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忽悠李渊揍李世民 » 第279章:释放禄东赞

第279章:释放禄东赞

    李恪点点头说:“好,铁牛,我就在这里看着,看看你是怎么让他服服帖帖的?”

    程处默一咬牙,说:“好,来人啊!交接。”

    程处默一声令下,立马有人走上去,跟那些送人来的官兵交接。

    至此,长孙无忌算是正式转入到采矿厂这边了。

    然后,程处默亲自带领着人,把长孙无忌押进了一间牢房。只因为这一间牢房的吐蕃人最变态。

    那些变态的吐蕃人一看到长孙无忌,顿时就流出了口水。

    长孙无忌虽然上了一点年纪,但是他条件优渥,长得白白胖胖的。

    这样的小白羊,一定很好玩吧?最主要的是,这些变态的家伙最恨的就是大唐人。

    若不是大唐人,他们也不需要被关在这里,折磨了这么久。

    程处默对那些人说道:“不要弄死了,你们要怎么弄都行,我不管。”

    这些变态佬一听,顿时双眼放光。

    长孙无忌一听,顿时就感觉危险了。

    “程处默,你这个王八蛋,你还真敢啊?你这个小王八蛋啊!你给我等着,我要是不弄死你,我就不叫长孙无忌。啊,你们干什么,你们脱我裤子干什么?放开我,快点放开我……”

    长孙无忌被那些人摁在地上,就开始脱他的裤子,吓得他连连惊叫。

    “李恪,你这个王八蛋,士可杀不可辱,快点让他们住手……”

    长孙无忌连忙大声的叫了起来。

    李恪笑了,大声说道:“长孙无忌,这就是卖国贼的下场。如果你仅仅是想害我,那没事,可是你卖国,当唐女干,那就不行。”

    唐女干?

    程处默他们面面相觑。

    李恪解释道:“所有的卖国贼,统称唐女干。”

    从此大唐就有了一个新词,唐女干。这个词的发明人不是李恪,而是长孙无忌。

    因为长孙无忌发明了这个新词,他也从此被打上了唐女干的烙印。

    在这个年代,你还真不能叫汉女干。这样叫的话,那就是大逆不道了。

    李恪说完,转身就走。接下来的事情太辣眼睛,他都不好意思看。

    果然李恪刚刚走出门口,里面就传出了长孙无忌的一声惨叫。

    “啊!李恪你这个王八蛋我跟你没完,我跟你势不两立,哎哟,你轻点……呜呜呜呜……”

    长孙无忌哭了。

    他宁愿被打死,也不愿意被人家这样侮辱啊!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以后,他都不敢出门见人了。

    太侮辱人了。

    程处默屁颠屁颠的追出来:“蜀王殿下,这样干,可还行?”

    李恪给他伸出了一个大拇指:“你是这个,这样的办法,打死我也想不出来。”

    程处默裂开嘴,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长孙无忌被这样搞,估计他都不敢去找他老爹和陛下告状吧?

    接下来,李恪又开始忙了起来。

    是的,他又要开始上课了,不过,这一次,他教的不是知识。

    东山学堂,来了一大批的军官。李恪给他们上课,教他们如何给那些被俘虏的吐蕃兵洗脑。

    比如,如何让这些吐蕃兵变成大唐人,让他们对大唐有依附感,归属感。

    然后,再给他们灌输家国天下的信念,让他们彻彻底底的为大唐崛起而奋斗。

    这也是李恪为什么愿意送禄东赞回去的最大原因。

    李恪的初衷只不过是试一试而已,兵不血刃拿下吐蕃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不行,那就打。

    只是,吐蕃是高原地区,现在,还没有大唐兵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

    所以,李恪需要时间。送禄东赞回去,就是为了拖时间。

    只有让那些打进吐蕃的大唐兵,慢慢的适应高原环境,才可以继续攻打。

    当然了,他还有一个计划,就是给那些俘虏的吐蕃兵洗脑,让他们跟随大唐,一起攻打吐蕃。

    所以,接下来,李恪就有得忙了。

    长安,又平静了下来。百姓们的生活也过得很富足。

    没办法,现在的长安,只要他们愿意出力,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你们听说了吗?我们蜀王殿下要开一间火柴厂,现在正到处大量招人呢!听说,只要成为厂里的工人,从此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走,我们一起去应聘吧!”

    “可不是嘛,听说只要成为蜀王殿下的工人,拿到的工资,比一些当官的还要多呢!”

    “比当官的要多有些夸张,不过蜀王殿下的工厂,都是包吃包住的。在那里做工,所有钱都可以存下来。”

    长安城里议论纷纷。东山上,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

    想打工,上东山,想赚钱,去西山。这已经成为了口号。

    火柴厂火柴厂,你们知道什么是火柴吗?有什么作用吗?

    这一个疑问,早就已经烙印在了大唐人的心里。

    今天,东山商会终于开卖火柴了。

    这一天一早,东山商会的大门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房遗爱亲自出马,给大家演示火柴的作用。

    这玩意一出场,顿时迎来了巨大的轰动。没办法,实在是太神奇了。

    在这个年代,如果大半夜断了火种,那真的要冷死人的。

    什么你说钻木取火?别扯淡了。你来钻一个试试?

    有了火柴之后,就不怕半夜断火种了。最主要的是,这玩意儿太方便了。而且还不贵,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都能买得起。

    于是乎,火柴厂拉出来的第1批火柴,直接就被抢购一空。而且,还是在限购的情况下。

    是的,东山商会每次出来新东西,都要限购的。

    火柴厂,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温暖。

    眼看就要过年了,长安人都很兴奋,因为今年他们手上有小钱钱,可以过一个好年。

    可是,天公不作美,老天似乎不想让大唐人这么好过。在临近大年的期间,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

    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在这个年代,下大雪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而是妥妥的灾难。

    大雪,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李恪站在自家的楼顶上,迎着缓缓飘落的白雪,看着远方。

    在他的身后,站着金胜曼和武珝,她们陪着李恪,一起眺望远方。眼中都是透露出了深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