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诸界风云传 » 第四回:圆玄妙院小课堂

第四回:圆玄妙院小课堂

    次日清晨,卓弘从睡梦中醒来。

    一缕阳光从窗户纸照进来,射在体肤上晨光荡漾。

    屁股上的伤口已经结巴,卓弘对这黑玉断续膏的药效很是满意,才一帖就让自己的伤口基本痊愈,只是还有一点些许的疼痛。

    卓弘穿好衣服走了出去,外面是个大晴天,加上山中独有的景色很是让人心情怡爽。

    白首山常年都是云雾缭绕,是个绝佳的修行之地,因此也被国子监和司天监强行霸占,且师出有名。

    “卓师兄早。”

    一名摩星宗的外门弟子看见卓弘后,停下来向他问安。

    其他人也都一样,看见他之后,都向他行礼问候。

    卓弘面对众位师弟师妹的问安,不停的点头回应,这些人他基本都不怎么认识,在他的记忆里,他也就认识那几个与自己同气连枝的内门弟子。

    白首山位于颖州境内,原名不换作白首山,而是称为白云山,这里的修仙者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够飞升成功,所以就直接把山名改成了白首山。

    这山也是华夏九州的十二大名山之一,风景秀丽,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宜人,以前也是华夏民众们游玩的好地方,后来被国家势力占据后设了结界,也就不会允许寻常百姓随意的登山观景。

    圆玄妙院自创立起,已历经三百余年,一直都是被国子监管辖,这里也一直是华夏帝国培养奇能异人的地方,每年都会从外界选拔一批根基不错的孩子入学,每年也会通过擂台赛的方式淘汰掉一批人,部分淘汰者都会被遣散修为后送下山,不愿下山的也可以留下来做一些最低等的活计营生。

    这里也是帝国最为神秘的地方,他们是防止异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能够留下来的修士们通过不断的修炼来增强修为。

    只有那些天资异禀的才会被这里的七大师尊收入门下,传授真正的修仙问道之法则,而灵根低下的只能是永远待在外门中。

    后来为了公平起见,那些被淘汰后留下来的,或者是那些待在外门的,都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大比试,前一百名可获得不同的奖励,一些成绩突出者可以被选入内门修炼。

    他们只管华夏境内的诡异邪事,不让妖魔横行,祸乱国运。

    也有一些分支是为历代皇帝炼制长生丹药的存在,不过这些都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他们自己都未曾得到长生,皇帝老儿也就甭想了。

    倒有传言,创立圆玄妙院的老道士是受了开国皇帝的指示,是位实力强横的得道仙人,可是早已隐遁,无论是谁也未曾见过真面目。

    圆玄妙院传承几百年之久,也就出了这么一位仙人老祖,可这老祖也太小气,临了也没给后世的徒子徒孙留下什么长生秘法。

    卓弘就这样一路转来转去,很是悠闲,他的身世虽然很强硬,但在这里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因为这个地方根本不在乎你在外头的身份是多么高贵,这里只会注重你的修为,就算是当今太子来了也不例外。

    仰头望去,有一些筑基期的修士在空中练习御剑飞行,也有一些金丹期的修者在驾驭着遁光飞行,好不热闹。

    走到一处讲堂,堂上有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释讲礼学,堂下足有百余处座位,基本都是些十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大家都盘腿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

    唯有年满十岁的孩子才能有入学的资格,但卓弘是个例外,五岁的时候就让老爹卓骁硬是托关系送入院中修行。

    这也并不是卓骁搞特殊,只是那年的卓弘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内的奇经八脉萎缩成疾,连那些医术高超的朝中御医都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卓骁只能将唯一的儿子送到老熟人岳千愁的门下,这件事也在朝中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让那些居心叵测者上书参奏这个侯爷在走最高学府的后门,最后还是让国子监的最高掌权者出面平息了风波。

    原主卓弘自幼就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这让岳千愁颇为赏识,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这个徒儿,这又让那些师兄师姐们眼红不已,通晓人情世故的小卓弘也就很快的打通了师兄弟间这层关系,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处处针对他。

    可他还是太菜了,也可能是奇经八脉萎缩的原因,十年期间才达到筑基期。

    这样的修为跟他原来的境界相比,简直是极大的反差造成的强烈的侮辱。

    卓弘对此不禁嗤之以鼻,自己虽然是一介散修,可是在十年之内就已经达到了大乘境界,只不过是一时豪横过度,未能躲过天劫。

    若不是这样的话,自己可能早在天界逍遥自在的生活,与那些神仙把酒言欢。

    他甚至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会与那几个耍无赖的毛神,再次来个绝颠问剑,比个一决雌雄。

    想到此处,卓弘就情不自禁的感慨起来:“这都是命啊命……”

    “年轻人,这么早就信命可不好。”

    一顿感慨下,身后传来一老者的声音。

    卓弘转身,此人正是自己刚入门时的授课先生云宏,他也是摩星宗为数不多的儒者之一,国子监派来授课的讲师,精通史学。

    圆玄妙院有很多这样的文儒之士,他们被俗称为儒修,通过文字的力量来洗涤自己的灵魂,教化他人的情操。

    正统修仙学府就是如此,国家培养你的修为,也要培养你的内在,更要净化思想。

    卓弘躬身行礼,道:“先生,不知是您,学生多有怠慢。”

    他对这个先生的修养很有好感,是个耳清目明的一代儒者。自然,云宏也对他的聪明才智也很是赏识,总说是百年难遇的人才。

    云宏已是年过半百的年纪,性格倒很是爽朗,道:“下节课要讲史学,要不你也来重温一遍。”

    卓弘不好推辞,应了一声便跟着云宏走进只有一群小学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