制之下。而伴随着我秦国开发巴蜀的深入,未来巴蜀之地对于我秦国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说完了巴蜀的重要性之后,姬凌手中的长杆缓缓移动,落在了巴蜀之侧、如今仍然属于楚国的黔中和巫郡两郡。

    “大王请看,黔中和巫郡毗邻巴蜀。如果楚国从此地发兵,完全可能威胁我秦国的巴蜀。”

    “司马老将军此番提出放弃郢都攻势而转向黔中、巫郡,这毫无疑问是一招保我巴蜀之地平安无虞的良策。”

    听完了姬凌的一番解释,秦王嬴稷的视线开始在面前的这一张沙盘之上来回移动,眼中的那一抹不甘也由此消减了不少。

    姬凌看着秦王嬴稷眉宇之间依旧有迟疑之色,当即思绪一转轻声建议道:“大王,臣以为这攻伐黔中、巫郡两郡若是由司马老将军领兵,六万精卒已是绰绰有余。”

    “不如将司马老将军麾下十万雄兵兵分两路,第一路由司马老将军领六万精卒西入巫郡、黔中。至于另外一路,”说话之间,姬凌手中长杆顺着那一条汉水直接向着南方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楚国都城郢都之上。

    “另外一路四万人则由副将白起率领,继续沿着汉水南下,对楚国都城郢都形成持续威压。”

    姬凌的这条建议立刻便让一旁的秦王嬴稷动了心,在他看来这实在是一条两全其美的计策。

    也就是在秦王嬴稷和姬凌讨论着前线对策之时,一道呼喊声突然出现在了殿门之外。

    “大王,大王,大王……”

    下一刻,有些气喘吁吁的右丞相嬴疾已然出现在了两人身前,“老臣拜见大王,见过太傅。”

    “叔父不必多礼,不知叔父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启禀大王,据前线细作回报,被我军重创的楚军溃卒似乎有不稳的预兆。”

    听罢右丞相嬴疾所说的消息,秦王嬴稷没有什么反应,但是一旁的姬凌却是忽然脸色肃然。

    “大王,前方有变,我秦国应该早做应对。”

    ……

    楚国,唐城。

    自从垂沙之战被重创之后,大批楚军溃卒四散奔逃。

    因为唐昧副将庄蹻的存在,唐城这一座位于涢水之畔的城邑,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溃卒聚集点。

    其实身为唐城城守的昭丘是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些溃卒的,在他心中这些楚军溃卒就像是一条条丧家之犬,而他昭丘可是王族近支、昭氏族人。

    天生高贵的他,就算是不用努力也有官职爵位,如何能够与这些卑贱低下的溃卒为伍?

    如果不是昭丘害怕有可能受到来自楚王的责难,那么恐怕他早已经命令城中士卒驱逐庄蹻以及他麾下的将士了。

    不过饶是碍于职责接受了庄蹻以及其麾下将士,昭丘却仍然对于他们充满了不屑与蔑视。

    就比如此刻的唐城城守府邸,昭丘却是正在和属下议论着这件事。

    “启禀城守,属下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削减了对庄蹻所部的粮草辎重供应,只是……”

    听到属下话语之中的那份担忧,刚刚紧闭双眼的昭丘缓缓睁开了眼睛,他那带着几分锐利的视线落在了对面那人的脸上。

    “只是什么?”

    “只是我等如此苛待那些士卒,城守不怕会生出变故吗?”试探性地抬了抬头,那名属下将心中忧虑说了出来。

    “变故?”

    一句充满不屑的话语,一道满是高傲的笑容,在昭丘看来属下的话语是那般的可笑。

    “不过是一群卑贱之人,如何能够和我一个天生高贵的王族近支对抗。”

    “我倒想看看他们这些丧家之犬,究竟能够给我弄出多大的动静来。”

    此刻昭丘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神情,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一般,他不知道一场改变了楚国历史的风暴正在悄悄酝酿。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