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修仙漫游指南 » 第二十三章 伏龙祖师

第二十三章 伏龙祖师

    伏龙观内供奉着一尊伏龙祖师的塑像。

    “这伏龙祖师乃是传说中八百年前人物。

    当时有恶蛟于幽水中掀波作浪,引起洪水泛滥,淹没沿岸良田房屋不计其数,摧毁百姓家园,造成数十万乡民流离失所。

    在这危难之际,有一道人驾鹤东来,手持一剑,与那恶蛟战斗起来。

    只见风雷大作,恶蛟裹挟着雷电风雨从水中腾冲而出,尖牙利爪,张开血盆大口便朝道人冲来。

    道人手掐剑诀,掷出手中神剑,那剑瞬间化作一道流光飞出去,在恶蛟身旁穿梭飞舞,痛饮蛟血,蛟龙身上瞬间戳出数个窟窿,哀吼一声便无力地坠落在伏龙山中。

    道人掷其剑为阵眼,布置阵法,以防蛟魂作祟,将其永远镇压在了伏龙山中。

    后来为了纪念降服恶蛟的事迹,百姓们在稽灵山上建了这座伏龙观来供奉伏龙道人。

    只是百年烟雨易过,朝代更迭。

    这道观也渐渐荒废起来,直到十几年前一位老道长来到此地。

    走入这清幽宜人的稽灵山,见有一荒废道观,便生了在此久居之意。

    后来又先后招收了两位徒弟,一位是如今的监斋清容道人,一位是上座清怀道人,伏龙观的香火才又重新兴旺起来。

    现今啊咱们伏龙观老观主逸真道人不管事,都是监斋卢师叔在管。”

    一年轻道人唾沫横飞,手上比划来比划去,给众道童介绍着伏龙观的历史由来。

    见他两撇八字胡,蒜头鼻,眼睛睁大也只似绿豆大小的其貌不扬,说书倒是抑扬顿挫,精彩纷呈引来一声声惊呼。

    “哇!真的嘛!”

    “俺知道!这骑鹤仙人岂不是传说中的剑仙了!”

    “子瑜哥,你说这世间真有蛟龙吗?”

    小王仁激动不已,也好奇地问道。

    “可能有吧!”

    陈子瑜神秘一笑,使出摸头杀。

    他总不能说他的本体在另一个世界见过吧,不仅见过还摸了呢。

    黄脸道人见伏龙观前门间有香客来往祭拜,青烟满庭,便领着众人从侧门而入。

    路过火房时,只见外面已经烧好了几大桶热水,水汽袅袅,几个葛衣仆役正在旁边忙着添柴。

    见此,黄脸道人吩咐身旁的一众道人们领着道童们去洗刷一下,顺便换上准备好的道袍,用过晚饭后,自去选好厢房,养好精神,待明天监斋会来训话。

    不知多久未洗过澡的道童们,一只只被拎着放入装盛着热水的池子里。

    用刷子混合胰子狠狠地全身上下洗刷了一遍,赤裸裸的身子仿佛煮熟弓起背的红虾,一池干净的水顿时变得乌黑浑浊。

    陈子瑜自诩年纪足够,自是谢拒了别人帮他洗澡的步骤,捂着裤裆,跳进池子,拿着胰子自己清洗起来。

    众道童濯洗干净后,穿上一身道袍,痛痛快快地吃过一次晚饭后,个个挺着大肚子挑选厢房去了。

    供众道童居住的厢房共有三间,每间可住五人,样式如同大通铺,小王仁自是选择与陈子瑜在一间。

    许是爬了半天山路俱都累了,期间并无多言,连小王仁都没什么废话说了,睡眼昏沉,沾着被子就睡着了。

    待众人都睡了,陈子瑜躺在床上,眼睛睁得老大望着天花板,才有时间精力思考接下来的路。

    也幸好他穿越来这元幽界早有准备,不仅还余下了一道先天一炁有备无患,还复制了一个简易系统携带了些许信息。

    陈子瑜眼眸一眨,一道旁人不可见的面板出现在面前。

    【陈子瑜】:[分身]

    【界域】:元幽界

    【年龄】:十六

    【体质】:少阳之体

    【功法】:无

    【道行】:无

    【术法】:《太平秘术·黄巾力士》、《方仙法教显灵秘术》、《乘蹻周流三法》、《拘神役鬼真符宝箓》

    望着清汤寡水的系统面板,他叹息一声。

    没办法,其余诸如太白丹术、拳术等都属于技能,信息冗杂,须得占据大量的位格,根本带不过来。

    也只有这《太平秘术·黄巾力士》、《方仙法教显灵秘术》、《乘蹻周流三法》、《拘神役鬼真符宝箓》四者记录于文书,才方便带过来。

    根据陈子瑜这具原主融合的记忆得知,元幽界虽表面里风平浪静,还处于封建割据王朝阶段。

    但根据原主自小生活的记忆碎片中的乡野传闻来看,并不那么简单,暗地里似有妖氛存在啊。

    唉...又是来开荒一个世界啊。

    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脱离新手期,陈子瑜胡思乱想着。

    半晌,吹灭灯火,沉沉睡去。

    ......

    当、当、当...

    伏龙观中晨钟敲响,道人们起来后齐至主殿做早课。

    以钟声为号,道众们按序排班,前头是那监斋、上座二人,后排则是黄脸道人等。

    众人皆整肃道服,敛声静气。

    待监斋起声,众人皆齐声和唱,句真字清,调匀声正,神畅气和于发声吐字间。

    先颂澄清韵。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

    河海静默,山岳吞烟。

    万灵镇伏,召集群仙。

    天无氛秽,地无妖尘。

    明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再颂《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

    最后颂玄蕴咒:“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馀;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痾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待众道人们早课完毕,自去干自己的事了,道童们也闻钟声而起,用过早饭后在主殿前叽叽喳喳地等候监斋训话。

    不久,主殿中迎面出来两人,一人是昨日那黄脸道人,道号清远,俗家名字也姓黄。

    另一人清瘦身姿,三十岁许,颔下蓄三绺短髯,头裹九梁巾,靛蓝道衣,云袜芒鞋,颇有些仙风道骨模样,正是观中监斋卢道人,道号清容。

    见监斋出来,众道童都暂将声歇,乖乖听他讲话。

    卢道人微不可见的点点头,露出一副温和的笑容,亲切力十足。

    “无量寿福!童子们,既然你们已入我伏龙观,成为道童,便要勉力去除恶习,诚心向道,修身养德,物得以生。

    此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潜心默视,勤而行之。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吾等奉道之士,需上顺天时,下养万物,尊敬师长。

    故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众童子知否?”

    众道童懵然点头,“知道知道!”

    小王仁睁大眼睛,不敢置信,仿佛在怀疑自己的智商。

    悄悄偏过头问道:

    “子瑜哥,这道长到底说的什么意思啊?”

    陈子瑜偷笑道:“就是让你少说话,多干活!”

    小王仁恍然大悟。

    殿前已聚着好些吃好早饭的道人了,有些个无事前来凑个热闹,见监斋师叔又在咬文嚼字了,顿时背过身子偷笑不已。

    卢道长话毕,意犹未尽,朝旁边的黄道人点点头,“可以开始了。”

    黄道人上前一步,沉声喊道:

    “众道童每日都需劳作半日,各自分配任务,剩下时间则用来断文识字,文字识备后,便要一同上早课。

    待你们身子骨将养月余,便需学练武艺,到时候由伏龙观上座,你们清怀师叔来教。若有不合格者,别怪我不留情面。”

    那黄道人显出凶神恶煞般的语气,配合着那张脸,颇为吓人,台下众道童顿时噤若寒蝉,唯唯称喏。

    一番威吓后,黄脸道人朝旁边挥挥手,示意看热闹的道人们自去领着道童们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