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人间凑日子的时光 » 第二十一章.高中的学习日常

第二十一章.高中的学习日常

    慧敏第一次考试就排到了全校300名上下,而且还是在自己所擅长的数学没考好的情况下,所以慧敏对于高中的学习反而没有那么多担忧,虽然在有些时候还会开小差,但是在该学习的时候慧敏还是很用心的。

    整个高一,慧敏的理综都在240以上,语文和数学还有英语就是一百多一点,但是慧敏总是觉得没有完全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课间慧敏有时候会锻炼,会打篮球,但是更多的会看漫画书和小说。

    在前两个月看完了火影忍者(主要是在文科的三门课上),然后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斗破苍穹。为了看这部小说,特地借同学的手机晚上在的被窝里看。经常熬夜到凌晨2点,早上六点十分还要上自习,所以经常没有精神,早自习补交。

    不过在该学习的时候慧敏还是很专心的,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慧敏基本上都在80分以上,就是对于生物有些不太感兴趣。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讲课很有自己的风格,绘声绘色,而且极为认真。在教训大家的时候,语气也是让人发笑。

    比如在课堂上,文松抓到了一个翻译不下来文言文的小伙子,他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会慢慢踱步到你面前,弯腰,横着头看着你,说:“你看看,我就只知道你不会,准准的就把你逮到了。”

    然后起身,手拿着课本被背在身后,用一种略尖细的声音:“所以说呀,不要哄我,我当了多少年老师了,谁不会,谁会,我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咋不去当侦探呢!),你看看,我这是一查一个准,行了坐下吧,看看下一个同学怎么讲。”

    当一位同学的翻译明显偏离文意时,他会略微严肃的说道:“我把你个大混蛋,那哪里能这么翻译,你说说你平时学的是什么,那明显就是不对,我平时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然后在几个同学的努力下,终于完整的翻译下来了一篇文章,文松就会总结一下:“所以说呀,同学们,这有多难吗?只要大家平时多多的注意一下,到了考场上分数不久这么拿回来了,我强调的东西一定要记住,都是得分点。”

    这个老师也许是一个比较古板的老师,讲真的,出了一些文言文的词义,其他很多的地方他就想暴君一样强行让大家按照他的格式答题,阅读题,标语,论述等等,甚至是作文,介绍了好几个所谓高分模板,什么样的开头,什么样的结尾,怎样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扼杀了大家对于文学的热爱,或者说唯分数论扼杀了大家。

    虽然大量格式化的学习语文诟病很多,但是最后高考的时候班级里面还是出了好几个120,(慧敏100分瑟瑟发抖)确实在实际的地方帮助大家得到了好处。

    无论这个老师怎么样,但是他的敬业绝对是很让人敬佩的,对于大大家的监督从来没有松懈过。这样的班主任,你可以不喜欢他,但是你绝对不可以讨厌他。

    数学老师就是那个热衷于和大家讨论梦想的老师,她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从来没有大喜大悲,笑的时候会用一只手捂着嘴,给人一种典雅的气质。

    或许是因为兴趣的缘故,慧敏总是对自己的数学很有信心,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喜欢攻克难点,但过度的轻视了选择题和基础的题目,所以常常考下来分数只有100出头。每当他看见自己的舍友李挺考到120分以上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更高,只是没有注意细节,但其实注意细节这个品质就足够学习很久了。

    英语不好不坏,老师是一个年过50的妇人,也还是比较敬业的,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不是很讨喜。

    物理老师是个乐天派,我们班级的物理常年考在年纪倒数,但是物理老师讲课还是那么慢吞吞的,也没怎么和我们发过火,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老人。

    生物老师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老师,讲课水平是真的差,但是幸好这门课是难度最低的,所以影响不大,大不了自学。不过这个老师的特征就是大,是真的大,大到让人眼晕。

    化学老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老师,身高不到一米六,这个叫李斌的老师总是会讲到自己高中时候的同桌是全省第七,自己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很厉害。。。然后又会在叫我们的时候莫名的暴躁,走势讲着讲着就打人,或者转头就走,又或者肆意评价别人的未来。这些都是很恶劣的行为,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其实不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班级里面总会有第一第二,也总会有最后几名。那么同样的教学资源,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异。慧敏就对于李挺长期霸占全班第一,总是可以考到全校前50很不满,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也就是没那么细心,上课没有那么专心,下课作业完成的不是很好外没有太差的地方(好像就只有这些了)。

    也许是刚开始就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慧敏对于高中的学习还是比初中的时候认真,尤其是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视线了三级跳,从300名上下到了120名有直接到了70名,甚至在最后期末的时候考到了全校第35名,打败了李挺不败的神话,成为了班级第一。

    这样一个过程说事轻轻松松那肯定是骗人的,那是什么促使慧敏进步的呢?首先是物理和化学学习到了难点,慧敏本身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通过难度拉开了一些分数,然后就是数学,慧敏打破了魔咒,考到了120,甚至能考到130。

    在一次又一次的100后,慧敏终于痛定思痛,开始认真对待基础的题。因为在潜意识里面慧敏总是会认为,能够有些时间返回前面将不确定的题目在验算一遍,或者将某些题目完善。但是通常会被最后的答题缠到收卷,渐渐的不仅是在日常的学习,在考场上也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和想法,将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最后的难题能做多少做多少,反而得到了提高。

    数理化为慧敏的分数打下了基础,语文基本上就是雷打不动的100出头,英语在慢慢的积累中,也可以稳定的考到115以上,基本上每次考试分数都是很有把握考到590以上的。而慧敏也在一次一次的进步中对于学习更有信心,似乎觉得老师家长们所说的“985”“211”高校,自己照着这样下去也是很有希望的,不,不是很有希望,甚至可以说是却有把握。

    渐渐地,学习成了慧敏生活的主要部分,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得到好成绩,得到了好成绩后又想要更好地成绩,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然而在高二的一个电话打破了他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