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器耀星河 » 第三十四章:名扬海内

第三十四章:名扬海内

    路银虎在数名参将和众亲卫的簇拥下,策马狂奔,总算出了城门。

    正在这时,一股森寒的杀机透体而入,跟着头顶上响起一道喝声:“路银虎,今日你在劫难逃!”

    一惊抬头,只见一道瘦削的身影如飞将军般从天而降,郗耀已横空杀到。

    “保护大将军!”

    众参将亲卫大叫,各自兵刃出手,冲着临近的郗耀一顿急砍。

    冷哼一声,郗耀一手握着扣在城墙上的凤尾索,身形横荡,避开了众人的凌厉攻击,这时,一线雷嗡鸣闪窜,所到之处,路银虎身旁的贴身亲卫,纷纷落马。

    “大将军,这边走!”两名参将勒马近前,将路银虎夹在当中,往侧面驰去,同时各自手中的兵刃脱手而出,冲着郗耀凌空激射,只想在危急关头,阻挡一下。

    “哼!”

    郗耀身形再荡,如风中之鸢,轻灵飘忽,那两柄钢刀顿时落空。“嗤嗤嗤”一阵急响中,血光迸现,自四面涌来的吴国军士,在一线雷的迅猛攻击下,纷纷体断肢残,掉下马来。

    “斩!”

    一牙弯月,流淌着如梦如幻般的异彩,突兀地出现在路银虎的头顶,蓦地一个急旋,自他的颈项处一闪而过;跟着乌光闪动,护卫着路银虎的两名参将,其头颅也诡异无比地高高抛起。

    眼前的这一幕,已令震耳的声音突然静了下来,无数吴国军士如见鬼魅,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各自的眼中,露出无比的惊恐。只见端坐在三匹大马上的,是三具无头的尸体,各自的断颈处,兀自有血箭喷出。

    弯月一闪即没,一线雷也嗡鸣返回。郗耀一手接住路银虎的头颅,身体高悬在城墙的半空,冲着无数吴军沉声喝道:“我,郗耀,身为人子,此番斩杀路银虎,是因为路青虎与我有杀亲大仇!告诉他,让他洗干净脖子,等我来斩!”

    冷冷地看了众军士一眼,郗耀一拉凤尾索,身体冉冉上升。这时,吴军才想起放箭,却也迟了,郗耀足尖连连点在城墙上,然后猛然一个翻身,已经上了城楼!

    主将既死,数名参将也已殒命,吴军哪有斗志?军律虽严,那也只是针对千总以上军官的,所谓法不责众,吴国的无数军士,顿时成为了无头之蛇,已开始四散逃生了!

    “杀!”

    同样有些惊骇的张华和王山二副将,此时也回过神来,几乎同时发出了全面总攻的命令。

    城内城外的近六十万大军,已闻风而动,自三面向溃败的吴国大军猛攻起来。

    震天的喊杀声中,郗耀将路银虎的那颗狰狞人头放在城墙上,面西而拜,口中轻轻地喊道:“爹,娘,利息已讨还。相信孩儿,他日定然再以路青虎的人头,来祭奠你们!”

    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郗耀抹去眼泪,让一名军士将路银虎的头颅装置好,择日运回京城。

    “请尊帅安坐,末将下城去追击!”张华冲着郗耀一抱拳,无比恭敬地请命。此时的郗耀,在他们看来,无异于神人。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且全身而退,现在对于无数军士来说,再不是匪夷所思的传闻。

    今日亲眼所见,将成为他们以后炫耀的资本。

    “我们也去!”景武四人同时沉声说了一句。

    “好!我等着你们凯旋归来!”郗耀重重地一点头。

    城楼之上,郗耀凭高远望,只见数十万的楚军,开始对一败涂地的吴军猛追痛歼,已经深入了三条峡谷内;而城内和城外的善后工作,也由留守的军士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众军士看着静伫在城楼上的那道瘦削身影,均是双目放亮,露出无比的尊敬。

    天明时分,大军分批返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如他们身后升起的那轮朝阳。

    “王山、张华二位将军,仍然在三条峡谷出口处,构筑工事。他们说,经此一役,我们的国境,又向前延伸了数十里,两国交界处的群山和峡谷,已正式划入我楚国的版图。”胜利回来的景武,冲着郗耀说道。

    “三条峡谷的出口,地势险峻,足以成为我们面对吴国的第一道防线,与吴国的边城,只有数里之遥。”赵小虎欣然接口:“让他们吴国,也尝尝大军压境的滋味儿!”

    “二位副将恳请你亲书捷报,送往京城。说此次金库粮仓到手,而大破吴军,于百万军中,轻取吴国大将路银虎的人头,然后延伸边境数十里等等,你居功至伟……他们的意思,是寸功未立,无颜上书兵部,只有请你代劳了……”顾飞嘿嘿笑了起来。

    “不!”郗耀摇头,“兵法非我所长,若非二位将军调度有方,我军也难以取得如此的战果!至于手刃路银虎,不过是我的私仇恰好兼顾了大义罢了!嗯,找个文笔好的文书,我来念,他来写……这份捷报,说什么也要写得花团锦簇,皆大欢喜。要知道,我身为兵部侍郎,日后还要仰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哪能寒了他们的心呢!”

    闻言,景武四人佩服不已,如此一来,他日郗耀一声令下,整个东平军上下数十万将士,敢不效死力?

    三天后,郗耀的捷报和装在一个小木箱中的路银虎的人头,已送到上书房。得知郗耀在刚刚到达东平后,吴坤大案告破,金库粮仓到手,吴军大败,主将及数名参将被斩等辉煌战绩,朝野上下,均是振奋莫名,欢声一遍。

    楚君激动无比地踱来踱去,不停地说道:“鹞子……不错!寡人该拿什么来赏你呢?封爵?不妥,他根本就无意虚名……升官?已经是双二品了,所谓的高官厚禄更不会进入他的法眼……财宝美女?他年龄尚小,只怕会腐蚀了他……唉,难办啊!有功不赏,朝廷将何以服人?”

    楚君由衷地感到有些头疼。

    比楚君更头疼的,当是一败涂地的吴国上下,包括陆续打听到此消息的各国首脑。

    没多久,一条消息又传遍了龙亚大陆,郗耀这个名字,如一场风暴,席卷各国,又像是一道惊雷,振聋发聩。

    得知郗耀年龄尚幼,其炼制利器技艺却无双无对,以及这次手刃吴国名将路银虎,现任东平六十万大军主帅而大破吴军,包括两年前生擒大楚第一猛将方东震等等,更是令诸国国君苦涩在心,暗暗警惕。

    自此以后,郗耀的大名,才算是真正被各国关注,如巨石投海,历时经久而波浪不息。

    “给朕立即行动起来,无论用什么方法,楚国的郗耀,非除不可!”吴国京城王宫内,吴君咆哮如雷;

    “前有方东震,今有郗耀,我荆国三十万将士被屠之血仇,恐难报矣!”荆国国君,发出了一声深沉的叹息;

    “嗯,立即遣使楚国,我越国愿与其结盟,永世修好,希望楚国能派兵助我,共击蛮国!”越国国君看向楚国方向,双目熠熠,灿然有辉;

    “我们四国联军,到了该退兵的时候了!”大楚之北的一处平原,秦赵燕吴四国代表在商议,“楚国出了个郗耀,所制利器堪为恐怖,眼下局势,对我四国极为不利,吞下去的五城,已吐出了四个,只剩一城,也是朝不保夕……退兵吧!”

    “只能这样了!他日诸国盟约上,咱们再议!”

    平原上的风在呜咽,四国代表一片沉默。

    “哼!何物郗耀?莫以为我吴国无人!路青虎不是认识修仙者么?国仇家恨,他还能忍下去?来人,宣青虎侯进宫!”依旧是吴国王宫,吴君杀气腾腾地发出这道命令。

    时间匆匆流逝,距离上次大战,已过了一个多月。

    郗耀依旧坐镇东平,一战成名,威风八面,号令一出,众军士无不遵从。

    冯无忌一行与押送金粮的大军,已经出发,往京城返回。虽然这次刑部或六扇门并没有参加二国大战,但郗耀在捷报上奏明,破获吴坤遇刺一案中,冯无忌等人也立有功劳。

    对此,冯无忌在暗暗感激的同时,也心生怅然若失之感。

    朝廷的犒赏在这之前,也已到达,王山、张华二副将正式升为将军,其余四参将(其中两名参将战死)升为副将;冯无忌享一品俸禄,兼任六扇门的总堂主,其手下也各有封赏;

    至于郗耀,原职位不变,双侍郎外加东平统帅,俸禄享用双一品,另赐禁宫跑马,上朝剑履不解,更成为当朝最年轻的一位太师。其实这只是一种毫无用处的虚名,可以看出对于郗耀所立之功,朝廷难以封赏。

    寻常之人,若是功高震主,赏无可赏,便意味着有莫大的凶险来临。但楚君和郗耀,并没有什么担心或想法。郗耀的视名利如烟云,迟早要离开大楚,对此,楚君也心知肚明。只要郗耀不为他国所用,对于郗耀,楚君只有敬重。

    景武、顾飞、赵小虎、左忆贤四人的封赏,则有些奇怪和令人震惊。他们四人均被封为四品带刀侍卫,领太子少傅之衔,暂时留在郗耀身边,他日另有重用。

    虽然有些感叹,没有带兵杀敌的机会,但看到依旧可以和郗耀在一起,四人却也高兴。

    又过了两个多月,在郗耀的期待中,诸国盟约,终于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