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无间劫 » 第五章 魔 刀

第五章 魔 刀

    徽州,栖凤山。

    栖凤山北瞰徽州城,南临新安江,林木青翠,禽鸟鸣唱。江水绕山而过,青山绿水交映,风光秀美无限。相传古时有凤凰栖居山中,山名便由此得之。

    山顶,一处庄严古朴的宅院。正门之上挂着,两块匾额。一块是老主人题的,“逍遥山庄”。上面还有一块,却是太祖皇帝亲题的,“逍遥侯府”。

    庄内正堂之上,也挂着一块大匾,写着“清净无为”四个字。堂首紫檀雕螭案上,摆着一尊镂花青铜香炉,燃着淡雅的沉香。

    吴世良站在案前,双眼微闭。淡淡香气沁入心脾,不觉宁神静气,只教人忘却所有俗世烦恼。

    恍惚之间,吴世良猛地睁开眼睛,抬头望着那块匾额,莫名又想起了往事。

    二十六年前,吴世良科场不得意,偏又放不下兼济天下之心,倾尽家财追随逍遥侯,开设丰利号,经营朝廷税银。谁想只过了两年,逍遥侯就闭门清修,银号的担子全落在吴世良身上。也亏得梁相照应,年年都为朝廷省下数十万两的银耗,也算是立下一桩功绩。

    当年第一次上栖凤山,也是站在这块匾额之下,空有一身抱负。如今再来看,却似转了一圈,又重回起点。吴世良轻叹一声,心中唏嘘不已。

    正感慨间,忽然心中一悸,吴世良当即转过身去。厅堂里多了一位清瘦老人,穿着粗布长袍,须发花白,正对着他颔首微笑。

    吴世良收起思绪,走上前去,拱手说道:“侯爷,讨扰了。”

    面前的老人,像极了山野乡间的老翁,只是双目温润如玉,让人倍感亲切。倘若换做另一个人,怕是说什么也不肯相信,他就是名动天下的逍遥侯端木玄。吴世良仔细打量几眼,见老人鬓角已全白,不禁暗自感叹,侯爷也老了。

    端木玄拱手回礼,说道:“贤弟客气了。外面的事情,多亏了有你。”

    “惭愧”,吴世良深吸了口气,慢慢说道:“我这次上山,也是不得已。梁相引退后,朝中局势颇有些变动,相府里派人捎来口信,邀侯爷进京一叙。”

    端木玄轻轻一笑,说道:“月盈则亏,功成身退,乃天之道。我们都老了,就该享一享清福,何苦去多操心?”

    身在朝堂,梁相必定有苦衷。吴世良却也不好多说,点了点头,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犹豫一下,低声说道:“前些日子,银号里收到程家夫人的书信。我只觉得奇怪,托人打听一下,才知道程老御史听了些闲话,执意要把孙女许给钱家一个后生。那后生也是两榜进士,听说很得燕王赏识,亲自收做了门生。”

    端木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难怪婉儿捎来口信,这个月要回山庄,却是委屈她了。”

    吴世良吃了一惊,把书信递了过去,说道:“大小姐这个时候上山,岂不是要气坏程家老爷子了。”

    端木玄接过书信,小心收好,说道:“端木家对不住他,此事我再想一想。”

    吴世良点了点头,又走近一步,低声说道:“近来生意也不太顺,太原分号调拨边城一批银子,平白让歹人劫去了。丰利号开了二十几年,这可是头一遭。听镖局说,对方很有些来头,还害了两个镖头的性命。侯爷,要不要跟若水观打个招呼,请武当真人帮忙查一查。”

    端木玄摆了摆手,说道:“镖局丢了银子,自当报衙门去查。两位遇害的镖头,银号里支些银子,好生抚恤。”

    吴世良苦笑了笑,说道:“侯爷放心。六扇门孙大人答应了,亲自带人走一趟,只盼能查个水落石出。”

    端木玄松了口气,说道:“六扇门去查,那好得很。”

    吴世良想了想,忍不住又说道:“铭心跑出去大半年了,如今世道不太平,侯爷还是要多管一管的。”

    端木玄沉默片刻,轻轻笑了出来,说道:“铭心长大了,总要走自己的路。若说管一管,是该给他说门亲事了。”

    吴世良也笑了出来,接话说道:“铭心不小了,给他说门亲事,兴许能定下心来,好好考个功名。对了,侯爷可有相中的?”

    端木玄点了点头,看着吴世良,说道:“我看,小月就不错。”

    吴世良怔了一下,心中却放下一个大包袱,长舒了口气,笑道:“这个丫头,越来越不听话了。是要送到山庄里来,让侯爷管教管教。”

    端木玄摆了摆手,说道:“我可管不了。等婉儿上山了,让她来教一教。”

    两人同时大笑出来。

    很快,吴世良又心事重重,打量端木玄几眼,叹道:“一晃二十几年,我们都老了。往后怕是见一面,就少一面。”

    端木玄神色微变,说道:“贤弟气色不好,像是忧心过度之症。拓儿心性急躁,跟我年轻时很像,怕是拖累你了。等他回来,我再劝一劝。”

    吴世良心中着急,可别误了公子的大事,连连摆手,说道:“公子心怀天下,实属难能可贵。我只担心帮不上什么忙,侯爷倒是多扶他一把。”

    端木玄笑而不语,摆了摆手,说道:“难得来一趟,今晚就在这吃饭,我们两个喝几杯。”

    吴世良心中感慨,侯爷整日守在濡沫轩里,对外面的事撒手不管,可当年之事,却又一直不肯放下,如何能清静无为,不由得叹了口气,拱手说道:“今日就算了罢。扬州盐税银子一直没移交过来,我要去催一催,再派人去钱塘,把大小姐接回来,可莫出了意外。”

    端木玄拱手回礼,说道:“也好,我就不留你了。”

    吴世良拱手告辞,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嵩山,少林寺。

    五乳峰下,密林中坐落一片宏伟庙殿,便是传承千余年的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相传达摩祖师为助世人开悟,降服诸般幻生心魔,依真如本性,创出七十二门体悟之法。千百年流传下来,在江湖中闯出赫赫威名,又称少林七十二绝技。可最初的般若佛法,却渐渐不为世人所知。

    寺院后山,密林中穿出一条小径,直通五乳峰中峰。峰顶有一处天然石洞,达摩祖师在此洞中面壁九年,不单在石壁上印下了自己的身影,也传下无上佛门心法。历代以来,少林寺都有高僧在洞中苦修,参悟无上佛法,普渡众生脱离苦海。据说如今在洞中苦修的神僧,四十一岁时发愿入洞,三十多年来,从未出洞一步。

    夜半时分,达摩洞中突然传出一声佛号,安详浑厚,却透出金刚伏魔之威。很快,一道人影从洞中闪出,径直冲下小径,没入密林中。不一会,林中响起几声惊诧。接着,又有三道身影冲上小径,闪入达摩洞中。

    天刚亮,寺中响起了钟声。僧众照常赶往大殿早课,几个小沙弥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清扫院子。寺内后院,一位白眉老僧推开方丈室大门,缓步走了进去。

    老僧面色红润,慈眉善目,正是当今少林方丈弘慈大师。弘慈走到厅首,坐下闭目养神,心中却思绪万千。

    只过了片刻,外面传来脚步声,接着有人敲了敲门。

    弘慈睁开眼睛,说道:“进来罢。”

    门推开了,走进来两个僧人。前面一个黑瘦老僧,眉头微皱,目光有神。后面一个中年僧人,体胖肤白,面带笑容,随手将门关好。

    两人走上前来,单手行礼,一齐说道:“见过方丈师兄。”

    弘慈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师弟,坐下说话。”

    中年僧人让那老僧坐左侧,笑道:“弘渡师兄升罗汉堂首座,往后座次都在我前面。”

    弘渡自顾坐下,只说道:“弘信师弟。师兄弟之间,就不必客套了。”

    中年僧人连连摆手,笑道:“我虽在知客堂日子久了些,礼数还是知道的。”

    弘慈看了他一眼,暗想弘信师弟管着知客堂,倒是最合适不过,却也不好总这么下去。

    弘渡也没再理会他,先问道:“师兄,昨晚后山到底怎么了?”

    弘信也收起笑容,转头看了过来。

    弘慈深吸了口气,缓缓答道:“方才去达摩院,见了几位师兄。昨晚确有人闯进达摩洞,多亏了寂灭师叔,护住魔刀周全。”

    两人都吃了一惊。弘渡眉头紧皱,面有怒色,说道:“二十多年了,那些邪魔外道,还敢找上门来。”

    弘信目光闪了闪,低声问道:“什么人敢闯达摩洞,可抓到了?”

    弘慈摇了摇头,答道:“对方身手了得,让他逃脱了。”

    弘信“嘿嘿”笑了笑,说道:“从寂灭师叔和达摩院几位师兄手下走脱,天底下谁能有这样的身手?”

    弘渡目光一闪,叹道:“对方如此厉害,恐怕不会就此作罢。”侧头看向弘慈,低声问道:“师兄,要不要罗汉堂派些人手,再去搜查一番?”

    弘慈沉吟片刻,摆了摆手,说道:“达摩院师兄的意思,先不要大肆宣扬,免得自乱阵脚。”

    “那就不管了”,弘信忿忿不平,抬了抬手,说道:“魔刀有什么闪失,那也是达摩院的事,与我等无关。”

    弘渡看了他一眼,说道:“师弟,不可乱说。”

    “阿弥陀佛”,弘慈双手合十,叹道:“魔刀有失,老衲便是千古罪人,更是愧对寂明先师。”

    弘信愣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弘渡劝说道:“师兄莫担心,寂灭师叔早已成就金刚不灭之体,就算那熊世清再生,也不足为惧。”

    弘慈深吸了口气,轻轻点了点头。

    弘信忽然拍了拍额头,看向弘慈,说道:“边城里刚传出风声,就有人闯达摩洞,莫非那消息是真的?”

    弘渡点了点头,说道:“看来,本寺也要派人去一趟边城。”

    弘慈思量一阵,说道:“此事,老衲还须与弘智师弟商议。”转头看向弘渡,说道:“烦请师弟,再去问问达摩院的师兄,要不要罗汉堂派弟子去后山巡查。”

    弘渡当即起身,说道:“好,我这就去问一问。”说完转身先走出去。

    弘信起身送他出方丈室,又关上门走回来。

    弘慈轻叹一声,看向弘信,问道:“果然让那人说中了,难道是他闯进去的?”

    弘信怔了一下,连连摇头,答道:“我看不像。他真打算闯进去,何必先告诉我等。”

    弘慈想了想,低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去见一见他,且听他怎么说。”

    弘信笑了出来,走近两步,说道:“师兄早该如此了。只须于本寺有利,不必计较太多。”

    弘慈抬了抬手,说道:“师弟,务必小心谨慎。”

    弘信连连点头,拍了拍胸脯,说道:“师兄放心,倘若走漏了风声,我一人担着就是。”

    “阿弥陀佛”,弘慈站了起来,说道:“老衲再去菩提堂。端木公子前日就上山了,尚未见一面。”

    两人一前一后,相继走出方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