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忽悠李渊揍李世民 » 第84章:李泰很佩服

第84章:李泰很佩服

    李恪闻言,真的很无语。

    道:“长孙大人,你们每天四更上朝,八更下朝,这不累吗?我这样做,也是想让上朝的时间缩短一点,让大家轻松一点。

    如果您认为这样有错的话,那么好,那就商量吧!来,王珪大人,您来说说,您准备怎么接待外国使臣。”

    混世魔王程咬金立马上前说道:“臣觉得代理陛下说得对,如何接待外国使臣,这是礼部的事情。

    只要按照规矩,如何接待都不伤大雅。臣也觉得没有必要拿到朝堂上来说。”

    开什么玩笑,这玩意给你详细聊的话,还不聊到天亮啊?

    尉迟恭也连忙出列说道:“代理陛下英明。臣也觉得,接待一个外宾而已,真没必要拿到朝堂上来说。”

    其他的大臣也纷纷出列说道:“臣附议。”

    是的,他们也反应过来了,天天上朝真的很累,如果这种事情能简化,谁愿意在这里站着聊啊?

    站得脚都麻了好不好?

    嘎……

    长孙无忌回头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是的,除了他和个别大臣,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出来赞同了李恪的话。

    这是一面倒的支持啊!

    这一刻,长孙无忌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打肿了啊!

    李恪说道:“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这种小事就不要再说了。各位爱卿,还有其他事吗?”

    下面顿时就静了下来。

    没办法,他们就准备了这几件事情。要是平时,已经能够说到天亮了。

    可是现在,朝会才刚刚过去了半个时辰啊!

    大臣们都在那里面面相觑。

    李恪说道:“好了,既然大家都没事了,那就退朝吧!太子,魏王,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王珪,高士廉,虞世南,唐俭,李靖,侯君集还有李道宗,李孝恭,你们跟我倒立政殿来一趟。其他人退朝吧!”

    说完,李恪直接站了起来,在他的近卫的保护下,离开了太极殿。

    众大臣面面相觑,最终无语,也开始离开太极殿。

    等他们走出太极殿的时候才发现,外面还没有天亮。

    哎呀。

    这个代理陛下虽然强势,但是好像让他来上朝,貌似也不错啊!

    这么早就下朝,他们还是第1次。

    书房里的李世民,听完太监的汇报,也是无语了。

    李恪虽然下朝早,但是,人家真的把事情给解决了啊!

    总不能为了显示勤奋,让大家在那里站着玩吧?

    “这个臭小子,还真诡异呀!”

    立政殿里。李恪坐在高位之上。

    刚才他点到名字的大臣走了,进来对着他拱手说道:“臣等见过代理陛下。”

    李恪点点头说道:“好了,这里不是太极店,大家不要这么拘谨。来人,赐座。”

    众大臣纷纷落座。

    李承乾问道:“不知道代理陛下把我们找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李恪说道:“看到我桌子上这些折子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工作。等一下我会让人把折子送到你们的手上。

    你们的任务,就是帮我分类。并在下面,给出意见。各位爱卿,都听懂我的话了吗?”

    众人虽然很迷茫,但还是纷纷点头,表示听懂了。

    李恪点点头,满意的说道:“那么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说着,李恪起身来到了下面,找了一张桌子,坐在了李泰的旁边。

    在李泰的左手边,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和李泰的工作并不是给折子分类,而是做复核工作。

    也就是说,众位大臣看过并给出了意见的折子,来到他们的手上,他们看过之后,要对李恪给出他们的意见。

    而李恪,则通过他们给出的意见,做出最后的批复。

    没有意见的,就写上一个同意。不同意的就写上驳回。

    整个工作流程,大概就是这样子。

    众大臣也明白了,他们是被李恪抓了壮丁,弄过来帮他批改做折子的。

    但是没办法,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

    李世民以前看折子的时候,也是把他们叫到身边来的。只不过这工作的方式,有点不一样而已。

    更不一样的是,李恪今天叫过来的人,貌似有点多。

    桌子上有300多份折子,看起来很多,但是分到十几个人的手上,一个人就是二三十份的事情。

    众大臣也很尽心尽力,详细的看过了奏章,便在下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给出意见之后,太监就会把折子送到太子李承乾的桌子上。

    李承乾李泰李恪三个人的位置坐得非常近。

    李承乾看过奏章之后,就会丢给李泰和李恪,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泰和李恪都感觉没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的话,李恪便在下面写上同意或者驳回。

    一开始大家还有点不适应,速度并不是很快。

    不过,等他们适应之后,速度很快就快了起来。

    众大臣分到手上的折子虽然少,但是他们的工作相对来说要繁琐一些。

    他们不但要详细的看折子,还要在下面写出他们自己的意见。所以他们的速度相对来说是要慢一些的。

    三位皇子手上的折子虽然多,但是他们已经有前人的意见,只需要看看内容,再看看意见,便在下面写出最终的批复。相对来说速度会快很多。

    也就是说,各位大臣手上的折子虽然少,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事实上跟三位皇子也差不多。

    这工作就像流水线一样。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个时辰之后,300多份折子,几乎已经全部堆在了李恪的桌子上。

    李恪也对他们一一作出了批复。

    此时,前面看折子的大臣,已经没有折子看了,也就闲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们才惊讶的发现。李恪的这个方法,竟然出奇的快。

    看看时间,还没到中午,300多份折子,已经差不多批复完了。

    此时,李承乾和李泰的心中也是震惊不已,特别是李泰,郁闷的不行。

    我当代理皇帝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办法呢?

    要是他也能想到这样的办法,他也不至于受了这么多天的罪啊!

    此时,他心中对李恪那是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