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仙贝岭 » 第14章 农场规模在逐渐扩大

第14章 农场规模在逐渐扩大

    由于哥哥杰克的钱迟迟没有到位,开林决定到乡里的信用社去打一转,在此之前,乡里的信贷员老周曾答应贷给他十万。

    他于是去了乡政府,找到了信用社的信贷员老周。老周说他要亲自去仙贝岭一趟,才能做最后决定。开林于是建议他最好早去看看,老周答应了。

    几天后的一天上午,黄开林和表弟群亚正在凹地里察看那些蓝莓,这时他们看到从西边的小土路上,走来了两个中年男人,较矮的那个穿着白色长袖衬衣,较高的那个穿了一件红色T恤衫,两人的腋下都夹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只见他们边走边聊天,然后下了土路,穿过一片豆苗地朝小土屋走去。开林朝他们看了一会儿,认出那个较矮的正是乡里的信贷员老周,高的他没有认出来。

    开林和表弟离开那些蓝莓苗向小土屋走去。快要到小土屋时,那边的老周和他的同伴看到了他们,并向他们俩打招呼。开林这才认出那个穿红色T恤衬的中年人,是乡里的何副乡长。大家相互寒暄了一会儿,开林热情地请他们就坐。何副乡长告诉他,他们两人刚才在范家岭处理公务,顺便到这里来看一看。昨天,葱头村的幼师刘菲玲在乡里开会,会后与乡里的几个领导闲谈时谈及了他的农场,再说老周几天前曾答应过他,说要到这里来看看,所以他这次有机会与老周到这里来了解一下情况。黄开林于是向二位讲起了仙贝岭的一些情况。他说自己想在仙贝岭种植一批蓝莓,但由于这里的土地大部分坡度很大,而且PH值不符合标准,不适合种植蓝莓,而北面的那片坡度较缓的土地,村民现在都已种上了庄稼,因此他正为此事而发愁。何副乡长听了告诉他,如果他真的想在仙贝岭有所作为,那他就应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至于土地,这好办,当他真正掌握了蓝莓种植的关键技术和找到销路后,乡政府可以动员范家岭的村民与他一道种植蓝莓。他说,范家岭总共有一百多亩良田,也是酸性介质土地,另外还有三十多亩上好的土地,再加上老梧桐村的这片土地,总共有二百来亩可以种植了。“另外,我们还可以再动员周围几个村加入进来,这该够了吧?”

    听副乡长这么一说,黄开林真有些深受鼓舞。不过他又对何副乡长说,这可能只是他的一个远景规划。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协调那些村民的意见,拿不定把握能否说服那些村民。他想在这两年里先把规模搞小一点,做做试验,待到日后有一定的经验和经济实力再图谋更大的发展。现在他打算先建一个养殖场,而且可能不久以后就要动工,到时可能需要乡里的支持,尤其是老周曾答应过的那笔贷款。老周说那不成问题,只要他目标明确,且脚踏实地地去干,资金问题到时信用社会帮助他解决的,他回去后将与杨主任沟通一下,不过信用社这几天一直在放款,目前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开林说那没有关系,现在他手头上还有一些钱,只要信用社的钱能在两个月内到位就行了。老周说他一定会给他留住那笔资金。黄开林于是再次向他道了谢。

    在闲聊中何副乡长问他现在农场里一共有多少人,开林告诉他,加上他自己一共有四人,除了他和表弟外,另外两人已到果园里干活去了。他告诉二位,他们打算在秋天就开始修建场舍,设施修好后,会马上购入牲畜养殖,因此他们四个人到时肯定会忙不过来,因此还会请一些人上来帮忙。副乡长听了建议他修建养殖场时要有高起点,高标准,要立足长远,这样农场的发展前景才会广阔。然后他谈起了自己去年的一次BJ之行。他说去年夏天他到BJ旅游时,特意到BJ的郊区去看了一下,发现那里的乡下游十分流行。许多城里人经常到那些风景优美的乡下去度假,去休闲,去做亲子游。那些乡下旅游区的风景迷人,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因此效益也非常的好。如果他开林一开始就用BJ乡下旅游区那样的视野和服务标准来建设的话,将来也一定会有不少城里的人到这里来休闲和度假。开林听了点头称是,他说,他这段时间在看一个视频网站里的“财富故事会”视频。里面就有不少有关BJ乡下旅游区情况的介绍。而他也确实也很想把仙贝岭办城那样的旅游景区。只不过这可能需要时间。何副乡长听了对他说,他可以慢慢来,到时候乡里会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对他提供一些具体支持的。

    在屋里聊了一会儿,开林又带着两位领导出了屋子,向他们介绍农场周围的情况。他们来到了屋子北面的小山丘上,察看了北面那片有待开发的土地,以及离他们不远的那个凹地,开林说将来他要把那个凹地开发出来养鱼。然后他又谈及了他的一些想法。他说,他的农场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接着就要做其他一些产业,例如搞一个特色农庄,吸引城里的人到这里来消费。他说他会争取在五年内开始在这里搞旅游开发。而且正如何副乡长刚才所说的那样,他会按照BJ甚至欧美乡下旅游区的那种标准来做。两位领导说他的雄心与胆识一定会助力他走向成功。

    在野外,他与两位客人在坡岭上转了一圈,然后三人又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谈了大约一个多钟头,主要是聊开林在美国的哥哥的情况,开林的哥哥开雄在乡里早已是一个名人。在二位领导临走前,他们再次嘱咐他,要他一心好好地在仙贝岭干下去。副乡长说,不久前他曾到县里开会,在会上得知,现在县里已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规模农场和休闲农庄,现在乡里正想树立这么一个典型。他说仙贝岭这地方景色不错,具备这个条件。开林刚才自己说过,如果今后这里的特色农场办起来了,接着再办一个休闲农庄,让城里的人到这里来休闲度假,这必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出了一份大力。他说现在有这样好的政策,政府这么支持,他应该抓住这么一个难得的机遇。黄开林点头称是,然后再一次感谢乡里和村委对他的支持,他将一定好好地干。

    最后,二位走了,沿着山岭上的小路,向下面的垭口走去。

    二位干部走后,有一阵黄开林显得很兴奋。他告诉表弟,如果由乡政府出面,将范家岭的那些土地征来种植蓝莓,到时仙贝岭将又是另外一番好景象。正如副乡长所说,现在国家正在鼓励农民办家庭农场,他得抓住这个机遇。他也相信副乡的话,乡里很支持他在这里创办农场。如果真如副乡长所说,日后范家岭及周边的几个村也参与蓝莓种植,那么蓝莓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好。群亚说要说服周围的老百姓种植蓝莓那是以后的事,不过目前得把办农场的准备工作做好,现在已是初夏,离秋天不远了。开林说要想办农场,就必得把心德叔的那块土地征过来,所以他决定再到心德叔家里去一趟。

    两天后开林回了一次村里。晚上,在与父母吃饭时,他向他们谈起了这件事时。母亲告诉他,前天何副乡长来到了村里,并找来几个村民谈了话,劝他们将土地承包给他。母亲说,刘心德最后在副乡长的劝说下,也开始松了一些口。开林听了很高兴。晚饭后,他打着手电向刘心德的家里走去,想去与心德叔再谈一谈。

    他来到了心德叔的家。刘心德夫妇还有女儿菲玲正坐在堂屋里的电灯下,一边看电视一边清理去年采收的百合。在他们身边,已清理出了一大筐上好的百合。见到开林去了,心德叔很热情地起身叫他坐。开林客气了几句,然后坐下。他望着那些百合笑说,这些被选出来的百合是不是菲玲要拿到网上去卖。心德叔说是。

    “生意怎么样?”他问菲玲。

    “还可以,这几天来已卖出了好几单货。”心德叔笑着替女儿回答。

    黄开林听了望望菲玲。她边择百合边抿嘴望着他,暗中别有意味地笑着。“自从半个月前网店开张以来,到如今已卖了四十多单了。”她说。

    “在我们老梧桐村开一家网店,看来还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开林说。“照这样下去,你家的这些百合还不够卖。”

    “这没关系。我们家里的这些百合不够卖,还有村里的那些人,他们也可以拿来卖。况且今年大家又种了这么宽的地,而且还不到半年又要采收了,到时够她卖的。”心德叔说。

    “就在今晚,还有客户打电话来,叫菲玲明天给他发货过去呢。”菲玲的母亲对他说。

    “你拿什么做包装的呢?”开林问。

    “在十里铺的一家礼品盒厂订购了一千个布包装袋,目前只拿了三百多个回来。”菲玲告诉他。

    “看来在乡下开个网店还真可行,菲玲如今已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商人了。”开林说。

    “成为商人倒谈不上,她的电脑学来还真有些用。”心德笑望着他说。“不过菲玲说她下学期不教书了,要在家里专门搞所谓的电商,这个我不赞成。搞这个收入毕竟没有教书那么稳定,开林你说呢?”

    “那倒也是。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看出,究竟是做电商好,还是教书好了。”开林说。菲玲又颇有意味地笑了一下。

    心德叔笑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开始主动对开林谈起了仙贝岭上那七分地的事。

    “开林,我知道你今晚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是想与我商量我在仙贝岭那七分地的。”他说,“其实菲玲不久前对我说起过这件事,我也曾想亲自与你谈一谈,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遇到你。”接下来他告诉开林,前天何副乡长和邓秘书曾来到了他家,劝他把岭上那七分地承包给他。他说,经过他们两人一说,再加上他今晚又亲自来说了,所以他打算将那块土地承包给他。然后,他问开林打算在那里种植什么。开林说,他打算在那里建场舍,搞养殖。接着他又说起了自己的一些打算,并感谢大叔对他的农场的支持。

    当开林说到此处时,心德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年轻人要办大事,我这个做大叔的哪有理由不支持?而且,你办农场对我们本村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大家都会沾你的光。以后你的农场发展了,别的不说,我们村的名声是扬出去了。”说到此处,他重又叹了一口气,低下头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来,望着他说:“我也知道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要是你的老子也像你这样就好了。就在昨天,他还在村里对大家说,说我如果再不把那七分地承包给你,我就是在与乡里的领导对着干。你看看,你老子说的话有多难听。”

    “我爸就是那样的人,希望大叔你不要与他计较。”开林说。

    “我要是与他计较的话,早已不是这样了。”刘心德说,将手上几个已选好的百合丢进旁边的筐里。“开林呀,你也不要怪心德叔心眼小,真的是你老子做事很少留有余地。我们两家之间,上辈们的那些宿怨在这里就不提了,毕竟那些事巳过去多年了,就说说最近的两件事。记得那是七0年,那时我还是二十来岁,准备去参军,而且已在公社里通过体检,就要入伍了。你老子那时是大队的书记,他硬是把我从公社里拉了回来,说是生产队里缺少劳力。”这时,在一旁边选百合边看电视边听他们说话的妻子回过头来,叫老伴不要再提那些过去的事情了。刘心德听了大声说:“我就是要提,如果我不提,他们年轻人就不知道,还以为我这个做大叔的不通情理。”说到此处,他又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如果单单是这件事,那还算了。后来,我当了村里的村长。过了几年我生了菲玲,你父亲又亲自跑到县里去告状,说我超生,要求县里撤消我村长的职务,而且反复去了三次,最后硬是把我的村长扒掉。其实村里哪一个人不知道,我生下菲玲不是我有意超生,而是做结扎手术的人的责任。”

    在一旁的菲玲听到此事,向开林一笑,说:“你看我爸爸就是记性好,多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还能拿出来讲。要是我,早就把它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开林对她郑重说道:“心德叔说的没错,当年是我的老爸不对,我也曾对他说过多次。在这些事上,我老爸对心德叔是有愧歉的。”

    “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从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刘心德接过开林的话说。“最主要的是,你老子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过去今年以来做的事,不仅如此,他还时不时地——哦,还是不说了,这不怪你。”刘心德说,然后又叹了一口气。接着,他又说:“开林,其实你在仙贝岭开办农场,最主要的问题倒不是我们村里的那些地,而是我们村与范家岭有着多年争议的那些地呀。”

    开林听了点点头,“关于我们村与范家岭的那有些争议的土地,我也曾听说过,但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我还是不太明了。”

    “关于这件事,说起来话就长了。仙贝岭北面的那片土地,自解放以来我们村就与范家岭有争议,为了那些山和土地,我们与他们打了多年的官司,到现在还没有断清。”

    “听说在牛栏边的那片土地都是,对吗?”

    “是呀,总共有四五十亩之多。”刘心德答道。“所以你要想去开发那片土地,一定要与范家岭的村民取得协商,这样才不至于以后出现什么争执。”

    黄开林听了点点头。

    半个小时后,当开林从心德叔家里出来时,显得眉头紧锁。虽然心德叔刚才表面上对他很热情,且已答应将那块地让给他,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对他的看法。另外,心德叔今夜对他所说的有关他父亲过去的那些事情也让他心情沉重。

    最让他担忧的是,心德大叔所说的那片与范家岭有争执的土地。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想在仙贝岭有所作为,那么就一定要开发牛栏边的那片凹地。那片土地不仅宽,而且土地质也好。看来,自己必得要去范家岭好好地与他们协商一翻,不过结果如何他并没有多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