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忽悠李渊揍李世民 » 第250章:李恪升任尚书令

第250章:李恪升任尚书令

    李恪正在上课,话正讲到一半呢,突然就被这声音打断了,非常的不爽。

    他非常不满的看着那个太监道:“小安子,你是不是皮痒痒了,没看到我正在上课吗?”

    小安子的脸顿时就苦了下来,他弱弱的说道:“蜀王殿下,是陛下的圣旨,陛下的。”

    李恪一愣,问道:“啥意思呀?”

    小安子连忙说道:“是陛下从平壤发回来的圣旨。”

    李恪的眼睛猛然瞪大,连忙跑过来,无奈的跪下。

    “臣李恪,接旨。”

    没有办法,他不想给这个太监跪的,可是这么多人看着呢!他要是不跪,以后还怎么为人师表?

    是的,在这里,接圣旨下跪并不是耻辱,而是荣耀。

    小安子看他跪下了,这才扯着公鸭嗓叫道。

    “圣旨下……”

    “贞观6年10月8日,皇帝诏书……”

    “蜀王恪,高风亮节,心系国家,心系社稷,及时送衣,救我大军于危难……”

    “此功,当大赏。”

    “现升任蜀王恪为大唐尚书令,正二品,统管六部及研究院一切事宜。即日上任。不得有误。钦此……”

    嘎……

    所有的老家伙和小朋友都惊呆了。

    尚书令,我的妈啊!

    就连李渊,也是瞪大了眼睛。这可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啊!

    当年李世民就是任尚书令兼任天策上将。现在14岁的李恪已经达成一项了。

    最主要的是贞观朝,尚书令这个职位,几乎相当于撤掉了。

    现在,李世民竟然重启这个职位了。这个就太震惊了。

    李恪也抬起头,眼睛都瞪大了。他伸手接过圣旨,小心的看了起来。

    特么的,还真是啊!

    小安子说道:“恭喜蜀王殿下了。代理陛下有旨,让您即刻上朝,不得有误。”

    “知道了。”

    李恪拿着圣旨回头看着李渊,一脸的苦涩。

    是的,他哪里有时间当尚书令啊?他的银行还没搞好,很忙的好不好?

    各大家主纷纷站起来对着他拱手说道:“恭喜蜀王殿下了。”

    李渊笑了笑,说道:“好事儿,去吧!”

    李恪的脸更苦了。

    “我去了,谁来给你们上课啊?”

    李渊说道:“不急,总有机会的,等你不忙了再说吧!”

    李恪想了想也就释然了。

    阿拉伯数学他已经教完了,他的人才基本上算是到位了。上不上课,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了。

    “行,走吧!黑炭头,走了,去长安。”

    尉迟宝琳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出来:“喏。尚书令大人,我这就去给您备马。”

    很快,马匹就准备好了。

    李恪骑上马,带着尉迟宝琳等人,向着长安城儿去。

    “蜀王李恪,见过代理陛下。”

    太极殿内,李恪对着李承乾拱手说道。

    四周文武百官,看李恪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家伙现在可是尚书令了,这可是文官之首啊!

    本来尚书令上面还有太师太傅太保的,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官还是比李恪大的。

    可笑的是,贞观朝连这三个职位都没有。前文也说过了,本来想追封比干为太师的,最后被李恪给否了。

    现在,没有这三个比他高的职位,谁还能压得过李恪。

    高位之上的李承乾笑道:“恭喜你了三弟。”

    尚书令,已经快可以跟他这个代理陛下平起平坐了。

    李恪苦笑一声说道:“大哥,我说我不想干,可以吗?”

    李承乾笑道:“不行,这是父皇的圣旨,你要是不干,就是抗旨不尊,那可是要掉脑袋滴。哈哈……”

    李承乾笑得很开心,这些天他一个人在朝堂上扛着,太难了。

    现在李恪来了,还当了尚书令,他感觉一身都轻松了。

    众人也纷纷对李恪拱手,表示恭喜。

    李恪无奈的对他们拱手,表示回礼。然后,乖乖的站到了他的位置上。

    那些文官也非常自觉的给他让出了首位。

    开什么玩笑,人家可是尚书令,比房玄龄还大呢!

    李承乾说道:“好了,我们继续来说事儿。刚才说到哪里了?哦,对了,说到人口的事情。

    民部尚书戴胄戴大人,这就是你查出来的人口数量吗?我们大唐,怎么可能只有一百多万户人?你认为这个数目,孤信吗?”

    戴胄皱着眉头,出列说道:“代理陛下,没办法,这就是我们民部今年查出来的数目。这是实数,并没有欺骗代理陛下。”

    戴胄也是没有办法。他也知道,大唐不止这么一点人。

    可是,大唐是按人头收税的。那些世家大族把能藏的人都藏起来啊!谁肯上报啊?

    民部的人到村子里面去普查,人哗啦啦的都跑光了。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就躲起来。

    你只能去问村政,也就是村长,他说多少就多少了。

    交税的时候,他们就交到村长那里,村长在往上面交。

    这倒也是方便,可是,钱少啊!

    按人头收税,人口少,交上来的税收就少。

    有人就要问了,他们没有身份,又怎么有地?

    事实上,他们是真没地。他们都是给有地的人打工的,这份税钱,也是有地的人交的。

    这些地主老财,世家大族,又怎么可能会实数上报?偷税漏税,又不是现代的专利。

    李承乾听了戴胄的话,叹了一口气。

    说道:“戴大人,去年是那么多人,今年也是那么多人,交上来的税钱也是一成不变,年年如此。这样下去,大唐还如何发展?”

    戴胄非常无奈的说道:“代理陛下,这人口不增加,臣也没有办法啊!”

    李承乾无奈,只能问道:“众位爱卿,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众位大臣都是低下脑袋,不敢看李承乾,生怕李承乾点他的名。

    李承乾无奈,只能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无奈出列道:“代理陛下,臣也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李恪才发现,长孙无忌竟然换官服了。依然是穿着右仆射的官服。

    他不是礼部尚书吗?

    李恪都无语了,他太久没有关注朝堂,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孙无忌又上来了。

    不过没事,他李恪现在是尚书令,正好管着他。

    嘿嘿,这下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