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三十二章:鹰击(八)

第三十二章:鹰击(八)

    那随从大怒,刚要发作,只听车内的钦差大人道:“算了,将关凭拿出来,让他们看看。”

    瞪了众军士一眼,那随从转身从车内接过以黄绫包裹的文书,直接扔给为头的那名军士,道:“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了!”

    那军士接过,拿在手中反复看了几眼,摇头道:“刚才说过了,咱们不识字。请诸位稍等,我让识字的看看再说。”说着,瞅了一眼车队,转身离去,其余的众军士,则依旧像钉子似的站在车队前。

    好一阵子,就在众人等得不耐烦之际,那兵头儿方笑嘻嘻回来,双手将关凭呈上,麻利地行了一礼后,笑道:“咱们有眼不识泰山,真是出巡的钦差大人……”回转头来,冲着手下喝道:“还愣着干嘛?赶紧让路放行!”

    车声隆隆,钦差车队,这才重新上路。

    一路上,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多次,盘查也紧了许多。晚上来到一间驿站住下,众人一算,自进入了东平辖区后,一天过去,他们只行了三十来里,大多数时间,全都耗费在接受关卡盘查放行之上。

    “东平侯想干什么?拖延时间么?”众人讨论。

    “虽然日行三十里,终有到达之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

    “如此一来,两日的路程,恐怕要行上数天了……”

    郗耀歪在房间的床上,听着眼前景武、冯无忌等人的猜测,蓦地心中一动,又想起了数日前于半夜时分疾奔而过的那十数骑。

    “难道,他们是在等什么人?嗯,究竟如何,明天就可见分晓。”想着,郗耀闭目养神起来。

    次日早晨,车队又上路了。

    与昨天一样,照旧是关卡重重,盘查不断,踽踽前行了三十来里后,一天又过去了。这一晚,车队停在一片草原中,众人睡在车厢内。

    调息中的郗耀,这时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好一阵子,隐有马蹄声传来,不一刻,四骑趁夜色,风一般地擦着车队而去,正是东平城方向。

    “去时十三人,此番回来只有四骑。他们干什么去了?”念力轻轻一扫,郗耀便知这返回的四骑,正是数天前直奔京城方向的那十三人中的几个。

    “正主儿既然回来,那么我们的车队,明天就能到达目的地了!”再次闭上眼睛,郗耀又入定起来。

    次日早晨,车队踏着晶莹的露水,破开淡淡的晨雾,迎着初升的朝阳再次出发。

    “准备一下,今天就能到达东平城。”车轮滚动之时,郗耀冲着众人说了一句。

    “不会吧?听说还有近百里路程呢。”景武睁目说道:“要是像前两日那般样子,还要行上三天。”

    “是真是假,今天太阳下山前,不就知道了?”郗耀一笑,再不多说。

    旌旗于晨风中猎卷,车声隆隆,不一刻,车队便出了草原,再行了不久,便进入了处在官道两旁的一片居民区,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进入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有小吏于路旁跪迎。车队并不停留,一路绝尘向前。

    沿途中,仍然设有重重关卡,却并像前两日那么盘查严紧,大数时候,甚至未等车队临近,众守军便移开路障放行;更有不少关卡,形同虚设,众军士只要看到车队前面开路的旗牌及上面的大字,便知是钦差来了,根本就不上前阻拦。

    见今天一路畅通无阻,车厢内的众人不禁暗暗称奇,纷纷以古怪的目光看着郗耀,心道:“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竟还有了未卜先知的神通。”

    一路奔行甚速,到得下午酉时,车队后方的太阳尚未落山,宏伟的东平城,已然进入众人的眼帘;而穿过东平城后,再一路向东数十里,便是与吴国接壤的双峰雄关了!

    临近东平城,早见有一大群人在城外等候。见车队浩荡而来,“砰砰砰”一阵炮响震天响起,跟着城楼三门大开,眉须如雪、身披铁甲的东平侯方东震,率众自城内驰马而出。

    出得城外,纷纷翻身下马。方东震与众人单膝跪地,齐声道:“恭迎钦差!”

    略一顿,方东震起身,冲着钻出车厢的钦差大人道:“恕本侯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站在车厢前,钦差大人一身官袍灿亮,怀抱上方宝剑,左手托着一卷黄轴,沉声道:“东平侯方东震接旨!”

    “吾王千秋万载,德昭日月!”以方东震为首的众人,只得忽啦啦再次跪下,早有随从将香案摆好,面西而放。

    将上方宝剑交给身后之人,圆脸微胖的钦差拉开圣旨,念道:“圣谕:东平侯方东震,一向忠心耿耿,恪尽职守,实为两朝功勋能臣。多年以来,为我大楚南征北战,立有赫赫战功。如今镇守东关,扼守要塞,令吴国不得寸进……今加封为东平公,享双俸。东平公定不负寡人之厚望,再接再励,以克建不世之功。钦此!”

    “老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看重……”方东震磕头不已。身旁之人连忙将他搀起,再抬头时,其已是老泪纵横,声带哽咽。

    收起圣旨,钦差下了马车,来到方东震跟前,笑道:“临行前,陛下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东平公功高盖世,若没有他,焉有我大楚如今的大好局面与广袤疆土?陛下还说想你了,就看你何时得能进宫,想与你好好地叙叙……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朝廷将尽量满足……”

    接过圣旨,方东震举袖拭泪,道:“陛下如此对待老臣,倒让老臣受宠若惊,且无地自容……啊……大人远来,车马劳顿,还请进城,让本侯……本公为你们接风洗尘!请!”

    东平侯府,现在已换了匾牌,改为东平公府了,四个大字金光闪灿,颇具气势。

    是夜,东平公府觥筹交错,一团和气。郗耀等见习使也得能进府,享受这顿接风大餐。近百人,再加上府中的官员幕僚等人,足足摆了数十席,极是热闹。

    席间,胖钦差谈起了巡视军队一事,方东震爽快地答应下来,说是各大精锐,都在双峰雄关处驻扎,今天让众人在驿站休息一晚,然后明天他将亲自带他们去。二人又谈了一些关于驻军的供给和目前吴国的动静等事。

    一个多时辰后,众人方尽欢而散。

    深夜,驿站中。郗耀、冯无忌和胖钦差三人对坐,并无他人在场。

    “刚接到京城传来的消息,数日前,宁王遇刺,天字号大狱动乱,所幸均没酿成巨变,但宁王已自己请罪,于府中禁足……”胖钦差神情凝重地说道。

    他本是兵部的一位左侍郎,这次又以钦差的身份前来巡视东平军,自然合适。直到不久前郗耀二人才得知,原来胖钦差也是这次鹰击计划的主要参与者,由此也能看出朝廷方面的决心。

    “刺客是何来路?”郗耀心中一动地问道。

    “听说有十三人,击杀了九个,另外四人逃遁无踪。”胖钦差答道。

    “是了!”闻言,郗耀脑中电光一闪,大致已弄清楚,遂将自己的推测说了一遍。

    “看来,宁王获罪与大闹京城一事,定与方东震脱不了干系。”冯无忌恨声道:“虽然我们尚未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但足以证明方东震,已是存有异心,到了图穷匕现的地步!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放过他!”

    “明天就动手么?”郗耀问道。

    “鹰击计划所定,明天就拿下方东震,当场夺其兵权。时间已不足两月了。”冯无忌目光闪烁,脸上却无表情。

    低头想了想,郗耀道:“只能见机行事,希望到时有一个出手的绝好机会吧……方东震那边儿,都安排好了么?”

    胖钦差点头道:“东平军几位重要将领的名单,已尽然装在我心里,现在我担心的是,万一那方宝玉明天不来,只怕会影响咱们的整个行动计划……”

    “如此,只能让水清一师姐受受委屈了……”郗耀说着,与冯无忌相视一笑,又道:“不过事后,冯大哥需与她解释一下。”

    “我?”冯无忌眼珠儿乱转,道:“还是你去吧……你们同学之间,话也好说,就这样……”说着,冯无忌逃也似的去了。胖钦差也转身告辞。

    翌日,众人刚刚洗嗽完毕,东平公府的丰盛早餐,已经送来了。以郗耀对于毒经的研究程度,当看出早餐并没有任何问题,遂让众人放开肚皮享用。

    吃完不久,只听得一阵丝竹声悠扬传来,然后停在驿站门口。乐音倏然而止,一道声音响起:“小公爷驾到,特来请钦差大人及各位见习使,前往双峰关,东平公已先去一步恭候。”

    “方宝玉来了?”众人鱼贯而出,来到驿站外面。

    只见一个方面大耳、一副富贵之态的紫袍青年,带着数十名随从,站在那里,正在与胖钦差谈笑声声。看到众见习使出现,紫袍青年竟撇下胖钦差,笑若春风走上前来,一暼之间,他便发现了人群中宛如一株青莲亭亭玉立的水清一。

    “在下方宝玉,忝为东平城的少主,奉父命,特来迎接诸位见习使。”说着,紫袍青年微一躬身,目光却瞟向水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