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降魔除妖记 » 第三回 天庭斩妖投凡尘,玄灵子云游尘世

第三回 天庭斩妖投凡尘,玄灵子云游尘世

    话说哪吒把混天绫抛向灵山大王,那大王只顾拼命往外冲杀,混天绫从身后飞来,把它缠了个结实。哪吒叫道:“把它绑了!”众天兵天将道:“是!”把灵山大王绑了个结实,哪吒收回混天绫,摇身来到托塔天王面前道:“父亲!孩儿已将那妖精生擒,如何处置?”天王道:“按玉帝旨意,押它回天宫,交玉帝处置。我们返回天庭!”哪吒道:“孩儿遵命!”转身喊道:“众将士!押那妖精,返回天庭!”此时霹雳大仙带领二仙童,正跪地拜谢托塔天王和天兵天将,哪吒返回大仙面前道:“妖怪已除,你师徒在此好好修炼吧,适时我也会来此游玩!”大仙与二童急跪地叩拜道:“感谢恩公为凡尘降妖,救我等性命,请恩公进洞小住,让小仙略进地主之谊,报恩公天恩!”哪吒道:“此时不行,得回报玉帝,改日定来打扰!”一晃身追赶天兵天将去了,大仙与二童跪地再叩拜不提。

    托塔天王和哪吒押着妖精,回到凌霄宝殿,抱拳向玉帝施礼,天王道:“回禀玉帝!小神带天兵天将围住那妖,哪吒将那妖精擒住,押回在此,听旨发落!”玉帝道:“绑在斩妖架上,听候发落!”天王答应一声‘是’,命哪吒带人把妖精绑上斩妖架。

    玉帝环视一下殿内诸神道:“朕已查之这妖精,作恶多端,害人无数,虽其心凶狠,但信誉尚存,众卿以为如何处置它呀!可禀告与朕!”这时殿内诸神微动,有的说一个妖精杀了算了,有的说让它为凡间偿命,又有的说用乱箭设死,还有的说用火烧死,并无一神说可饶恕之意,诸神正在议论,就见多闻天王出班抱拳奏道:“我主玉帝,小神有本上奏!”你见他怎么个多闻天王,但见——

    身高丈二武将神,顶盔掼甲鞭挂身。飞眉怒目鼻孔大,方口长脸慈善心。一只酒壶腰间挂,脚踏黑靴足踩云。神通广大变化多,天宫大将天王闻。

    玉帝道:“快快奏来!”多闻天王道:“小神轮值天门时,就见凡间一对善人夫妻,因无子嗣,不时行善祷告,广施善缘,道也虔诚,不如斩杀此妖后,将魂魄下凡投胎,成年后在凡尘剿灭妖邪,将功补过,不知我主玉帝意下如何!”玉帝环视众神道:“你等可还有何策,快快道来!”殿下鸦雀无声,无神应答,玉帝思虑片刻道:“众神即无话说,多闻天王听旨!”多闻天王道:“小神在!”玉帝道:“朕命你,待执事天神用斩妖钺,斩下妖头后,你收它魂魄,去凡间积善人家投胎,待它除恶积善圆满,带它回殿另议!”多闻天王道:“小神遵旨!”

    此时就见执事天神,来到斩妖架前,把那斩妖钺落下,砍掉了灵山大王的头。多闻天王走到斩妖架前,拿出酒葫芦,拔开葫芦盖,把灵山大王的魂魄收入葫芦内,合盖灵身一闪离殿,去办灵山大王投胎之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那沧浪山,九曲洞众妖,连等三天不见大王回山,都很心焦,有老妖对众妖说道:“大王不回,我等众妖生活无落,大伙都出山寻找,一天后回洞再处如何?”众妖一致赞成,就全部离洞出山,寻找大王去了。

    第二天,群妖陆续都回到山洞,就见从洞外跑进两个小妖,一边跑,一边哭,一边喊道:“祸事啦!祸事啦!天塌喽!”老妖上前问道:“什么祸事?慢慢道来!”二小妖道:“我俩去往麒麟山寻找大王,在山上遇见一只香獐在草中躲藏,问它为何如此,它颤抖着小声说,三天前,有天兵天将在此与妖精相斗,吓煞人啦,那妖精怎能打过天将,被拿上天庭去了,必死无疑。我俩听后,急回山相告。”老妖道:“既然如此,哭也无用,为众妖生计,我们就此散伙如何?”众妖也无奈,都道:“也只有如此啦。”老妖道:“洞中也无它物,各拿一件兵器,生死有命,各奔前程去吧!”众妖一哄而散,以后如何祸乱尘世不提。

    话说黔州境内有一个村庄,名曰花溪庄,因庄边的溪流潺潺和山花烂漫而得名。有二百多户人家,大多姓张,是一个杂姓村落。村庄依山傍水,土质肥沃,良田百顷。有人在外做官,有人出外经商,还有人外出学艺打杂等等,除此之外,家家户户在这里农耕劳作,日子过的倒也清闲自在。

    庄内有一富户,姓张,名有德,人称张员外。年有四十多岁,为人和善,乐善好施。你道他怎生模样——

    体态稍瘦身键状,圆脸丰颌口鼻方。灰色丝袍员外帽,宽裤束腿黑鞋帮。施舍积德做善事,远近都称善人张。诚拜佛道敬天神,盼继香火生儿郎。

    张家有良田十几顷,豢养长工三人,使唤丫头一人,丫头取名小翠,人聪明伶俐,做事勤快。张员外已年过不惑之年,妻子虽然小他几岁,也已三十有六,二人尚无子嗣,心中闷闷不乐。这些年他们求仙拜祖,礼佛尊道,行善积德,施舍捐赠做了很多行善好事,就是不得半点动静。

    这天晚饭后,夫妻二人坐在堂屋,妻子叶氏道:“老爷,你看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我这个肚子一点也不争气,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应拜的我们全拜了,就是我不行啊!”叶氏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张员外连忙道:“你呀,广着急也无用,不要埋怨自己,咱们再想想办法,或者再找郎中看看。”叶氏道:“还看啥呀,我们已经看过多次了,药我俩也吃了不知多少,就是没有声响。”接着道:“我说老爷。”张员外“嗯”了一声,叶氏又道:“我……,我看老爷还是再续娶一房吧”“那可不行,要娶我早就娶了,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来。”张员外制止了叶氏的想法。接着道:“你既然嫁到我家,就是天作之缘,共同擎起张家的天地,祸福同当,你让我续娶,就是置我于不仁不义,实不敢当。”

    这时小翠手拎一壶开水推门进来,给二人泡上了一壶茶,然后把茶水给二人倒上,见她怎生打扮——

    圆脸尖颌粉短装,身轻步灵两头桩。面带微笑形婀娜,勤劳心善一红装。

    小翠边倒水边说道:“老爷太太,你们说的事情,我也听到一些,咱们若大个家业,就是缺少孩子的耍闹,可怎么是好。”张员外夫妻此时无话可说,想想小翠说的极是。小翠接着说道:“我听庄邻们说,我们庄来了一位神人,能掐会算,还会过阴,都叫他董半仙,把他请来给老爷太太算算,看差在那里。”张员外夫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夫妻对视一下,在有病乱投医的驱使下,张员外道:“那好吧,小翠,你明天早上就去把董半仙请来,给我们掐算掐算看看。”

    小翠畅快的答应道:“好嘞!”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就见小翠从大门进来,身后跟来二人,一位是庄主,一位道士。你道那庄主怎生模样——

    头戴员外帽,身穿青丝袍。慈眉又善目,面带正意笑。话音沉而稳,脚上黑靴罩。真心做好事,庄人拇指翘。又见那道士——

    身穿青色道袍,神采奕奕,道貌岸然,清瘦而壮实的体态,长园脸型,面露红光,头戴道冠,白布包脚穿黑靴,一只褡裢背右肩。左手一把蝇尘,右手一把白布号帆,上面书写‘神算’二字,背插两把剑,一把清风宝剑,一把桃木剑。似仙风道骨,恰如真神一般。

    张员外连忙迎出门来,把庄主和道士让进堂屋主位坐下。面对道士,上前抱拳深施一礼问道:“仙道怎么称呼?在哪里修行啊?”道士坐在那没动,只是抱拳答道:“贫道在五花山无量观出家,法号玄灵子,俗家姓董。”庄主道:“这位是无量观玄灵子道长,人送绰号董半仙。”员外抱拳道:“是玄灵子道长啊,失敬!失敬!”道长仍坐在那抱拳回礼道:“好说,好说!你也请坐!”员外抱拳告坐后,坐在陪客的位置,先按下不表。

    话说在那黔州境内,距花溪庄东六十里,有一座大山叫五花山。所谓五花山,顾名思义,常年山花烂漫,引蜂招碟,满山飞舞,甚是俊美。一到冬季,山花沉睡,仅余腊梅,高大的山峰,茂密的山林,变的更加五彩斑斓,五花山因此得名。有诗为证——

    山峦叠嶂一主峰,花草碟翠也从容。彩云由此山顶过,瀑布飞流声如虹。春花牡丹秋野菊,冬梅点点迎春风。四季如画天下美,五花名山似仙境。

    在此山中,坐落一座道观,名曰无量观。山门由楠木雕琢榫卯结构,上盖飞檐青色琉璃瓦,红门青瓦非常壮观。但见——

    青砖青瓦红门窗,三层大殿座中央。玉皇大帝殿上座,殿内还有众神像。香烟缭绕殿中起,虚灵玄化殿中藏。祈求天佑真灵验,推补算卦准又详。

    道观中几年前老道长坐化,由其高徒玄灵子道士接掌道长之位,他为报师恩,将师傅坐化之身,请高人雕塑成坐像,供奉在殿后山洞之中,每日香火不断。自己也在师傅体前打坐修炼。

    玄灵子何人,俗家姓董,名始然,字伢子,八岁上父母双亡,遛街乞讨,被道士收留无量观出家,他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学道用心,深受老道长喜爱,就把一生所学所悟,全部教会与他。在他十七岁上,老道长坐化前,命他执掌无量观。只见他——

    眉清目秀一少年,身入玄门练道仙。道门衣钵全学到,拿鬼捉怪小灵玄。

    一日玄灵子道长在山洞打坐入静之后,冥冥之中,又觉是幻象,就见师傅进洞来道:“你随我来。”他就站起身来随师父出洞,往山顶走去,未觉登山之苦,就来到了山顶。就见山顶一块大石之上,盘膝坐定一位山人也不相识,就听师傅道:“快去拜见上仙三清真人。”你道这三清真人怎生模样,但见——

    头戴道冠面慈善,长袍宽袖紫靴穿。蝇尘一把拿在手,变化灵虚一神仙。白眉善目鼻口方,一缕短须下颌荡。风过山巅袍袖舞,稳坐一方胜石像。

    玄灵子道长倒身便拜道:“上仙再上,受云徒孙一拜!”真人道:“你聪慧过人,天赋极深,有惊天动地之伟才,让你师傅叫你来,就是要教给你一些道门法术,将来为世间清平出力,驱鬼捉怪做些善事,你可愿意?”玄灵子一听连连说道:“愿意!愿意学!”真人道:“我先教你趁脚风吧。”玄灵子问道:“啥叫趁脚风?”真人道:“就是比架云慢,比马奔快,也可以日行五千里。”玄灵子道:“上仙!教云徒孙架云吧!”真人道:“你现在不能架云,当你功德圆满,或被封入仙班时自然就会架云了。”玄灵子道:“那我就学趁脚风吧。”真人道:“你附耳过来。”玄灵子起身来到真人跟前,把耳朵贴了上去,真人小声把乘趁脚风的真言相告后道:“你先试试,真言要默念,身体要自然,以后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试试吧。”

    玄灵子默念真言,就觉身体飘飘而起,迈动脚步,快步如风,由于高兴,不小心撞在树梢之上,摔落在地,但摔的极轻,站起身来又要演示,就听真人道:“你以后再练习吧,我再借你一本秘籍,能看见字的书页,你都把它学好记牢,学成后书会自动回归我手。”玄灵子接过秘籍,跪地拜谢,上仙道:“时辰不早了,你归去吧。”玄灵子再拜道:“云徒孙不走,愿跟随上仙左右。”话还没有说完,就见真人袍袖一拂,玄灵子在洞中猛醒,像是做了一场梦,但低头一看,一本书还在怀中,书面上有‘玄门秘籍’四个大字,翻书一看,书内多页有字,少页空白,他有些发懵,心想我再试试那趁脚风真假便知,站起身来走出洞外,默念真言,身体自然飘起,抬腿上山,如履平地,人在树上走,树往脚后扔,片刻来到山顶,四处寻找,大石尚在,那里还有半个人影,转身回到山洞前,停了趁脚风,进洞盘膝而坐,确信上仙垂教,师傅有灵,翻看那秘籍,习练武功和道法不提。

    光阴荏苒,转眼三年过去,玄灵子道长已年近二三,练就的仙风道骨,法力无边,成为远近闻名得道高人。上可知天庭神界,下可游地府冥关,能掐会算,玄门秘籍,天文地理,周易八卦了熟于心,人送绰号董半仙。

    由于年景不好,香客见少,一日玄灵子道长与众道士忙完观中琐事,在院中大树下歇凉时,玄灵子道长对众道士言道:“众道友,近二年来,由于天灾人祸,尘世不很太平,导致我观香火不盛,观内也食粮无多,为香火计,本道明日出观离山,云游化缘,化得钱粮补香火之用。观中之事暂由大师兄掌管,众道友可听清否?”众道士应道:“听得真切,请道长静心化缘去吧!”

    第二天一早,玄灵子准备停当,起身向山下走去。他广游州县乡村,为大众驱鬼灭邪,阴阳宅坐朝之向,伤病人之医治等,解民众与水火,救人生之疾苦,施善德之事做了很多。

    一日,玄灵子道长云游来到了花溪庄,站在庄头观望庄内,见有阴气升腾,就知有鬼魅在此作怪。他沿路走进庄里,见路边有一老者在大树下乘凉,他走上前去,左手合十,口念道号:“无量天尊,请问老者庄主家怎么走?”

    老者忙站起身来,抱拳回礼道:“前走第三家便是。”

    “无量天尊”道长又回礼谢过后,就往庄里走去。很快就来到了第三家的大门外。但见,庄主家是两进的四合院,虽然也是农耕之家,但也不失华贵和气派。但见那——

    黄色砖墙蓝门庭,四合大房在其中。五间正房宽又亮,前房客堂居正中。

    道长敲门数下,一位佣人模样的人慢慢开启大门来,一见是位道士站在门外,就问道:“道长有何事敲门?”

    “无量天尊,这可是庄主家嘛?”

    “正是庄主家,道长可有什么事呀?”

    “无量天尊,请你回禀庄主,贫道有事相见。”

    “那你在此稍等,我去禀告庄主。”然后快速的关上了大门,向堂屋奔去。时间不大,大门全部敞开,从门里走出一位老者。只见他,年有五十七八,身高七尺,挽头束巾,五官端庄,身着灰蓝长袍,足踏布靴。上前抱拳深施一礼道:“不知仙道来此,有失迎尊,失敬!失敬!”

    “无量天尊,客气!客气!”道长连忙回礼,接着问道:“尊驾就是庄主吗?”

    “正是在下,张阿大。”庄主恭敬地回答,接着道:“请仙道堂屋小坐,让在下尽地主之谊”

    “无量天尊,请庄主前行。”

    庄主在前引路,道长紧随身后,二人来到堂屋,分宾主落座。这时有家人送上茶水,二人品茶稍歇片刻,庄主叫来家人吩咐道:“你去告诉厨房,家有贵客临门,做一桌上好酒菜上来。”家人应声而去。

    道长忙道:“酒饭不急,先说正事为佳。”

    庄主一听道长的话里有话,就试探的问道:“仙道来我陋舍,不知有何见教啊。”

    道长见问,就道:“贫道乃五花山无量观的道人,法名玄灵子,今日化缘到此,一见花溪庄,是一个山水吉地,但看庄上有阴气缠绕,贫道以为定有鬼怪作祟,所以来见庄主,排除阴气,还花溪庄一个太平景象。”

    庄主听道长说出这样的话来,心里将信将疑,没发现庄内有什么鬼怪之事呀,也不见阴气在哪里呀,心里正在盘算之时,只见道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问道:“庄主你们庄里,可有古怪之事?”

    “没有。”肉眼凡胎的庄主非常肯定的回答。

    “你再想想,仔细掂量掂量,不能没有。”道长也极其肯定的说道。

    “我们庄上二百多户人家,谁家如何,我本都装它在心,没有什么古怪的事情啊。”庄主边思考边说。

    “哎……,我说仙道,有病的算不算啊?”他试探着问道长。

    “什么病,你说说看。”

    “我家不远有一户邻居,姓林,名阿贵。是厚道老实的庄稼人,夫妻俩育有三男无女,生活倒也无忧,今年长子大柱十六岁,次子二柱十三岁,三子三柱十岁。前几天傍晚,二柱放羊回家,晚饭后说头痛,就先到床上趟了一会,头越来越疼,还有些言语不清,哭闹不止。”庄主说到这稍停一下,看看道长听的十分认真,他接着道:“林家把我也请了去,我看后让他把庄里仅有懂治病的人请了来,给看了一下,说没有什么大病,养几天就会好,不知这算不算?”

    道长问道:“他现在可曾病愈?”

    “现在仍不见大的好转,他家还想请郎中继续医治。”庄主内心同情地说。

    这时一位家人进来对庄主道:“老爷,酒菜已好,请饭堂享用。”

    庄主道:“仙道,现在已是午时,我们到饭堂边吃边说可好?”

    “谢谢庄主盛情,请前边带路。”道长客气的说。

    二人出了堂屋,进到饭堂一看,一桌丰盛的酒菜,摆满一桌,冒着淡淡的香气。二人在正位坐下,庄主拿起酒壶就要给道长斟酒,就见道长连忙摆手制止道:“贫道不喝酒,也不吃荤食,请庄主自用。”庄主见状道:“那我们就吃素菜和米饭如何?”道长‘嗯’了一声,庄主对着厨房喊道:“把饭食上来!”

    片刻,就见家人用木托盘端上两碗米饭,分别放在二人面前,转身回去厨房。二人拿起筷子,边吃边聊。

    道长道:“庄主,现在是午时,饭后申时你能否带我去哪林家看一下嘛?”庄主轻声的问道:“去他家不难,这病你也能治?”道长道:“有魔我能降魔,有病我有方剂,治病降魔是道家云游的根本,到时便知高下。”“好!好!好!”庄主一听心里欢喜,正好林家无处寻医,就连声道好。

    二人饭后回到堂屋,重换新茶,喝水叙话不提。欲知玄灵子如何驱鬼,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