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人间凑日子的时光 » 第二十一章.济南 ——无法言喻

第二十一章.济南 ——无法言喻

    小时候在课本里面读到过老舍写的一篇——《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柔和细腻的笔触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景色柔美,风光秀丽,让人看到了文章就似乎产生了向往之情。

    随后还有一篇介绍济南的七十二泉的课文,碰巧我都学过,其实也就刚刚从五台山回来三个星期。倒不是真的想去旅游,只是在地图上看见了济南这个城市,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的课文,还和舍友们讨论了起来,忽然那天晚上我们宿舍少言寡语的贾进军提议一起去济南,而且已经买了票,虽然之前一直说要去,但是对方的决定有点太临时了。

    为了不让他孤身一人,我便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去了。

    大晚上的,我们在火车上聊了起来,聊得东西很杂,覆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俩的交流在宿舍里面算得上是比较少的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知道了他老爸和老妈的结合。

    “我爸就是一个养蜂人,因为云南那边花期比较场,然后就接触到了我妈。

    因为太远,一个是昆明下面的小村庄,一个是运城的万荣县,老妈家里是强烈的反对,不过还是跟着我爸跑了,过了两三年才带着我哥回去了。”

    “你去云南的时候他们那里的过桥米线和咱们这里面卖的差别大不大。”

    “这个也就是初中的时候去过一次,印象不深了。”

    “云南那边的人都很黑吗?”

    “也没有。”

    。。。

    聊了聊还是得休息一会儿的,我们坐的是十点的火车,第二天五点才到站,而且下站就在大明湖附近。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这句台词真的是一代神剧的开始。

    那么旅游从一个煎饼果子开始,我俩边走边吃,我倒是吃的感觉问道有些不对,至少鸡蛋不是很新鲜,像是昨天的,但是看见同行的贾进军没什么言语,我也胡乱的塞进了肚子里。

    大明湖是不需要门票的,怎么说呢,有点像一个规模大一些的公园,虽然我们进去的时候也就才五点多一些,但是来锻炼的人还是不少的。湖畔里面种了很多的荷花,还有金鱼,两岸旁边高大的数目种杨柳居多,湖面上有许多小的孤岛,还停着大船。

    因为我们来的时间正好,太阳才刚从湖面升起了一半,远处的城市群依然车来车往,但是在大明湖畔里面你感受到的只有大自然的静谧以及健身爱好者门的呦呵。荷花自然没有开放,毕竟季节不对,但是大片的荷花密集的聚集着,远处的高塔(其实也就六层二十多米的样子)在稀稀疏疏的数目种很是显眼。

    从这个大一些的公园里面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九点了,我们从高德上查到了关于趵突泉的行进路线,在一阵拥挤后来到了趵突泉公园门口。

    买了门票进去了,首先还没有走到旁边就可以感受到一股子清凉的感觉(毕竟水汽还是挺多的),水质很好,从上往下看颜色是一片深绿,里面布置的假山还有大石头垫出来的通道形态各异(没词儿了),泉水是一直流动的,很多小亭子,小屋子,虽然经过了修缮但是还是透露除了古朴的感觉,其实不论是布局景色,环境都是极好的。

    但是,这趵突泉就有点差了。。。不说假话,这泉水冒的有点太低了,固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呀。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自古至今,趵突泉就是济南的象征。号称“泉城”的济南,以“七十二泉”名闻天下,趵突泉居“七十二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历来就有“不到趵突泉,空负济南游”之说。奔突腾涌的趵突泉三股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喷涌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透出一种灵气,一种神秘,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历史沧桑。

    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代,迄今长达3000多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在所著的《齐州二堂记》中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意跳跃腾起的泉水。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观看并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故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这是官方的描写,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让你恨不得现在就去看一下。就算我没有细腻的笔触,很好的文学修养,但是你这喷泉蹦起来不够20公分是什么鬼?敷衍我吗?其实要是没有那么夸张的宣传,就单单这里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游玩体验,但是你既然拿喷泉做牌面,就让我失落了,毕竟相差有点太大了。

    出去了以后有点怅然若失,不过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要行万里路了,毕竟文人的笔触是不可相信的,我都有点怀疑庐山瀑布是不是李白的那副样子了,希望有机会去的话不要让我失望呀。

    有了趵突泉的精力,我俩就没有买门票看泉了,沿街路上有几个免费参观的看了看,后来搜了一下当地的景观,于是我俩来到了九如山瀑布。

    这里应该是刚刚开发的景点(没有宣传的意思,真的是自己去过),没有多少客人,也许是我俩来的时候不在节假日。不过状况还是发生了,路途倒是不算太颠簸,但是也许是因为煎饼果子的原因(不是也许,就是),贾进军在车上吐了。

    毕竟是高素质的大学生,我俩还是简答打扫了一下,下来了。因为身体的状况,我问他需不需要去医院或者找间房子歇息一会儿。

    “没事就是东西不新鲜,吐出来问题也就不大了。”

    于是我俩就上山了,没有吃中午饭,背包里面倒是带了些蛋黄派。

    确实是有一股水自上而下(倒也不可能自下而上,差评,废话),还是有些看头的。山也不算太高估计也就三五百米,很多的设施还在建设,没有特别的地方就是顺着路线爬上去,下来,门票九十块,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推荐我俩办卡。。。如果我定居济南的话或许会的(会个屁)。

    下午做着大巴回到了市区,在车上我碰见了一位去医院实习的女学生,我和她攀谈了起来。

    了解了一下济南的城市分布情况,了解了几个著名的教堂,还有有一条古街,同时也知道了医学院学生实习时候的一些事情。

    “真的,我们实习没有工资,还不安排住宿,每天两头跑。”

    “这么惨呀,我们下学期也有实习,希望不要那么惨了。”

    。。。(主要是谈话没什么意思,就省略吧)

    贾进军的状况好了很多,我们晚上找了一间住宿休息,看了一会电视,这里的电视台到时山东卫视的节目比较多,我俩看了一会儿关于青岛那边谋生外地人的访谈,情感真挚,很感人。

    河南的老周,每天干着最累的活,但是因为是临时工的缘故,收入比正式工每个月少了两千却依然可以自娱自乐,每天唱歌,卻唱不尽心里的心酸。外出务工的他因为夫妻长期没有什么感情上的维系,家散了,一个人在青岛漂泊,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该干什么,也罢就干着油井工人的活吧,没准儿干着干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搬运工李大姐倒是一脸喜庆,本身就住在附近的她经常在这里干散工,很多时候都要早上四点到港口搬运海鲜。

    “你们不知道哇,我们家买房子的钱我出了一半呢,好多大男人都没有我能干。”

    “您觉得自己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很满足,有活干,有钱挣,还能求啥了,你们说是不是。”

    “呜呜呜呜。。。”

    “不说了,活儿来了,我去干活了。”

    画面中一群劳工跑着靠近捕鱼船,大家热火朝天的干着。

    “走吧,去吃个饭。”

    “好。”

    毕竟不是铁人,我两没有跑很远,找了家饭店点了两个菜,一个炒木耳18块,一份酸菜鱼48块。我本来还有点的,不过贾进军还是建议等菜上了不够再点。

    果然够谨慎,事实证明,他对了。那盘,不对,那盆酸菜鱼是真不少。我两秉持着光盘行动的原则也就才吃了个差不多。

    “量是真的大,谁要是来山东得提个醒了。”

    毕竟走了整整一天,我俩到头就睡了。

    到了第二天,我们七点就醒了,跑去这里一个比较著名的教堂,可惜门不开,只好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亏我还走了差不多四十分钟。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来到了文庙,参拜了孔夫子。

    “孔夫子,保佑我别再挂科了,谢谢大大。”

    古朴的教室,戒尺,许愿牌,毕竟是文庙,商业化还不是很严重,气氛还是比较庄严的。从后面出去的我们来到了一个老街,一个真正的老街。

    老茶馆,老豆腐店,工艺店,当然了价格不菲,我俩只有看一看的分。这我也想说一句,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钱包太扁了。

    最后还是徒步走到了一家开放的天主教堂,遗憾的是这里刚刚举行完婚礼,我俩正好来迟一步,真好。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还是挺显眼的,一排排木头座位,头顶有着精美的吊灯,前面的雕像很常规,至少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

    虽然没能真正的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但是,我们确实该走了?

    “什么?”

    “你买的是明天的票,我就说我刚刚在12306上面买不到票,你怎么买到的。”贾进军看了一下我买的票。

    “靠就剩下40分钟了,咱俩还没到。”我有些慌张的说道。

    “急什么,急也没有。”

    来到了火车站,前面排了一溜人,我们还有20分钟开车,最后还是在窗口上调整了车票,有惊无险的掐点走进了火车!

    下午五点半的火车,到了太原就十二点了,我们还特意的让舍友和阿姨交代了一下。

    路上碰见了以为来自石家庄的工程师,从他那里也了解了不少工程方面的事情,还有到了石家庄就下车了。之后又和一位德州的小哥聊了聊“扒鸡”,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只有,且只会有一面之缘的人面前我还是很健谈的。

    漫长的旅途最后迎来了结束,到站了,我们从西门进去回到了宿舍,除了桶方便面睡了,真的好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