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忽悠李渊揍李世民 » 第64章:画报亭

第64章:画报亭

    李世民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恪儿啊!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那些世家,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善良。抗募捐,是不行的。”

    是的,如果那些世家不出手,靠那些百姓捐钱,想要捐到20万,谈何容易啊!

    李恪说道:“父皇,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是如果我给他们命名权,再给他们刻碑立传呢?”

    几人一愣,李世民问道:“什么意思?”

    李恪说道:“很简单啊!我会在要建水库那里另一块石碑,把他们捐钱的多少刻在石碑之上。你猜他们会不会捐钱?”

    “咝……”

    几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还别说,细想之后,发现这个办法还真行。

    世家要的是什么?没错,就是名声。

    有句话说的好,一旦钱多到一定的程度,他们除了名声,就没有其他的追求了。

    如果这样做,人家看到石碑上的名字,百姓们还不说这些世家好啊?

    这偏偏,就是这些世家想要的。

    最主要的是,人家都捐了,你哪一家要是不捐,那还不丢死那个人啊?还不被百姓指着脊梁骨骂你为富不仁啊?这名声会臭大街的。

    而且你捐的话,这钱还不能捐少了。捐的太少的话,也是很丢脸的。

    谁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第1位啊?

    “咝……”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李渊非常意外的看着李恪,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傻憨憨孙子,能想出这么漂亮的办法来。

    李恪说道:“很简单,爹你给我们下个圣旨,把这件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我要的仅仅是一个命名权,和一个立碑权。

    首先这个立碑,比如这座水库谁捐的钱最多,我就把他们家的名字刻在第1位。而且还刻得大大的。

    而这个命名权,就是谁愿意出钱把这个命名权买下来,这个水库就由他来命名。

    他想要叫什么名字就叫什么名字。比如王家水库,崔家水库什么的随他们便。

    有了这两个好处,我就不信他们不捐钱。特别是那五姓七望,到时候,他们能忍受石碑上没有他们的名字吗?这可是流芳百世的事情。”

    李世民皱眉道:“如此一来,对我们皇家的名声,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李恪摇摇头说道:“不会的,所有百姓都知道,这件事情是皇帝下旨,太子主导的。他们就算是捐再多的钱,也抢不走这个风头。

    最主要的是,我也不会袖手旁观,我也会捐钱的。这前期的20万贯,我拿了。

    我要在东西市的主干道入口上各立一个画报亭,把每天捐钱的情况更新公布出来。

    我要刺激死他们。他们这些大家族,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出风头的。”

    “咝……”

    李世民李渊三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恪这是要逼死那些大家族的节奏啊!

    李恪一个王爷都能拿出20万贯来捐款,他们这些大家族要是不上,百姓还不得骂死他们啊?

    不用怀疑,这些大家族的捐款,肯定在20万以上。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让李恪压住的。

    “好。太子恪儿,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们来办了。朕这就给你们下圣旨。希望你们能够马到功成,不要让朕失望啊!”

    李承乾和李恪拿着圣旨就离开了。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在这里陪他们打麻将了。

    李恪回去之后,立马让人把20万贯钱送到了工部。

    是的,他的酒坊,赚钱太多了。捐一点出去,博一个好名声也是好事。

    最主要的是,他是第1个捐钱的,明天公布出来,百信肯定会记住他的。

    当天下午,就有人到东市和西市的主入口,开始建造画报亭了。

    这些人连夜赶工。第2天早上的时候,人们就惊奇的发现。在东市和西市的出入口,大树下的阴凉处,立起了一个非常醒目的画报亭。

    早上的时候,就有官兵拿着公告贴了出来。

    这些官兵把公告贴了出来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站在那里守着,不停的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念着公告上的内容。

    水库,是个千年大计的工程。

    有了水库蓄水,百姓的田地就不会再受旱灾了。

    皇帝心疼百姓,想要在这两个月之内把水库建起来,赶上今年的旱期。

    故而,皇帝陛下下圣旨命太子和蜀王李恪主持这件事情。

    水库,是历朝历代以来首创,是造福百姓的大事。

    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朝廷计划第1批为百姓建造十座水库。

    现特此公告:朝廷建水库的时候,会在石碑上立一个牌碑。

    一:但凡捐钱者,名字和金钱的数额都会被刻在上面,让其流芳百世。

    捐钱越多,名字就会越靠前,捐钱最多者,名字会被刻在最前面,而且刻得最大最醒目。

    二:命名权。但凡捐钱最多者,可以得到水库的命名权。可以叫李家水库,张家水库,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不受限制。

    三:捐款七日内有效。太子会把捐款者的名字和款项整理好,每天以公告的方式在此处更新。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希望各大世家和百姓踊跃捐款,争取在大旱前把水库修好。

    捐款者可主动把钱送到蜀王府,工作时间内都有人接待。

    本次捐款,公开透明。太子收到的捐款会和工部那边对账。一文不少交给工部。以保证每一文捐款都用在水库工程上。接受百姓的监督。

    这个公告,并不是写得文绉绉的,让人看不懂。而是整篇都是白话文,官兵们念一次,百姓们就听懂了。

    看到这样的公告,现场顿时就炸了,都在那里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就在这时候,两个官兵把一张大红纸拿了出来,贴了上去。

    捐款详情:蜀王李恪,捐款二十万贯。

    仅仅只有14个大字,却亮瞎了众人的钛金狗眼。

    我的个天啊,蜀王殿下真是好人啊!竟然捐了20万贯出来修水库。这是我们百姓的大救星啊!

    一时间不管是东市也好,西市也罢,全都沸腾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