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武警开始的特战之路 » 第三十五章 战备

第三十五章 战备

    从特警支队回去的路上,李永辉一边开车一边哼着小歌,心情特别好。

    “排长,什么事这么开心啊。”

    坐在副驾驶座的洛叶很好奇,他从来没见过李永辉这么激动,甚至有些失态。

    “保密。”

    “不要这样,分享一下嘛。”

    李永辉越想越开心,索性也不卖关子了。

    “上面终于批了!”

    “批什么?”

    “哥的婚礼,哈哈哈哈。”

    李永辉在一年前就向组织提交了结婚申请,只是出于新兵连带训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上面一直没给回复。

    如今带新任务圆满完成,组织终于给了回复,批准了李永辉的结婚申请,下个月一号,也就是元旦节,支队机关会组织一场集体婚礼。

    不仅仅是李永辉,机动、警勤和机关总共二十多名士官和军官都会在元旦那一天统一结婚,由支队承办婚礼酒席。

    “排长你要结婚了?之前怎么都没听你说过这件事,恭喜恭喜啊。”

    车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着,洛叶得知,其实早在特警学院的时候,李永辉就已经和人家在谈恋爱,只不过碍于军校学员的这个身份,他一直是保持着地下恋情,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甚至连家里人都瞒着。

    一眨眼已经五年时间过去了,李永辉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他们的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排长,嫂子哪里人啊?”洛叶问。

    “京城人,不过她为了支持我,放弃了那边优越的工作,目前在A市这边上班。”

    “真好。”

    洛叶发自内心的羡慕。

    李永辉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对了,待会回中队记得提醒我,你们要去领衣服,千万别忘了。”

    “领什么衣服?”

    “别问这么多,记得提醒我就行了,不然太高兴容易把正事忘了。”

    “哦哦,好的。”

    防暴车开回营区后,李永辉带着司务长和几个新兵来到了后勤库房,司务长打开了一箱崭新的迷彩服。

    “报码数。”李永辉说。

    “这是...特战排的迷彩服?”

    新兵们再次激动了起来,他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穿上这身衣服。

    “排长,我们不是特战排的人,也可以穿这身衣服吗?”

    洛叶有点不敢相信。

    “机动中队每个人都有这套特战服。”李永辉解答了新兵们的疑惑。

    上级对于特战排的要求是全时全装全部人员在位备勤。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特战排永远也不可能所有人员同时在位。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特战排的士官也要休假,再加上执勤站岗,各种集训比武,以及教导队练枪还要驻训一个班,所以实际人员在位情况可能不足三分之二。

    上级首长一旦拉动特战排的战备情况,中队必须要有替补队员顶上空缺位置,机动中队每个人的柜子里都挂着一套特战服,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这种人员空缺的情况。

    一旦中队的警报响了,所有人先回班把特战服换上,然后特战排缺多少人就往里面补多少。

    除了战备,机动排备用几套特战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季度魔鬼周,以及各种集训比武,都需要穿这套虎斑迷彩去参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机动排比特战排更强,哪怕不属于特战编制内,他们仍然是对得起这身衣服的。

    机动排的义务兵并没有经历过预特集训,一般都是直接从新兵连挑选,优中选优,兵员素质普遍偏高。

    而机动排的士官则以二期三期老士官为主,他们曾经都是特战排最精锐的特战队员,只不过年纪大了,有点跟不上特战排的训练强度,因此退居二线的机动排。

    杨平若是要转三期,将来也会去机动排当班长。

    综上所述,机动排除了体能稍微弱点,反恐实战经验可以说完全碾压特战排的新晋特战队员,随便拉个老士官过去都能当教员。

    因此机动中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全员特战,每人都有特战服也就很好理解了。

    “特战臂章!”

    “卧槽,五星红旗!”

    新兵们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洛叶当过解放军,也干过武警,所以他是有资格评论这身军装的,不得不承认,这一套虎斑迷彩确实是中国军队里最帅的军装了。(按照小说的时间线,这时的解放军并未配发新款的星空迷彩,依旧是老式的数码迷彩。以上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虽然他不知道是谁设计的这套虎斑迷彩,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真的是绝,尤其是那个国旗章,直接把衣服的逼格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要知道就算是特种部队,也只有在国际特种兵比赛上才往迷彩服上贴国旗。

    这可不是淘宝上九块九包邮的国旗魔术贴,而是官方的制式国旗章,代表了国家对武警部队的认可。

    “这个大牛皮腰带也太有硬汉味了吧!”韩天赐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

    司务长把东西发完之后就准备锁门了。

    “行了行了,以后有你们穿特战服的时候,赶紧把衣服收了,留一套冬迷彩挂衣柜里面去。”李永辉站在门口催促道。

    下午的时候,几个新兵坐在学习室里对中队的战备拉动进行了学习,也算是劳逸结合休息一下。

    李永辉就像一个中学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一边说:“中队拉动战备,和你们新兵连拉紧急集合是一样的,但是又不完全一样。我们就和消防员一样,时刻保持战备状态,无论什么时间,你在干什么,一旦警报拉响立马出动,但是要记住,拉战备不需要打背包,也不用带挎包水壶,具体带什么装备看值班室拉什么警报。”

    李永辉在黑板上写了①②③。

    “中队的一号预案,是针对处置各种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不用换衣服,直接往警械室跑就行,穿防暴服带警棍盾牌,一部分人拿防暴枪,以后你们会接触到。”

    “二号预案,就是针对暴恐活动,所有人回班换特战服,戴头盔穿防弹衣,还有枪支弹药也要全部带上。”

    “三号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同样不用换衣服,直接去抢险器材室穿救生衣,还有其他抗洪抢险的装备都带上集合,都记住了吗!”

    “是!”

    新兵们下午进行了战备训练。

    凌晨两点,中队警铃大作,所有人猛然清醒,掀开被子套上战靴就往外面跑。

    “洛洛,是反恐警铃,先去换衣服!”大石哥吼道。

    三十秒后,军械室的门被打开,特战排的人紧张有序地冲进去拿枪,等他们全部出来后,机动排再取装备补位。

    枪柜里还零零散散摆着一些枪支,那是特战排空缺人员的枪。

    “机枪手没在!洛洛,你去拿那把班机!”

    “好!”

    一分十五秒,特战排所有人包括替补人员全部集合完毕。

    “速度还凑合,解散睡觉。”

    胡一天解散了队伍。

    虽然这个速度比平时慢了几秒,不过考虑到有新兵补入,对这些流程还不是很熟,所以他没说什么。

    不熟嘛,那就多练。

    当天晚上队长又针对处置突发事件和抗洪抢险拉动了两次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