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 第三百一十一章典客的西域经历

第三百一十一章典客的西域经历

    秦王接过奏章,略看了一眼,上面罗列了大小数十个国名,一时来不及细究。

    此时的秦王嬴高,见经年不见身影的典客出班奏事,猛地想起派遣典客出使西域,已经两年有余之事。

    两年来,

    秦王嬴高一直忙于四处征战,几乎快把典客这个九卿之一忘到脑后去了。

    秦王见阶下的典客,面色黝黑,身形也消瘦了很多,遂关切地问道:

    “爱卿出使两年有余,西域路途遥远,

    各国势力错综复杂,想必是吃了很多苦头吧?”

    经秦王这关切地一问,两年来所经历的委屈,

    瞬间涌入脑海,典客眼中立即泛起晶莹的泪花来。但现在毕竟是朝堂之上,典客强忍着,不使泪珠落下来,忙俯首下拜,边掩饰边奏道:

    “臣奉大王之命,以大秦国典客身份,出使西域诸国,虽经历了一些磨难,索性不辱使命。”

    秦王宽慰道:“安全回来就好,爱卿定有很多甘苦,且与寡人慢慢道来。”

    “如果哪个番国不识时务,我大秦的铁甲军可不是吃素的,来日定为爱卿做主。”

    典客心中又是一暖。看来,实力强大的祖国,用刀剑说话,比什么抗议或者什么谈判都有效。

    于是,典客遂将他出使的前前后后,

    以及其中的艰辛一一道来。

    原来,自秦王命典客府与西域各国进行邦交后,典客立即着手调查西域的情况,了解各国的地理山川。

    随后,组织了属下的行人(相当于外交官员)百余人,招募熟悉西域风土人情的向导和语言翻译,准备对西域各国进行访问。

    通过调查,典客即行人们了解到,西域诸国虽以“国”相称,但这些小国,与具有严格的组织机构和政治意义的中原国家不同,其规模大小,相当于大秦的一个县。

    这些西域诸国,实际上是用来区分一些以绿洲或草原地域为单位的部族或民族。他们聚集在一起,更偏于部落式的组织。

    战国时期,西域有三十六个小国,后又分裂为五十余国。

    这些小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绝大多数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

    在盆地的南缘有且末、小宛、精绝、扞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南道诸国”。

    盆地的北缘有危须、焉耆、尉犁、乌垒、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

    被称为“北道诸国”。

    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

    在盆地的东端有楼兰,后来称为鄯善。

    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一般为几千户到几万户。

    在靠近大秦的这些小国中,人口最多的龟兹,也才仅仅八万人,其他国家的人口数可见一斑。

    这样的小国,多以城郭为中心,聚集成群落。居民多从事农牧业,逐水草而居,以畜产品等与邻国交换粮食等物。

    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游牧区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来居住着塞种人。

    始皇帝时,原来游牧于敦煌、祁连山间的月氏人,被匈奴冒顿单于所败,西迁至此,挤走了塞种人。

    但不久,原居住于河西一带的乌孙,为了摆脱匈奴的管制,也向西迁徙到此,又把月氏人赶走,占领了这里。

    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迁到妫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区,称大月氏,少部分留下来,称小月氏。

    在更西的区域,乌孙国较大,有六十余万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种人和月氏人,他们与匈奴一样,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准噶尔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师控制。姑师后来分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

    在了解了西域诸国的大致情况后,出发前,典客找到了一个精通西域语言的匈奴人向导堂邑父。

    据经常往来于西域的堂邑父介绍,从玉门关到西域,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条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楼兰(鄯善),折向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可至中亚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

    另一条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可至中亚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国。

    始皇帝时,匈奴冒顿单于驱逐了大月氏后,快速扩张势力,控制并征服了西域,在此设僮仆都尉。

    僮仆都尉负责管理西域,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把西域作为进攻大秦的战略基地,并借六国纷乱之机,侵占了河西郡、北地郡和上郡一带的地区。

    典客了解了以上情况后,虽然对盘踞在西域的匈奴人有所顾忌,但为了完成秦王交给的使命,仍然决定开始执行对西域诸国的访问。

    秦王高二年(公元前207年),典客等人由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咸阳出发,西出玉门关。

    一行人进入河西走廊后不久,果然遇上了匈奴的骑兵。虽然典客自报了身份,并申明是和平出使,但匈奴人二话不说,将所有人全部抓获。

    匈奴的右贤王,也就是奉冒顿单于之命,复仇月氏人的那位,听说巡逻兵抓到了大秦九卿之一的典客,立即把他们押送到匈奴单于王庭,去见冒顿。

    冒顿单于得知典客欲出使西域,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秦王的连横之术,他担心大秦与月氏人联合夹攻匈奴,对典客说道:

    “月氏在吾北,秦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秦肯听我乎?”

    冒顿的话很讲理,就是说,如果我们匈奴要去南方联合南越攻打大秦,大秦能愿意吗?

    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大秦通过匈奴人的地盘,自由地到西域去。

    典客一行被扣留并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典客,打消其出使西域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

    一年后,也就是秦王高三年(公元前206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典客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