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无间劫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谋 划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谋 划

    中年汉子几步走到桌旁,冲南宫洵拱手说道:“南宫族长,久等了。”

    南宫洵拱手回礼,说道:“厉兄弟辛苦,快坐下说话。”

    中年汉子正是金狮镖局现任总镖头,据说金狮掌已颇有火候。

    唐元龙也跟了过来,与厉总镖头一同坐下。

    厉总镖头扫了木桑真人和唐元龙一眼,拱手说道:“见过木桑真人,唐少门主。”

    木桑真人拱手回礼。

    唐元龙点了点头,先问道:“镖头不必客套,可查到什么线索了?”

    厉总镖头微微一怔,只看向南宫洵。

    南宫洵摆了摆手,笑道:“这里都是自己人,厉兄弟有话直说。”

    厉总镖头点了点头,思量片刻,低声说道:“回禀南宫族长,那个艄公得了银子,便娶了个小媳妇躲起来。厉某费了些功夫,才找到他。都问清楚了,船开到津口后,福来赌档的档头陪着一个年轻书生去接的。接下来的事情,只有那个档头才知道。”

    唐元龙不以为然,插话说道:“一个赌档的档头,怎么会知道这种事情,镖头不会弄错了罢?”

    南宫洵冷笑一声,说道:“错不了。福来赌档,是青龙会的产业,在津口几十年了。接几船银子藏起来,绝对神不知鬼不觉。”

    木桑真人也点头附和。

    厉总镖头“嘿嘿”一笑,说道:“南宫族长高见。那赌档的档头姓丁,寻常江湖汉子,只会些粗浅功夫。厉某原本也不信,他能经手此事。可一打听,才知此人来历非同寻常。”

    唐元龙愣了一下,似乎又来了兴致,问道:“怎么不寻常了,哪个名门大派的弟子?”

    厉总镖头也不答话,扫了三人一眼,笑道:“就是为了打听此人的底细,我才耽搁了半日工夫,却让三位久等了。”

    南宫洵心中明白,拱了拱手,说道:“厉总镖头为了武林正道尽心尽力,我等都看在眼里。往后正道盟,还需厉兄弟这般的才俊来维持。”

    木桑真人也说道:“今日之事,有劳总镖头了。往后镖局有用得到青城派的地方,只管开口就是。”

    厉总镖头大笑出来,拱手说道:“多谢,往后金狮镖局就仰仗两位前辈了。”长舒了口气,又说道:“福来赌档的老丁,跟青龙会的龙爪丁烦是本家兄弟,两人交往匪浅。丁烦有许多隐秘的事情,都是交给他去办。”

    唐元龙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定是那丁烦带着他去接银子的。银子藏在哪里,他也一定知道。”

    南宫洵还有些不放心,低声问道:“厉兄弟只花半日工夫,就将此人底细打听出来。消息,可靠么?”

    厉总镖头“嘿嘿”一笑,说道:“说来也巧,镖局洛阳分号里有个镖师,常年去福来赌档赌钱,与那老丁交情深厚。这些事,都是他听老丁亲口说出来的。”

    木桑真人目光一闪,说道:“是真是假,把那老丁捉来一问便知。”侧头看向厉总镖头,问道:“此人的家室行踪,可打听到了?”

    厉总镖头拱手答道:“老丁娶了一房媳妇,生了一双儿女。平日性情稳重,吃住都不离开赌档。”

    南宫洵轻轻拍了下桌子,叹道:“他若只待在赌档里,却不好动手。惊扰了青龙会,此事就麻烦了。”

    木桑真人也是神色微变,眉头紧皱。

    厉总镖头又笑了出来,接话说道:“南宫族长放心。分号里那镖师每次赢钱后,都带老丁去城南逛窑子。三年前,老丁迷上了一个窑姐。每月初一、十五夜里都会溜出去,跟那窑姐相会。”

    唐元龙神态激动,当即说道:“再过两日,便是十五。正好抓他回来,问个清楚。”

    南宫洵松了口气,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等须小心谋划,确保万无一失。”

    几人都点了点头。

    厉总镖头拱手说道:“如何行事,请南宫族长吩咐。”

    南宫洵冲三人拱手,侧头看向唐元龙,说道:“此事的关键,就在那窑姐身上。若能花银子买通,那就好办多了。只需一包麻药,便可手到擒来。少门主,可愿意走一趟?”

    唐元龙拱手答道:“小侄明白,唐家不缺银子和麻药。”

    南宫洵轻轻一笑,又看向厉总镖头,说道:“劳烦厉兄弟,等那老丁出门后,将他的家人骗出来,一并擒住。再逼问起来,可就容易多了。”想了想,又说道:“备好一条船,把人都带到黄河上去。问出实情后,就在船上处理掉,绝不可留下丁点踪迹。”

    厉总镖头目光闪了闪,拱手答道:“此事包在我身上。”

    南宫洵笑出了来,再看向木桑真人,说道:“真人便与老夫一同进城。守在窑子外面,以防不测。”

    木桑真人点了点头,附和说道:“洛阳城中,藏龙卧虎。此事须万分小心,出不得丝毫差错。”

    几人都点了应诺,神情凝重。

    南宫洵沉吟片刻,又说道:“真人所言极是。我等再细细商议一遍。”

    三人都凑了过来,低声商议起来。直到天亮时分,才各自散去,只剩木桑真人还留在屋内歇息。

    十五夜里,皓月当空,将洛阳城照得如白昼一般。

    城南一条小巷,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巷子里有许多小酒铺,卖些便宜的烧酒吃食。劳累一天的工匠伙计,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个七八分醉,回到家中搂着老婆上热乎炕头。再苦闷的日子,也就有了滋味。

    小巷最里头,有一处低矮的小院。院墙脏兮兮的,满是一滩滩的尿渍。院门口挂了一盏破旧的红灯笼,泛着诱人的光。

    进了院子,浓浓的脂粉味,夹杂着酒味和腥臊味扑鼻而来。正中三间堂屋,传出阵阵猜拳喝酒声。两侧各是一排厢房,不时透出丝丝****。

    此地,便是城南有名的一家土窑。虽说比不上翠香院富丽堂皇,却也颇合贩夫走卒的口味,夜夜都是生意兴隆。几个当红的窑姐,个个都是肤白貌美身段丰韵。就像是百年老店的金子招牌,额外招揽来不少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