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二十二章:杀手锏(上)

第二十二章:杀手锏(上)

    次日一早,宁王派人来请。郗耀心知是为了商议安置来京学员之事,匆匆用过早餐,与众人说了一句后,便往宁王府而去。直到午饭过后,他方回来,略呆了一会儿,便去了工部,继续炼制地盾战车。

    此后的数日,郗耀又投入了紧张的炼制工作中。二癞子于来京后的第三天,正式就任工部协办,与郗耀一起,吃住都在工部大堂。

    二癞子的冶铸技术日渐精湛,又舍得出力,于炼制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所以有了他的帮忙,郗耀相对轻松了许多。又过了一日,第一辆雄壮威武的地盾战车,终于成形。

    如此,郗耀的任务告一段落,他现在要静静地休养一段时间,构思一件大杀器,来作为大楚的底牌或杀手锏。这件大杀器,目前已在他脑子中有了雏形,灵感来源于霹雳弹。

    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与单件武器的设计炼制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要考虑成本、生产效率以及大军团作战时的实用效果等因素。

    如果一种武器的开发,成本过高,则国力难以支撑;而生产效率低下,工序繁复,成形缓慢,则也不在考虑之列。在这种大战随时都会爆发的时期,各国需要的是那种生产既快,然后能够立即使用的武器。

    郗耀拿着手中的一个球形霹雳弹,陷入了思索。

    景武、顾飞、左忆贤、赵小虎四人,与来自其他学府的众武者学员一起,或在兵部,或在刑部,同时也有些被京督府和巡城守备司吸收;而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年轻武者学员,禁军三卫也表示有兴趣。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年过去了。郗耀设计的杀手锏,也开始进行尝试性的炼制。

    在这期间,秦赵燕吴四国,与楚国进行了数次大战,而与此同时,龙亚大陆之南的蛮、越二国,也开始了互相攻击。

    积蓄十余年之久的诸国大战,终于爆发!

    在楚君的坚守不攻的正确策略下,四国数次围攻无果,虽有斩获,但自己也有不小的损失。

    随着西绥、北靖两大军团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入京城,楚君等人均明白,如此下去,将有丢失城池之险。怎奈此时,天刺、地盾两大战车的生产,虽然日夜开工,却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百般无奈之下,楚君只有继续隐忍。

    又是半年过去了。这一天,来自西北两大边关的紧急求援文书,几乎同时送到楚君的面前——绥西三城和北靖二城,已被四国联军重重包围多日,眼下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如此,一场内阁军机会议,立即在上书房召开。

    接旨后,郗耀只得丢下手头工作,立即赶到了上书房。当他来到时,楚君、宁王、六部尚书、国师玄悲及一些参赞军机的大臣一共十余人,早已开始了商议。

    铺开两大边关的地图,兵部尚书一面以指点画,一面说道:“北靖二城一旦沦陷,将直接动荡东平关的局势。我猜吴国大部,绝不会放过此等良机,他们会从我国东南部进攻东平关,如此一来,东平关的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西绥三城,更不容有失。因为一旦失去,秦国铁骑将一马平川,其兵锋,直指我大楚京城。到那时,除了仅剩的五城和黄龙江,我们再无屏障可依赖。所以,微臣建议,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西北二关的五城不丢。可以尝试一下,调动南安军团的部分兵力北上,只要打通了粮道,西北五城,将不是孤城绝地!”

    众人闻言,心里微微摇头。宁王冷笑道:“调动南安军团北上?尚书大人的建议,恐非深思熟虑吧?”

    “哦?微臣只说调动一部分兵力,驰援二关。难道面对此危局,宁王还有更好的策略?”兵部尚书问道。

    宁王眉头一皱,叹道:“老实说,本王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但本王清楚,南军北调,根本就不可行。一是路程遥远,一日所需的物资补给,便难以承受;二者,大军几乎横穿整个大楚,扰民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弄得人心惶惶,容易酿成内乱……三,也是最可怕的,若是与我们大楚对峙多年的荆国,见南安军团兵力削减,难免不会蠢蠢欲动,一旦荆国也趁机进攻,那我大楚,将面临同时与五国作战的境地。”

    听到这里,郗耀暗暗点头,虽然兵部非他所长,却也知宁王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全。南军北调,实是得不偿失之举。

    默然中,楚君开口:“诸位是何看法?今晚畅所欲言,定要议出一个妥善之策,以解西北五关之危局。”

    一时,众大臣陆续开口,或言调军驰援,或说让被困五城组织反击,更有人说,可以尝试挖地道,往城中运送军粮武器等等。听着,楚君和宁王摇头不已,均觉不妥。

    郗耀没有开口,心中只在盘算两大战车目前的数量,还有杀手锏的成形之日。不说那大杀器,只要天刺、地盾战车达到一定的规模,郗耀有信心可立即化解这五城的绝境局面。

    只是,时间太过紧迫了。

    “鹞子,你有什么看法?说几句吧。”宁王忽然开口,打断了郗耀的沉思。

    “这个……如果再多给我三个月的时间,三大利器便可装备到位,那便毫无问题了……”郗耀叹道。现在他正在研制的大杀器,初步估测。哪怕现在只有数十件,便是不用天刺、地盾两大战车,也足可解除这五城危局。

    “三个月?”兵部尚书皱眉道:“眼下情况危急,便是三天也难等。三个月过后,那便迟太多了……”

    这几乎是在场所有人的看法。一片死寂

    “三个月?有把握么?”宁王目光炯炯地看着郗耀。但他并没有多问,因为眼下郗耀所炼制的几种利器,被楚国视为最高机密,除了寥寥无几的数人,余者并不清楚。

    郗耀道:“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三个月足矣。”

    楚君沉吟,不由地与宁王相视一眼,父子二人的目光,均是有些异样。显然,二人此时心中都有了一个相同的想法。

    刹那间,楚君一锤定音,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传令西绥、北靖二军团的绥、靖二王,放弃两大边关的五城,让被困其中的军士,立即突围,两大后方的大军,随时接应!”

    令旨一出,众人大惊。

    楚君又道:“两军交锋,原本就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今时的放弃,正是一种战略大调整,有朝一日,我大楚会连本带利地讨还回来!”

    此后的一段时间,楚国上下,均是沉浸在一种紧张和忙碌之中。郗耀十六岁的生日,不知不觉已经来临。

    接到二癞子的通知后,当天晚上,众人再次齐聚致远居。

    与两年前刚进入京城相比,郗耀又长高了不少,身形虽依旧瘦削,俊脸上也带着一分病态的苍白,但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从外表或气质、风度上来看,他现在已是一个翩翩少年郎了。

    也是在这一天,郗耀所精心研制的那件大杀器,终于成形,只待近几日试用。如果一切正常,那便要正式投入生产。郗耀根据综合考虑后,为此杀器定下了两百件的数量。

    两百件,并不多,但这只是第一批的目标,无论如何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资金的情况,如果充足的话,可以继续生产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

    以郗耀的估测,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此器达到千件的规模,就目前战场态势来看,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横扫。

    天刺、地盾两大战车,现在已达到三千辆之多,其中天刺战车有一千二百辆,地盾多达一千八百辆,目前已分别装备在西绥和北靖两大军团。而楚国在丢失五城后的反击或收复之战,也正式打响。

    过完一个匆忙又简单的生日后,郗耀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炼制之中,对那件新成形的大杀器,进行最后的完善。因为明天的第一次试射,楚君和宁王等人,会亲临现场观看。

    “呼”

    当杀器上最后一道阵纹刻好后,郗耀和二癞子,均是不约而同地吁了口长气。一年多以来付出的辛苦和汗水,终于有了收获。

    此杀器因威力巨大,对本身的硬度要求较高,所以要想做到这一点,二人只好刻录阵纹。幸好只需要刻上一种增固性的阵纹就行,否则此杀器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而郗耀也会放弃此器的研制。

    “一千件,只靠咱们俩个来刻纹,任务不小呢!”郗耀叹了口气。

    “可以完成的。”二癞子笑道:“你一天可刻完六件,而我也可完成三件,一共算来,就有近十件了。如此的话,半年就可完成这一千件的数量。”

    “哪有这么算的?”郗耀摇头,“资金呢?此器的材料,可不是较为常见的。其中的几样稀有金属,虽非灵铁,整个龙亚估计也没有多少。还有,此器工艺的要求较高,即便是最普通的一个部件,也需要有惊人的硬度和精密度……这样一来,所花的时间,便太多了……”

    时值深夜,京城内的冶炼司中,只有他们二人在谈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