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老头还能修仙? » 第十章

第十章

    (加快一下进度哈,赶紧帮钟老爷子进入老年,都十章了还没进入正题,主要写着写着顺手写多了)

    自此钟慕深得国公爷赏识,令每日随侍左右,有心栽培,地位一跃为众将之首。

    徐国公也发现钟慕短板,只善于打小规模遭遇战,于排兵布阵,马步协同,大军调度一窍不通,还好聪慧,能举一反三,想是无名师教导,全是野路子,大叹可惜。

    钟慕倒无所谓,他一乡下人,混到这个地步已经很满意了。

    有徐国公这位名师教导,钟慕进步飞快,平日里和众将领切磋身手,武艺也快速进步,到得最后,他身体素质强悍,十八般武器精熟,己隐隐有了军中第一人的意思。

    为什么说隐隐二字?因为最后没人愿意跟他放对,这家伙牛一样能耗,只要势均力敌必定被他耗尽体力屈辱败北。

    征南大营练兵如火如荼,南诏国上下全慌了,使节一拔一拔象赶集一般,开始徐国公一个都不见。

    钟慕却持不同意见,认为南诏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大军就算击破南诏,因水土不服,也不可能久待,中原刚刚才打得稀烂人口大减,也不可能迁移人口过来填充,等大军回师还朝,不出几年,南诏还是老样子。

    最好还是扶一派打一派,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等拿下南诏,也不追究他们败方,反要倍加扶持,他们两派自此必然内斗不休。

    之后南诏无论是交与哪一派管理,首先就让他们修路,不惜一切代价修,不答应就给另一派,等路修好,天朝大军朝发夕至,谁还敢反?

    徐国公反复看了他半晌,说你小子很阴险哪…

    当下的局势是,打是肯定要打的,这代表天朝颜面,但打到什么程度,得问徐国公。

    主意是钟慕出的,徐国公便把这差事交给了他,一面向朝廷密奏不提。

    钟慕便接见使臣,问清来历,凡代表南诏王室的搁一边,代表南诏大臣的密谈。

    又过三月,已到皇帝预定的出兵日子,经过数月强化训练,来自北方的大军勉强能打山地战了,虽然钟慕觉得还差得远,不过没办法,上面决定的事,大头兵只有一个选择,干吧。

    岭南军掩护左翼,当地召集的本地兵,掩护右翼,前军加派斥候往来汇报军情,中军稳稳当当坐镇,后军一路保护民夫辎重。

    大军开拔。

    接下来大军正面一个敌人都没出现,反倒是两翼,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埋伏,反杀。

    丛林中无法装备重甲,双方装备接近,战力接近,但南诏人更熟悉地形,因此战损远比南诏高。

    徐国公发现一直都挺听话的钟慕不听话了,一个不留神就让他溜到前线去了,怎么晓之以理都没用,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方主将当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他当放屁,最后骂呗,骂烦了,他一句,我带他们从岭南来,我想把他们带回岭南去。

    徐国公哑口无言,自此更是喜欢这个有情有义的乡下佬,以钟慕如今的地位,哪里还用得着上前线,但钟慕义不容辞甘冒矢石就是上了,感动之余,赠送了宝甲一件,这宝甲非同小可,是徐国公准备做传家之宝的宝贝,仙家炼制。

    此事传开,众将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岭南军但有所需,都是双倍给,把一众岭南军将士欢喜得不要不要的,但凡钟慕出现在前线,无不战力暴涨,欢声雷动。

    对面保皇派闻知此事,屡屡加兵,想要拔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但钟慕有宝甲护身,本身战力超群,那真是来多少,送多少。

    他这一路本是掩护主力的偏师,但双方层层加码,最后大半的战斗都在他这一路。

    不知不觉间一月过去,主力推进到了南诏国都城下,一众将士只以为在做梦,一仗没打,就推到敌人老窝了?什么情况?

    这几个月辛辛苦苦天天上山下山跑得吐了,这就完了?练那么久有什么卵用?

    他们却不知道钟慕一路那是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在徐国公关照下一再补充兵力,战损达到了一万人之多,几乎是南诏之战九成伤亡。

    大军尚未攻城,南诏国内先开始乱了,几派人谁也顾不上守城,开始了自相残杀。

    钟慕的布局起了作用。

    每一派都觉得自己身后有大军押阵,为缴纳投名状,杀起同胞毫不手软,血流成河,南诏王族本欲撤回深山,以图再起,但内乱一起,哪里还有机会跑,被牵制在王宫动弾不得。

    大军观望三日,等他们杀不动了,方才进城平乱,一路所见,惨不忍睹。

    徐国公令拿下王族所有人,押送回京报捷,召集无力再战的剩余几派首脑议事。

    这帮人杀到后来,虽心知上了钟慕驱虎吞狼的恶当,但几派人相互厮杀,已杀得彼此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徐国公依计令他们几方共同管理南诏,其三年轮换一派做主,他们无力再战,只得同意下来,自此几方勾心斗角,谁也不能一统南诏

    南诏之战至此尘埃落定。

    一众主力将士还在迷茫,就跑了一趟路,敌人影子都没看到,灭国战之功莫名其妙到手了。

    岭南军最惨,只剩一千二百余人,战损接近七成。

    朝廷闻捿报大悦,各有赏赐,岭南军伤亡最重,战果诸军第一,岭南众将士通通升三级。

    钟慕正式进入朝廷叙列,因功封扬威将军,论品级和岭南府守一个级别。但徐国公位列三公,比他高多了,所以还在徐国公麾下听用。

    自此钟慕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人生,一路平叛军,灭北蛮,征高丽,到后来,军中徐国公的话都没他的话好使,随着军中第一人英国公不问世事归隐,钟慕隐隐有了新朝军中第一人的意思,这其中九成是徐国公有意放权栽培,钟慕自身的个人魅力也功不可没。

    此时,一场震撼天下的大事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