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无间劫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利 害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利 害

    宋谦神色微变,摇头说道:“燕王孝顺,不会在太后活着时就手足相残,寒了太后的心。”

    平等王沉默一阵,问道:“燕王,真打算派世子进京?”

    宋谦心中烦躁,叹了口气,点头说道:“燕王还不想翻脸,命我护送世子进京探病。朝廷若肯放世子回来,两京就还能并立。”

    “哈哈”,平等王大笑出来,说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两京如何并立?”

    宋谦深以为然,忽然心念一动,轻声说道:“九王报仇心切,自然不信两京能并立。可太后皇帝和燕王,还有满朝的文武都相信。现成的好日子不过,谁愿意再起兵锋?”

    平等王又笑了几声,说道:“宋大人,若是兵锋不起,就算天下人都有好日子,也绝不会有你的好日子。”

    宋谦愣了一下,问道:“九王什么意思?”

    平等王缓缓答道:“你能有今日,不就是靠两京相争么?燕王若是不争了,你还有什么用处?江湖上,还有谁会听你的?朝廷、六扇门、孙不公还有武林各门各派,哪一个会放过你?可若兵锋再起,就算血流成河,天下人人受苦受难,于你却有莫大的好处。这其中的利害,你还看不明白么?”

    宋谦怎么会不明白,可明白又能怎样,心中愈发恼火,说道:“我跟世子都劝过燕王,他现在还不想跟朝廷闹翻。”

    平等王笑了笑,说道:“太后已经舍弃燕京了。他现在不想闹翻,只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宋谦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如今的形势,对燕京很不利。”

    平等王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形势再不利,也不能走回头路。”

    宋谦颇觉无奈,摇头笑了笑,说道:“九王想必也劝过他,可他肯听么?”

    平等王说道:“燕王不肯听我的,却一定会听你的。”

    宋谦思量一阵,低声问道:“九王,可有什么打算?”

    平等王答道:“我打算给你一个机会,立下不世之功。”

    宋谦将信将疑,犹豫片刻,拱手说道:“还请九王明示。”

    平等王大笑出来,说道:“洛阳的河防总兵,统兵数万镇守黄河要口,听说与你常有走动。”

    宋谦心中一惊,摇头说道:“我和夏总兵不过一起玩玩牌九,也算不上常走动。”

    平等王又说道:“这几年,他为了玩牌九,贪墨军饷五万两,又跟人借了十几万两。利滚利算在一起,他三世都还不清。”

    宋谦明白过来了,原来是想要挟朝廷的河防总兵,不觉嗤笑几声,说道:“不过是贪墨了些银子,朝廷顶多让他挪个地方。只凭这一条,怕是奈何不了夏总兵。”

    平等王接着说道:“若是他的老母和幼子落在你手里,能奈何他了么?”

    宋谦又惊又喜,说道:“老夏出了名的孝顺,那独子更是他的心头肉。若是手里捏着这两个人,我倒是有把握拿住他。”心念一转,又摇头说道:“河防总兵干系重大,他的家人都在京城,朝廷又怎么会大意?”

    平等王笑了笑,说道:“铺子外有两口棺材,成色不错,宋大人不妨买回去。”

    宋谦愣了一下,猛地又想起那两口合着的棺材,不禁笑了出来,拱手说道:“九王好手段,宋某佩服。”

    平等王抬了抬手,又问道:“镇南将军麾下的南关总兵,听说与宋大人也有些交情。”

    南关总兵手下兵精将勇,又扼守要害之地。俗语有云,“得南关者,王南疆。”

    宋谦也知道南关总兵颇为关键,只摇了摇头,说道:“十一年前,南关总兵的儿子在京城犯了些事,宋某替他开脱了。总兵大人虽说领情,可之后来往也不太多,却不知九王听谁说起的?”

    平等王说道:“我让人在南关经营数年,此等大事又怎么会不知道?”

    宋谦思量片刻,低声说道:“他镇守南疆二十余年,按说早该升任镇南将军了,可他也算半个九黎族人,朝廷终究不放心。即便如此,要说动他改投燕京,也绝无可能。”

    平等王轻笑几声,说道:“要说动他是不可能,可说动朝廷就容易多了。”

    宋谦心中疑惑,问道:“说动朝廷,什么意思?”

    平等王答道:“倘若有人向朝廷告密,南关总兵心存怨恨,与燕京沟通交结,图谋塞关自立为南疆之主。你说,皇帝会怎么办?”

    宋谦当即笑了出来,说道:“如今形势下,朝廷一定会快刀斩乱麻。”

    “不错”,平等王接话说道:“六扇门接到密旨,昨晚已经派人从京城出发了。你想不想,再卖个人情给南关总兵?”

    宋谦连连点头,说道:“朝廷要自毁梁柱,也怪不得别人。”盘算一阵,又皱了皱眉头,说道:“就算拉上这两位总兵,燕京也未必有多大胜算。”

    “这两个人虽说关键,也的确不能左右大局”,平等王笑了笑,说道:“我今日找你,只为昨晚收到的一条消息。鞑靼汗已经制住了左部王,准备集结各部,大举入塞南下。”

    宋谦大吃一惊,摇头说道:“燕王府在汗廷有使者,为何我们没收到消息?”

    平等王冷笑一声,说道:“事发突然,左部王部族众多,汗廷还不敢先报知燕京。”

    宋谦不觉激动起来,深吸了口气,问道:“漠南的左部王软硬不吃,燕王一直拿他没办法,这次怎么被鞑靼汗制住了?”

    平等王答道:“我只知此时,左部王就囚禁在汗廷。鞑靼汗也已下令,召集大漠各部。天意如此,兴许就是要成全宋大人的富贵荣华。”

    杀人者王侯,窃钩者盗贼。

    宋谦心中忿忿不平,这些年自己再怎么尽心竭力,也不过是一枚棋子,只能贪图些蝇头小利。唯有经历过尸山血海,才有资格跳出棋盘,分享天下大利。

    平等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慢慢说道:“鞑靼人入塞南下,牵制住西北边兵。宋大人再说动两位总兵,倒戈相向。燕京铁骑席卷南下,南关兵马趁势北上,京师唾手可得。宋大人必定名垂青史,子孙世代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