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年代:团宠夫妻养崽种田忙 » 191 质疑

191 质疑

    李荣光带着两个儿子,从杨家回来,心里就没有底儿,人家只让回来等着,他们也不敢多问,这都三天了,音讯全无。

    李老三已经坐不住了,他嘴上说不在意,可是心里却比谁都着急。

    虽然杨大小姐,他没有见过,但是,他也想清楚了,这都不重要,为了将来的好日子,还是要有所取舍。

    特别是看过杨家的大宅子,他再也不想住在这破烂房子里了。

    “杨家来人了,杨家来人了。”李荣光在外边大喊。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来。

    李老三从屋里跑了出来,他看到李老大和李老二全都等在门口了,好家伙,都比他还着急。

    杨家管家带来了一个媒婆,还说会给100两银子,算是男方改姓的损失费。

    而老李家却不以为然,都兴高采烈的,跟杨府的人,去办理改性事宜。

    在这个年代改姓,那可是大事儿,但谁叫他们只有自己这一家,就非常好办了,只把李老三迁出去就行。

    李老二阴沉着脸,也没有跟过去,而是回屋了。

    他想不明白,论干活,论力气,老三都不如自己,可是,咋都喜欢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

    李荣光从杨家回来,怀里就多了一百两银子,他全然没有为儿子改姓而伤心难过,签了一纸契约,他也没有在意,就算上面写的生死,都与李家无关,他都没当回事。

    他一心认为,只要他儿子当家了,那就是一张废纸,无所谓的事情。

    “爹,这100两银子,你给我带过去多少?”李老三抱着包袱美滋滋,人家把衣服都给准备了。

    他心里的数目,怎么也得带过去一半,给家里留50两银子,就够意思了。

    “给你带什么?那杨家什么东西没有,你吃的用的,随随便便就要百八十两,就说说你包袱里的衣服,那可是咱们平时连看都不敢看的凌罗绸缎。”

    李荣光捂紧怀里的银子,这都觉得要少了,可是现在反悔也不行,万一把这亲事弄黄了,就不值得了。等老三在杨家待稳了,再往外倒腾也是一样的。

    杨家的大小姐,可是他家的儿媳妇了,还能看见他们老李家在一边儿喝风,而他们吃香的喝辣的,那面儿上也说不过去呀!

    “那一码归一码,怎么能一两银子也不给我带?我兜里空空的,过去脸上也无光啊”

    李老三立马不高兴了,他弄来的银子,到头来自己一两都没捞着,这让他心里如何能好受?

    “唉,你瞅瞅家里的房子,都要塌了,开春不得建房子,等你带杨家大小姐回来的时候,你不也有面子,我这不也是为了你着想,要不然我们住啥还不一样。”

    李荣光好生安抚,以后李家的好日子,就靠老三了。

    李老三想想也是,家里破破烂烂的,他怎么带杨家小姐回来,他脸上也挂不住,那点银子放在他兜里,也不算什么,还不如拿来建个大房子。

    “嗯,行吧,这房子可都是因我而建的。”他强调了一句。

    “那是了,你以后也要多拉拔咱们李家,只要李家发达了,才能成为你的后盾。”李荣光借机提点起来。

    李老三点点头,等李家发达了,难啊,他都离开了,这老李家只会走下坡路。

    特别是连一两银子都不给他带,虽说是建房子,但是这也太过分了。他不要是一回事儿,不给他可又是另一回事。

    李荣光回到村子,看到老郑家在地里建的房子,不屑的嗤笑,这家人呐,真是异想天开,学着人家盖暖棚,还盖个四不像,等到什么都种不出来的时候,有他们哭的。

    “你们真能瞎折腾,哪有这样种地的?你们回家在屋里种种试试,看能种出个啥来,还以为这是在养花呢!”

    他现在有了底气,也敢嘲笑老郑家了,要论靠山,还不一定谁的硬呢?

    “这是新种法。”一个人解释到。

    “这你们也信?我看老郑家就是逗你们玩,别到头来,你们连个工钱都混不上,都跟着白干活。”

    李荣光摇头,他就等老郑家栽个大跟头,都是刚搬过来的,就知道出风头,也不怕风大闪了腰。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我们天天都能拿到工钱。”

    “就是,我们砍柴郑家也收,一大捆10文,从不拖欠。”一个人扛着一捆柴火过来。

    “那那兴许要算计你们呢,反正老郑家就没安好心。”李荣光反驳回去。

    他就不信老郑家那么好心,肯定有所图谋,就那破柴火还10文收,那不是有病,就是想收买人心,也没有这样的。

    “算计我们什么?我们有什么,柴火吗?我倒希望多算计一点,正好我们也能攒点银钱,谁叫今年收成差呢!”

    之前,他对逃难的多有怨言,毕竟造成物价大涨,可是也有好的一面,虽然有李家这样的搅屎棍,但也有照顾乡里的郑家。

    李荣光被噎的哑口无言,他哪知道郑家图什么,但是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他转移话题:“我家跟杨家结亲了,人家可有个大庄子,那土地多的都数不过来,杨大小姐就相中我们家老三了,三日后成亲,大家过来喝喜酒。”

    他满脸尽显得意之色,这帮土老帽还不过来讨好他。

    哪想到……

    “杨家?”众人摇头。

    “那杨家不是入……”他后面那个赘咽了回去,这是连祖宗都不要了。

    大家鄙夷的看向老李家众人,那杨老爷可不是什么好鸟,为了要儿子,祸害多少小姑娘,好不容易才生出来一个丫头。

    杨老爷为了生儿子,可谓是远近闻名,后来还过继过同宗的小子,全莫名其妙的死了,不是生病,就是掉沟里,反正都过不了年。

    弄的杨家宗族,没有人愿意过继出来。

    最后只剩下一条路,入赘。

    这也选了小一年了,杨老爷给的银子多,也有动心的,家里小子多,舍出去一个,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也只限于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家,要不然谁忍心把家里的男丁舍出去?

    何况那可不是普通的入赘,说什么生死不论,真说不好,前脚进去,后脚人就没了。

    老杨家因此都出名了,大家都觉得这里有问题,要不然为什么一个接一个的死?像被下了魔咒一样。

    可是看看老李家,这日子也是能过得去的,家里有房有地的,相比一般人家都过的好。

    就这样的,还要去趟这浑水,这让村子里的人都想不通,所以也就更加鄙视他们。

    有好心人就提醒:“那老杨家的门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你们可要想清楚。”

    “就是,你们去打听打听,我们真的不蒙你们,这可是人命关天呐!”

    李荣光可不这么认为,他把这些话当成了嫉妒他们家,看他们家跟杨家结亲,都在眼红,想搅黄了,毕竟杨家眼光高,挑了那么久,才挑到他家。

    “哪有你们这样的,我们家是办喜事,你们就说这些晦气的话,要是都这个样子,也甭去喝喜酒了。”

    “爹,甭管他们,这些人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李老三哼了一声,这些人都不盼着他们家好,人家随便就能拿100两银子,那底子得多厚?

    再说了,他是娶媳妇儿,娶媳妇儿,他能吃什么亏?不就是多睡个女人,如果长得难看,关了灯办事儿就行。要想找乐子,丫鬟一大把,还不由着他选。

    村里人看这家人不知好歹,也就没再说什么,说也没有用,人家铁了心的非要入赘,谁都拦不住。

    转眼三天过去了,杨家派出来一辆马车,然后就把杨老三接走了,一个人都没让跟过去。

    李家办了几桌酒席,大部分人都没有过去,只有那几家爱占便宜的,过来蹭吃蹭喝,拿了一把菜,就带了一家子人,把李荣光气的够呛。

    但是,他看在大喜的日子,也没有发作,本来就没准备几道菜,都没有往桌上端,每桌只给上一盘菜,最后惹来一片骂声。

    而老郑家的大棚,全都建好了,里面也收拾妥当,就是地也都翻了几遍。

    很多人都被老郑家雇来,种地看顾大棚都需要人。

    没有被选上的,也可以上山砍柴,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在这里都能找到活。

    今天郑大海进城收账,秦丽丽去地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去山脚下遛马。

    她远远的看见李浩过来,“这个时候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大姐大,我奶娘的身体不好了,因为天凉咳疾又犯了,现在痰多堵的都喘不上来气儿。”

    “我是想问大姐大,你那里有没有什么特效的药?”

    李浩满脸愁容,她从小对自己特别好,还救过自己几次,现在岁数大了,咳嗽一犯,一年比一年严重。

    “治咳嗽的药,我这里倒是有,不过我也不会看病,总不能乱吃吧?”

    咳嗽分很多种,必须对症吃药,效果才会好,秦丽丽哪敢乱给。

    李浩叹道:“唉,我奶娘从前受了风寒,自那以后就总咳嗽,这些年越来越严重,怎么治疗也没养过来。”

    秦丽丽听到这个症状,她拿出了甘草片,这个是具有镇咳祛痰、补气益脾的中药,对风寒咳嗽有特效。

    还有川贝枇杷露,这个也具有止嗽祛痰的功效,多用于风寒咳嗽,特别是痰多。

    这些药性温和,不会吃坏了,对老人家也适合,所以她才会大胆的拿出来。

    “这两种药,你拿过去给她试试,要是服用几天不见效,就马上停了吧!”

    李浩高兴的说道:“好,我就知道大姐大,你这里宝贝多。”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用,一定有用。”李浩坚信这药有用。

    再说,现在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总归要试试的。

    他问清楚怎么个吃法,就匆匆忙忙回去了。

    秦丽丽骑上大马,去远一点的地方,她要喂小红水果。

    就算现在距离远,也怕被人瞧见,毕竟现在山里的野果子都没有了,要是被看到,都不好解释。

    小红像是知道了,显得异常兴奋。

    她拍拍马背说到:“小红,你慢点儿,小心把我颠下去,你一个果子都捞不着。”

    小红来了一个响鼻,速度迅速减了下来,显得甚是乖巧。

    这时候一个中年老汉,他背一个十几岁半大孩子,从山上跑了下来,他大喊着,“救命,救命!”

    秦丽丽骑着马过去一看,是村里的老猎户,“大叔,你这样可不行,这孩子身上冒着血,不赶紧止血,没等到地方,他的血也流干了。”

    “止血,止血,我也知道啊!可是我身上带的这个,也不管用啊!”他们上山打猎,身上也会带一些草药。

    秦丽丽立刻借着马背的挎包里拿出来止血药,让他赶紧把孩子放平,受伤的地方是肚子,还有大腿。

    “这是我们从京城带过来的,我们上山就用这个,止血效果特别好,你赶紧给孩子试试,然后马上送去看大夫。”

    “好好,这让我们如何感谢你呢!”他激动不已,但是没有拒绝,就算欠天大的人情,他也要厚着脸皮接下,这可事关他儿子的命。

    他当时止不住血,就知道凶多吉少,总上山打猎,这个他再清楚不过。

    他慌忙上着药,看鲜血肉眼可见的止住了,他欣喜若狂。

    同时也讲了山上发生的事情。

    “我们碰见了野猪,刚开始还以为运气好,哪想到后边来了一大群,这孩子腿脚慢了一步,就被顶住了。”

    他后怕不已,还好碰到秦丽丽,又给了这好药,要不然到了大夫那里,血也流干了。

    “走吧,回村套上马车,进城看看。”秦丽丽提醒他。

    “不了,谢谢弟妹了,回头我再去你家正式拜谢。现在我先带孩子去老徐那里看看就行。”

    他背着孩子,就冲老徐家跑去,城里大夫,哪是他们能看的,要不是家里穷,粮食不够吃,哪会上山冒险。

    秦丽丽愣了一下,徐家,不就是给牛马猪看病的,还教她怎么养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