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影视都市从金婚开始 » 第三十章 找房和买房

第三十章 找房和买房

    从香江回来的第二天,赵浩就进入写作状态,每天写一上午,下午则会自由处理。

    赵浩除了写作借鉴外,还忙里偷闲找了马彪帮忙找要卖的房子,什么房子都行但一定要大,要是四合院更好但一定在二环里面。

    赵浩这也是为以后打算,现在还行,但是按照剧情来说,两年后厂子里就要分新的房子,赵浩一定不会分的,而且到时候现在的房子也不一定能保住,毕竟已经考出去,工作后单位还会分房的,现在的房子还不是私人的,都是公家的之后要经过好久政策出台才能变成自己的,赵浩还知不知道能等到那时候吗。

    所以赵浩从香江回来就开始打算买房子,何况这也是一次十分真确的投资,以后有百千倍的回报。

    之所以这时候买,这也是有原因的,之前政策不允许私人私下交易,直到七八年九月召开的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传达了成祖的一次重要谈话,试探性地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

    虽然提出来了但是两年来一直没有实际的出台政策,当时赵浩就想买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买,知道今年四月成祖又就住宅问题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

    这次之后经过两个月的时间,6月正式允许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自此揭开了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那时候赵浩正忙于疏导南方还有挣钱的大计,就没有顾及到这方面。

    不过也正好现在私房腾退工作已经工作一个多月了,很多老房子已经腾退,这时候下手正是时候。

    马彪没有叫赵浩等太久,就给赵浩找来一些要卖的房源信息,一共9套宅子,并约定好日子去看房子。

    第二天赵浩就早早的到了和马彪约定好的地点什刹海前海,从这里等了不一会就等到了马彪,不知道是不是营养多了,马彪确实是比以前胖了,前一阵子去找马彪时就发现了,而且干净了起来,有可能这是焕发第二春了。

    “彪爷,这里”赵浩见到马彪招手打招呼。

    “耗子你这是着急买房子啊,这么早等了一会了吧”马彪走到赵浩身边笑着说。

    “哈哈,这不是有自己的房子有些激动吗”这也不怨赵浩,两世为人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房子,现在有钱能买到自己的房子还是有些激动的。

    两个人先来到第一处宅子什刹海前海恭王府东侧的一套三进的宅子,一位老教授祖传的宅子,现在有单位的楼房而且这老宅腾退回来以后说不定又是祸端就想卖出去。

    “耗子我们是一家一家的看,看房子的时间都约好了,当场你和他们谈价格,房子多今天看完,交易明天再分开过户”在看房子的路上马彪和赵浩说道。

    赵浩没有问题,这就是后世的房产中介的活,而且赵浩找马彪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介绍费的事,不然马彪也不会耽误自己的买卖不是。

    到了第一家,隔着前海可以看见湖心岛,过了前海就是南锣鼓巷,院子的西侧不远就是著名的恭王府,这里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这座院子坐北朝南,门口两侧前方被别人加盖了砖房,给他的大门留出了近十米的宽度,这都不是问题,以后整改的时候就会解决的。见到房主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挺和蔼的,交谈过后就进了房子。

    大门开于东南角,广亮大门一间,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垂脊装饰平草、圭角花盘子,戗檐砖雕梅花图案,博缝头砖雕万事如意,红漆对开板门,悬挂兽环,一把老式长条铜锁挂在上面,大门的正前方是一座砖砌一字影壁,壁芯砖雕鲤鱼跃龙门,栩栩如生。。

    四枚梅花形门簪,雕花雀替,一对圆形门墩分列左右,门前地面铺碎石子,这算是路面硬化了,大门东侧有倒座房一间半,西侧四间,倒座房为过垄脊,合瓦屋面。

    倒座房往北看,一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出现在眼前,垂花门梁架绘苏式彩画,垂莲柱装饰雀替,两侧分列着两座方形石墩,前出垂有三踏石阶,门两侧为看面墙和抄手游廊。

    垂花门里面有两扇绿色的房门,直接把北房正屋挡了个严严实实,沿着游廊出来赵浩才看见西厢房和北边正房,再回头就看见了东厢房,北边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前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垂脊装饰平草、圭角花盘子,戗檐砖雕狮子绣球,前后檐梁头绘箍头彩画。

    西耳房有半间的过道连接到三进院子,沿着西耳房通道去了三进院,这个院子就是一排七间后罩房,也是前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房子和正房的后山墙有五米的距离,后罩房的门窗有点破损,玻璃也碎了几块,不过不碍大局。

    整个房子光庭院面积就六百多平还不算房子面积,虽然有些破旧但不妨碍,赵浩很满意直接和房主询问其价格,经过最后的讨价还价最后以5万成交,签订合同并约定明天过户,想着自己和李半城一样一个东边一个西边护卫恭王府也好。

    之后又在后海看了一套房子,竟然是后世有名的后海北沿15号楠书房的邻居,后世的房主是大熊的一位寡头的,有三千多平米用了18万就收入囊中,赵浩感觉赚大了,04年华夏医学论坛报搬出楠书房之后被特区一位富豪用七千万买入,那还是08年呢,还不是房价大涨的时候。

    之后又逛了好多房子不乏以后很多有名的房子,像什么15年15亿报价鸦儿胡同的五进院加四个三进院的元亨利贞院(要是想看可在b站搜)和鼓楼前后门桥东侧柺棒胡马首富同的天汇大院,不过赵浩都没有太相中,那里太闹了,就连15号院也是位置好才接受的要不然也不会买,只在景山后面相中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位置好还安静只用了3万就搞定了。

    之后就马彪还带着就带着赵浩出了中心地带,到了二环边上阜成门内大街北街243号,这房子没有中心区的显眼房子还大,三进带东西跨院赵浩没有讨价还价直接18万和之前15号院一样直接成交了,这些房子以后都要上挂牌保护名单的,而且这里面没有租户产权明晰。

    最后马彪带着赵浩直接向南再向西到了公主坟附近,这里都到三环了,不过马彪告诉赵浩这里有小洋房,是民国时期水木盖得,抗倭时卖给了现在的房主,房主79年和鹰酱建交的时候就想出国,但没有钱现在房子又腾退回来所以急着卖掉出国。

    赵浩到跟前就发现是三层的小洋房,一楼两间房二楼三间三楼阁楼还有一间房,有下水两个卫生间,还有院子,赵浩一眼就相中了,这附近也安全净是大院而且还有地铁,就想拿下。

    这个院子虽然在三环但是现在都想住楼房,价格就虚高就像后世的四合院一样需求太大,价格就高了,赵浩本来想十万以内解决,但是房主不松口就得十万以上赵浩思索一下以后都得拆,赚不了多少钱就放弃了。

    赵浩今天一共逛了9套房子,只要了四套,和马彪说好明天在一起过户。

    第二天一上午赵浩就办完手续一共花了44万,在这个时代可是巨款,在房管所赵浩还是出名了一把。

    办完事情之后赵浩就开始借鉴之路,一直到80年末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