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人间凑日子的时光 » 第十六章.医者仁心?还是患者绝望

第十六章.医者仁心?还是患者绝望

    小时候因为条件差,买不起肥皂,也没有自来水,都是一桶一桶从井口挑回来的。因为排队问题,几个村子的人还叫经常打架。

    所以我们的脖子,脸,手上经常会有泥垢,要很久才会进行一次全身的清洗。

    好不夸张的说,我那时候的头上可以逮到虱子,在冬天把壮裤放到火上抖一抖,可以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还能闻见臭臭的问道,是什么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在这样的卫生条件下,有几个同龄的孩子因为一场感冒,因为一次胃病,因为一次高烧,还有小儿麻痹的。。。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很好治理的病都给他们带来了很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有人失去了生命。

    一些什么突发的急症也会因为交通的不便捷,病人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在半路就去世了。

    这些在现在大家看来都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即使是特别偏僻的村子也接上了自来水。工业化,集成化生产是的当年那些很奢侈的产品都成为了日常的必须品。

    卫生条件早已经达标,大家的营养补充也比以前更加均衡,交通条件自然不必说,村村通,路路通在前几年也得到了贯彻的实施。

    这样一来总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不过近年来的医闹纠纷很是严重,总有一些傻子因为几个案例一边倒的指责其中的一方。医生太冷血,医生不敬业,病患家属无理取闹,病患家属死缠烂打。。。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还是无法把个体和群体区分开,那就太不该了。一个案例本身能代表一类事情不能代表所有的事情。

    在我所经历的最令人生气的一件事情就是杨延陵的一次生病,当时应该是是吃了排骨之后喝了冷饮料,所以说身体很不舒服。

    我们连夜把孩子从村子里面送到了县里面,但是直接找得到了沁阳县的人民医院,挂了儿童科,因为是半夜,没什么人,医生给开了点药,我们在一旁看着他输液。

    可是输了没多久,孩子忽然大叫:“我的脚好涨,好难受呀。”

    看着孩子在床上挣扎着,我们很是焦急,急忙把医生护士叫了出来。

    护士过来看了一眼,也很是慌张,要去请示医生,没有做出什么处理办法。我当即把输液管拔了,去到了另一个医院把孩子的症状缓解了。因为我把输的东西带了出来,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显然和药单上的东西不一样,我第二天拿着东西去医院想问问,让他们给我一个解释。

    可是他们的记录上显示我昨天晚上没来过这里。

    “草,你们他妈的乱开药,然后就是这个态度?”我看着昨天那个值班的护士,很是生气,“你们应该感谢,昨天晚上,我的孩子没有意外,不然,我拆了你们的医院。”

    说完,我转头就走了。

    说实话,孩子没有事情,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我也只是放了句狠话就走了,因为我们每天都有事情要做,细究到底,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在一个县城里面,一个医院的资源又岂是我这个小小的职工能撼动的。

    你们是真的没体会过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孩子在床上上蹦下跳,护士却让我们把孩子按着,等医生来,大家都在慌张,只有我当机立断,把针拔了出来,带走了。

    当务之急是治疗,而不是在这里跟他们耗。孩子最后要是真的有什么意外,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不要和我讲道理,简简单单的肠胃问题,你们把人治没了,把药拿错了,这不是杀人是什么?

    当然这样的错误还是比较少见的,可是向大家争论的一个事情,医生态度不好,不够敬业,或者说没有耐心,流程多,让患者很是苦恼,生气。

    先说一下敬业的问题,我想问一问大家,你敢保证你每天工作的时候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吗?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都会有厌烦的时候,不要把一些职责以外的事情强加到别人的工作里面。

    你可以赞扬那些写在史书里面悬壶济世,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名医,你也可以追捧那些埋身在偏远乡村的卫生所,日复一日的亲自去挨家挨户的给孤寡老人体检,为乡亲们治理病患的赤脚医生,也可以将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人视为道德楷模,但是不要把这些视为行业标准。

    作为医生面对讲不清道理的病患家属也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医生也要有权利享受生活,到点下班没什么错(当然手术中间不行),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对于病人有些心理上的疏忽也是可以理解的,最终的目的是治愈或者缓解病人的痛苦以及病情。

    态度是相互的,如果说病人的家属显示咋咋呼呼的,一副别人欠你钱的样子,作为一个正常人,心理怎么可能会舒服,态度自然也不会好到了哪里,然后这些所谓的家属就要行使自己的权利,闹事投诉,造成了关系紧张。

    再说敬业这个事情,我想问一下,有多少人在还是为了钱在单位里面熬的。应该有那么一部分人吧,只是把职责内的事情做好,至于更多的事情,抱歉,不想干。这些人也是有的,但是你只能说他们不敬业,但是不可以过度的苛责,不要因为他们这个群体职业的特殊性,就把他们的行业标准拔高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方。

    其实如果双方都是讲理的人,即使真的有了矛盾也可以通过一个理性,恰当的方式解决,不至于看见医患矛盾频频发生。

    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疗水平现在也很高,在这些的同时,希望大家也能体现出自己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表现出自己的素质,这样医者仁心,患者安心,家属讲理,矛盾自然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