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降魔除妖记 » 第九十八回 寻得妖精解疑案,魔头避战用火攻

第九十八回 寻得妖精解疑案,魔头避战用火攻

    却说那盖大人,言说让三人除害,天宠接话道:“盖大人,虽然朝廷有函,言,除妖鬼告结,但吾等有妖必除,今后也是如此,请大人放心就是。”

    盖大人道:“如真是妖精为害,也解我问案之难,更免得二王相争,枉吃牢狱之苦,如此甚好也,呵呵……。”天宠道:“今日天时已晚,明日我等到江北寻妖一日,如有妖精,当告知大人了案。”

    天行插话道:“盖大人,可否将丢子两地告知我等,也好有个范围,搜索易些也。”盖大人道:“不忙!不忙!一日哪够,仅坐船渡江就得半日,距西北大山之地尚有百里,王家庄又在大山之中,一日如何寻得妖精,莫不如将二王交于你等,再派四个衙役跟随,让他带你等去的快些,不是甚好,有关丢子女两地,一问二王便知。”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把二王交于我等就好,就不用衙役跟随,如无有妖精,吾等定奉还二王就是,请大人放心。”

    盖大人道:“如此甚好,就将二王交于你等,本官放心安乐,甚好,就这么定下。为表本衙对三高人敬意,已备好酒菜,请高人到餐堂用酒食去吧。”六人起身,向堂后走去不提。

    翌日清晨,三人向客栈安排好马匹行李,留好定金,来到布政司衙门外一看,见一个副使和四个衙役,看管着二王在此等候。

    三个上前,让衙役松开二王镣铐,天宠架起王顺,天行挽住王丰,玄灵子对五个官人抱拳一礼,飞身就起,眨眼五人不见。

    把那副使和衙役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只喊道:“这!这!这!这是神人也。”自此成为一方佳话。

    三人云不多时,就过了一条大江,在王丰的指引下,向西北山区云去,到王家庄按落月头。向二王问明丢女孩方位,是距此北约百里之地,三人心中有数,告别二王,向西飞去。

    在云中俯瞰,青山连绵起伏,河溪蜿蜒曲折,雾气蒙蒙。有的山高入云,有的匍匐雾中,有的满山苍翠,有的峭壁横亘如削。更有溪流飞落,还有白水如幕遮峰,惊看细流千尺,再看白花汹涌,好一派壮美风光。但见——

    满地葱翠郁蒙蒙,相连起伏烟雨中。不见牛羊恋绿色,只闻悬崖飞水声。

    三人西云五六十里,只见风光无限,也不见有何异样,就右转北行,分开搜寻。各山中搜寻多时,也不见半个妖精,三人聚到一起,飞到一座大山之巅,坐在崖壁上歇息。

    此时,天时将晚,玄灵子有些着急,就屈指掐算起来。天行一见笑道:“嘿嘿,老道哥,你又掐算起来,可知哪山有妖啊,呵呵……。”玄灵子放下手来说道:“无量天尊,贫道算得,是方向有误,也不知哪个方向才对,嘿嘿……。”天宠笑道:“嘿嘿,黄老妖,莫笑我师傅,你回身右看,如师傅算的真切,那山必定有妖。”三人转身看去,只见一座大山,高耸入云,山半缠绕迷雾,山底绿意茫茫,有轻纱似雾气飞起。

    三人同时飞起,向那大山云去。这山气雾浓浓,一条溪流从山根流过,荡起水声高传,一处处浪花翻滚。

    三人分散绕山搜寻,转到山之阳坡,见一块大石上篆刻着“雁栖峰”三个大字。

    见此山有名,增添许多搜山之力,三人相聚前搜,行不多时,就见一处浓雾,围绕山根不动,甚是惊奇。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看这浓雾当中,有零星妖气伴飘,需当心才是。”三人就飞入浓雾当中细寻,飞过雾气,也不见异样。返身回搜,见到崖壁处,紧靠石崖,生长着两棵大树,其根相离,树身相抱,如夫妻一般。在树根处,两树间,有三尺宽缝隙,妖气从缝隙飞出。

    三人落身细看,树粗五尺,枝叶茂盛,树间缝隙内阴暗,隐约可见有一较大石缝,被大树遮掩。

    这时,天行在身后叫道:“唉……,你俩快看,那块卧石上有字!”玄灵子和天宠回头,就见身后三丈,有一块尺高卧石,平铺地上,跳近观看,就见石上雕刻着“木隙窟”三字。

    天宠道:“师傅,你在此等候,我与黄哥进窟看看就回。”言罢,两个摇身一变,变为两只苍蝇,飞进缝去。

    拐了几拐,飞不多时,就到窟厅所在。这窟厅不大,顶盖倾斜,低约七尺,高处丈五,微弱的光亮,从窄小的缝隙中洒下,并有滴水声传来。只见一个魔头,躺在石板之上酣睡,两个小妖卧在地上打鼾。

    窟内有三个支洞,两个也不惊动妖精,向支洞飞寻搜索,在一个支洞中,可见地上几块白骨,旁边还有五个小儿骷髅,泛着阴森白光,甚是吓人。

    又内行不远,就见一堆破衣烂衫。天宠现了原形,捡起一套男孩衣裤,又拾起一件女孩衣裙揣在怀中,身子一晃,变回苍蝇,向洞外飞去。

    两只苍蝇飞出石缝,现了原形,这时玄灵子也出,天宠道:“妖精在洞中酣睡,孩子必定是这妖精所害,取有衣服为凭也。”天行道:“洞中只见五个小儿头骨和小儿白骨,为何不见成人和其他骨骸,不解!不解!”玄灵子道:“现天时不早,既有童衣在此,快去让二王认看,在交由布政司结案。”三人会意,飞身就走。

    不多一时,就到王顺家院中落下,天行喊了一声“王顺”,就见王顺和妻子,从房中跑出,见到三人抱拳一礼道:“高人啊!可曾寻得我儿?”天宠从怀中取出男孩衣服,交给王顺夫妻道:“看看是否是你儿衣服,如若不是,明日再取几件来辨认。”

    王顺接衣服在手,也不曾细看,就大哭起来。他妻子拿起衣服细看,也嚎啕大哭道:“这正是我儿衣服,裤带上我新补几针尚在,吾儿他人在哪呀,高人们啊!啊……啊……。”哭个不停。

    天宠拉过王顺道:“王顺,事到如今,哭已无用,要劝你妻,保养好身子为重,再为你生养才是,并告知王丰,你儿是妖精所害,你二人在家就好,布政司之案,吾等去了结就是。”

    王顺抹去泪水道:“高人说的极是,请高人进家稍待,吃些酒食,以报答高人之恩也。”天宠道:“吾等领情也,只是还要去布政司结案,现天时不早,吾等当行也。”王顺再三挽留不住,天宠三人飞身就走,眨眼不见。

    三人云快,不多时就到布政司衙外,进得堂去。盖大人和几个官吏正在吃茶闲聊,见三人进来,忙起身让座倒茶道:“本官正在此等候,你等果然言而有信,说是一日,天暗就回,让本官等敬佩之至也,但不知可寻见妖精?”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吾等在山中搜寻多时,最后在“雁栖峰”下,寻得妖窟。”盖大人笑道:“呵呵,听副使和衙役们说知,你等可以架云,今又寻得妖精,乃神人也,可喜可贺。”

    天宠道:“大人过誉了,吾等带回一件女孩残衣,请大人过目。”盖大人接过残衣,看了一下,交给副使等人道:“三位神人,不但发现有妖,还取回证物,也了却了司中疑难,当重谢便是,还请神人除灭妖精,安定一方也。”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除妖乃我等之责,请大人放心,不出几日,定除灭此妖,再去朝廷交旨也。”盖大人道:“这妖精在此作恶,贻害百姓,今有神人在此,是它气数将尽,是百姓之福,也是本官之幸也,走!再请三位神人吃酒去来!呵呵……。”几人一起去餐堂吃酒不提。

    二日早,三人出得客栈,寻无人处飞起。云过大江,不多时就到“木隙窟”外,按落云头。

    天宠走到夫妻树前,向缝中喊道:“妖孽!快快出来受死!”就听缝内鸦雀无声,也不见响动。天宠再叫一回,就听缝内有关石门声音,再叫也无人答对。

    天行见状也上前骂了一回,仍不见声响,三人无奈,只好坐在那卧石上小歇。

    过了一个时辰,就听缝中石门响动,天宠跳将起来,向木隙窟闪去。就见树缝间飞出一股妖气,随后一个魔头闪将出来,只见它,身高六尺小头脸,四肢粗壮,身子肥健,全身甲胄,手使一对淬金大斧,耀武扬威,两只小眼紧眨。但见——

    身矮体胖肥,甲胄泛亮辉。头小身子大,小眼眯眨贼。青面双利齿,獠后唇下垂。臂粗斧光寒,目中那有谁。

    你道它是何等妖怪,先说知于你。这妖是千年乌龟,修得千年,如今才化为人形,三年前占据此窟,并收下两个豺精为小的。三个在窟中生活修炼,自取名号叫飞风大王。

    妖王听豺精说:只要大王每一百八十日,食得一颗童心,就可功力大增,食得百个童心,就可雄霸天下,无敌也,还可长生不老。故此,它半年寻一个儿童食心,其余由豺精用之,三个都各得其所不表。

    那魔头出窟一看,喝道:“你等何人!为何在此乱叫!”天宠就将三人名号说出,喝道:“妖孽!吾等特为除你而来,快快上前受死!”飞风大王道:“你等少理,吾等在此静修,也不与你为仇,为何来此寻事!”

    天宠道:“你等即为妖精,就当除之,又害死多个孩童,更是必诛也。”飞风大王道:“何为妖精,吾等不知,天下万物,都可食之,仅食得几个小人,有何怪哉。”

    天宠道:“妖孽!你食得孩童,搅的天下不宁,民心浮动,为顺天意,安抚民心,吾等奉旨除妖,有何理之多少,除你就是,嘿嘿……。”

    妖王道:“什么天意民心,奉旨除妖,吾不明也,你等想杀我,问问我这大斧可曾应你,吾还想杀你等食之也,以你品尝味道如何,嘿嘿……。”

    天宠一听怒道:“妖孽!你害人本性难改,已恶贯一方,吾等定不饶你,必除之为快也。”妖王一听,心中也怒,大叫一声,抡斧就上。

    天宠挥鞭外开,两个战到一起。只见得,树梢摇晃风波起,叶草满天沙土飞,器撞如雷,鸟兽惊离。怎见得,但见——

    风卷叶草飞,静地起风雷。山中荡回声,恰似凿山锤。鞭打火星射,斧剁寒光飞。满地翻滚斗,威猛如杀贼。

    两个鞭来斧挡,斧来鞭搪,你来我往,上下翻飞,舍命相战。战了一个时辰,不分胜败。

    那妖精斧重,天宠力大,直杀的火星四起,响声震耳。妖精双斧飞剁,天宠双鞭上开,就势两鞭合打,直奔妖精头颅。

    这妖精也不敢怠慢,见收斧已迟,忙后退一步,躲过来鞭,再上步蹲身,双斧左右相扣,向天宠腰胯就砍。天宠也不敢大意,忙撤身一步,躲过双斧,就势跳起身来,双鞭凌空砸下。妖精一见,忙身子后仰,举双斧叉架来鞭,同时,双腿飞蹬天宠。

    两个又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仍不分高下。妖精稍感力弱,暗想,他力大鞭沉,再与他相战,吾之必败,不如先回窟歇息,明日再说。想罢,就虚劈一斧,跳出圈外道:“张家小子,吾窟中有事,也试到你的神通如此,回窟歇息去啦!”也不等天宠答话,闪身进入树缝不见。

    天宠愣了一时,天行闪到跟前道:“老弟!那妖为何不战?”天宠道:“它说窟中有事,回身就走,唉……。”天行问道:“它还出窟来战嘛?”天宠道:“不知道,听口气不能。”

    此时,玄灵子也到近前,闻二人对答,就言道:“无量天尊,你俩已战半日,不论它出于不出,灭它也不差今日,吾等回住地寻一酒馆,为天宠解乏如何?”天行一听吃酒,高兴的道一声“好”,飞身就起,天宠二人紧随其后,寻酒馆吃酒不提。

    话说那飞风大王,回到窟中落座,端起一碗水来吃干。那两个豺精问道:“大王!今日相战如何?”妖王道:“那张天宠小儿,有些神通,力大鞭沉,赢他不易也。”豺精道:“吾俩从缝隙中见得,他等三人,仅张天宠战你,道也懂得规矩,日后再战,大王可将那飞石含在口中,趁他不备,吐飞石打他就是。”

    妖王笑道:“嘿嘿,吾怎将那飞石忘记了,快于我拿来!”豺精举手张开,就见一个鸟蛋大小的黑石卧在掌中,笑道:“嘿嘿,就知大王要用飞石,取去便是。”

    妖王接过飞石,看也不看,放入口中道:“本王今已乏累,要睡下也。”两个豺精闻听,也不搭话,轻身退下不提。

    再说那天宠三人,云回住地,寻一酒馆落座,小二上得酒菜,三人吃食起来。天行道:“老弟,那妖精战力如何?”天宠道:“吾一试它便知,是个新手,招法拙笨,但有些力气,也勇猛也。”天行道:“那你与它战了半日,为何不能胜它?”天宠道:“那妖精虽然有些笨拙,那对双斧劈剁如飞,寒光习习,吾那双鞭虽重,也难破它功法斧势也。”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贫道也看的明白,妖精招式虽然稍拙,但功法独特新颖,不好胜也,加之它也不恋战,稍累就走,怎能分得高下。”

    天行道:“那明日再战,余下二人守在缝口,不让它回窟如何?”天宠道:“黄哥说的甚是,明日它出得窟来,就不让它回窟,看它怎地,如继续与我相战,此妖必除也,嘿嘿。”三人吃酒半日,回客栈歇下不提。

    翌日清晨,天气晴朗,三人整束披挂,纵身向雁栖峰飞去。不多一时就到木隙窟外,按落云头。

    天宠对窟内喊道:“妖孽!除你的张天宠又到,快快出来受死!”一连喊了三遍,窟内却无声息。

    天宠有昨日之鉴,知这妖精懒惰,也不急切,三人在窟外歇等。一个时辰过去,不见妖精出来,又等半个时辰,也不见响动。

    天宠道:“妖精今日不出来相战,这如何是好。”天行道:“吾俩进窟一视,适机杀它就是。”天宠道:“那窟顶不高,厅隙又小,如何战它?”天行道:“哎……老弟!你师傅有火,但难以入内,你也有五行之火,带些柴草变化入内,将妖精熏出,吾在外杀它就是。”

    天宠道:“事到如今,当得一试。”三人寻些干柴草来,天宠用蟒衣捆扎一起,奋力背上,摇身一变,变为一只巨大飞蚁,心知窟门难钻,就飞身崖上,寻得一个山缝钻了进去。

    只见那魔头如无事一般,半躺在石板之上,吃茶饮水,道也快活。那飞蚁也不理会,飞进一个支洞,现了原形。摆好柴草,念动五行火字诀,就见一团火焰,腾腾燃起,将一大堆柴草点燃,窜起滚滚浓烟。

    妖王一见,忙帅小妖灭火,看见天宠立在火旁,顿时心中明白,急回身取出双斧,向天宠杀来。天宠挥双鞭接架,由于身高窟矮,施展不开,被妖王追赶劈杀,甚是狼狈。不得已,身子一晃,变回飞蚁,再由夹缝中飞出。

    再说那火,燃的甚烈,虽然烟气滚滚,但都紧靠窟顶,从石缝中上飞,出得窟外。窟厅内上有烟气,下边清净无有烟火,窟内又有水源,两个小妖,不一时就将大火扑灭,妖王见后,心中甚喜。

    天宠将身落下,现了原形,站在树缝前的天行喊道:“老弟!你那火烧的怎样,为何妖精还不出来!”天宠道:“吾那火烧的甚猛,只是那魔头见我就杀,窟中我不好施展,就变化逃出,那火也不知如何也。”

    玄灵子道:“无量天尊,既然有火,在等它一时,不急,不急。”三个在那又等半个时辰,天宠飞上山崖,见原来冒烟的石缝,已不见烟气,就飞落回来道:“那石缝已无烟气,可能火已被灭,吾等当如何是好啊!”

    天行道:“现未时已过,妖精也不出战,莫不如吾等回去,另想它法如何?”天宠道:“黄哥说的甚是,回住地想得好计,再除它不迟。”言罢,三人纵身飞起,向江南云去。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