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北国长风 » 第二十一章 邵景赴约

第二十一章 邵景赴约

    邵景闻言,也是神色一肃,以询问的眼神看向刘尚,却见刘尚的目光正落在自己手中那方丝帕之上,眸光闪烁不定。

    只片刻,邵景已想到了其中关窍,面带神秘的凑近了刘尚,压低声音,在他耳旁一字一句的淡淡笑问:“突如其来,藏头露尾,却又过于直白?”

    刘尚倏然抬头,看着邵景急道:“公子慧眼!正是!”

    与刘尚对视了一眼,邵景的嘴角浮起一抹冷冷的弧度。

    他扫了一眼手中丝帕,五指轻轻一握,便揉成一团,随意的塞入袖中,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边走边问:“若果真有诈,都尉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哪边?晋阳?朝廷?渤海?还是……颖川?”

    不等刘尚回话,邵景已自顾自的道:“我此番出行的目的,只有阿爷与我知晓,连你事先都不知情,加上这一路我们又是乔装改扮,小心行藏,无论是晋阳、朝廷还是这渤海,应该是都不了解情况的。否则,千里迢迢,我等岂能安然抵达此处?”

    刘尚闻言,若有所思的缓缓点了点头,却愕然见到邵景惨然一笑,然后深吸了一口气,面色绝然的轻叹道:“那么,就只剩下颖川了……哼哼,我当真是有一个好阿弟啊……”

    听到这里,刘尚的双眸猛的睁大了,不敢置信的看向邵景,结结巴巴的道:“公……公子莫不是在怀疑二公子?这……这不可能吧?你们可是一母同胞啊!”

    邵景森然冷哼了一声,那如蛇信般怨毒的目光看向前方,似是自言自语的叹道:“哼!有什么不可能的,一颗果子两张口,就看谁能吃到嘴。”

    说到此处,邵景不无担忧的怆然道:“兄长远行,最好一去不归……哼哼,如今我冒险在外,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而他却独自在阿爷身旁参赞。都尉,以你对他的了解,他会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呢?”

    刘尚默然,不知该如何做答。

    半晌才颓然抱怨道:“唉,真不知郡守大人是怎么想的,为何要这般早的将二公子也提进幕府,依卑职看来,此举殊为不智!”

    “哼,老家伙玩的是优胜劣汰。不过,没办法,换作是我,亦会如此——”,邵景叹息一声,语气中满是不甘与无奈。

    见刘尚满脸的凝重之色,许是感觉气氛有些沉重,邵景想了想又开解道:“旦愿是我多虑了吧,也有可能是咱们走后,阿爷那边的安排临时有变,故遣人一路寻我至此,又见我等借住高府,深居简出,这才不得不以如此方式通知。”他的语气很随意,一边说一边习惯性的掸了掸衣摆,似在安慰刘尚,又似在安慰自己。

    “不管怎么说,卑职都以为这竹林之约,只怕是凶多吉少。”

    邵景“哦?”了一声,调侃道:“都尉果然谨慎!那咱们不去?”

    刘尚一听就知道,是这位公子爷又在拿话将他。不去?开玩笑,万一真是颖川来人,岂不是误了大事?

    刘尚面上肌肉一阵抽抽,神情苦涩而纠结,思忖了好一会,才斩钉截铁的回道:“卑职一人去!”

    邵景摇了摇头,拍了拍刘尚的胳膊笑叹道:“都尉,不妥的!只有我亲自去,才能知道此事的真假。你去,人家恐怕都不会现身”,邵景的面上露出了一丝苦色。

    “不过,本官现在倒是对那位送信的小娘颇为好奇!只可惜方才错过了与这妙人谋面啊。”

    “公子既然已有定计,那卑职这便去集合几个好手。公子放心,有卑职在,定能护得公子周全!”

    “哎——都尉,你还真是心急!这时辰还未到呢”,邵景一把拉住就要往偏院去的刘尚,习惯性的从腰间抽出折扇,笑着指了指天色,调侃道:“都尉莫不是忘了?那小娘留下的那句诗:余霞染荷塘……此时正值正午,哪里来的余霞?你我傍晚时分再去相见即可——”

    刘尚闻言不由恍然一滞,随即面现尴尬之色,不好意思的咧嘴干笑了两声道:“嘿嘿,是是是,让公子见笑了,卑职是个粗人……”

    “哈哈哈……看来都尉是在军营呆久了,还是少了些温柔细腻的滋养,难解风情,难解风情啊!”邵景哈哈大笑着,抬步朝着自己的厢房而去。

    一下午的时间,转瞬即过,眼看已是日影西斜。

    此时,渤海城西的野竹林,也到了一天中最美的时分。

    远方天际金红色的夕阳余辉,将天边染得如梦似幻,一片片金光洒在尚未完全化雪的翠绿竹海之上,又穿透那细密交织的丝竹繁枝,化成一道道千丝万缕的金线,透射入布满枯黄竹叶和洁白雪团的幽静密林里。

    此时走在这片竹海之中,恍如在无数条自天幕垂下的金线中穿行,偶尔伴着一蓬蓬自头顶随风洒落的雪沫和飞舞的金黄细叶,不禁令人有种步入仙境的错觉。

    而更为绝妙的是,在这片竹林的深处,恰有一处不大不小的池塘。

    此时仍是寒冬,池塘上覆着一层薄冰,随着斜阳余辉的变幻,如平镜般倒影出天际的七彩云霞和渐渐变淡的蓝色天空,宛如竹海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雪竹映红霞,寒潭云轻扬。

    好一幅天地绝色。

    这时,原本幽静的竹林内,却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大笑声,扰乱了这一片浑然天成的美景。

    “哈哈,都尉,想不到这渤海郡内,竟还有此等人间仙境!倒也不枉你我来此一趟啊!”这声音的主人,正是赴约而来的颖川太守长公子邵景。

    只是,他却并未听到身后刘尚的回应。

    “都尉?”

    邵景诧异的回头看向刘尚,却发现此时的刘尚,竟好似被这眼前的美景给迷痴了一般,直愣愣的昂着头盯着竹林深处。

    “都尉!此地寒池竹林相映成辉!这般绝景在南道也不多见,若是此时再有一壶温酒,得佳人一曲相伴,那便是胜却人间无数了!哈哈哈!”,邵景见刘尚一副痴愣表情,不由玩心大起,拿话撩拔起他来。

    只是,当邵景看到刘尚望向四周的目光渐渐变得凌利,手也缓缓压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时,一颗心便陡的提了起来。

    他不由下意识的倒退了半步,也四下环顾了一周,结结巴巴的低声问:“都尉!可是有变?”

    可刘尚却是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目光依然警惕的在四周交错纵横的竹林间仔细审视着。

    下一刻,刘尚无声而缓慢的抽出腰间长刀,另一只手却抬了起来,先是对着邵景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慢慢高举过顶,向着四周虚画一圈。

    看到他这个手势,随着二人前来的四名劲装护卫立时会意,也纷纷悄然无声的拔出随身兵刃,轻手轻脚的快步上前,各自护住一个方向,转身朝外,随身兵刃护于胸前,将邵景和刘尚二人紧紧护卫在身后。

    受到这紧张气氛的感染,邵景也下意识的握紧了腰间佩剑的剑柄,视线紧随着刘尚的目光四下观察着。

    可是无论他怎么看,这林子里远远近近各处,除了粗细不一、斑驳林立的壮竹之外,便是连块大点的石头也没有。

    虽然不知这刘尚到底在紧张些什么,不过邵景却深知,刘尚的江湖经验极其丰富,他既然这般反应,那定是发现了什么!

    “都尉……可是有异?”

    邵景又问了一遍,声音因过度紧张而微微有些颤抖。

    刘尚依然没有答话,而是缓缓闭上眼,脑袋微微偏向一旁,做侧耳细听状,一只手却用力的压在邵景肩头,示意他蹲下戒备。

    邵景的手心都紧张得冒汗了,他迅速蹲了下来,身子绷得如拉满的弓弦。

    他发现,同来的那四名颖川府军护卫高手,此时也都是身体微躬,神情凝肃,有人耳廓微动,似乎正在努力尝试着,从那竹林间无声刮过的缕缕寒风中捕捉到什么。

    然而,过了好一阵子,几人的周围却只有轻风过耳。

    四周空灵寂静,甚至就连极细微的枯竹落叶之声,也清晰可闻。

    也许是保持了太久的戒备姿势,邵景觉得自己的胳膊都有些酸了,就在他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时,才终于见到身边的刘尚,那因紧张戒备而微躬起来的身体慢慢放松了下来。

    邵景向刘尚投递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刘尚会意,却是露出了一个尴尬的苦笑,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未发现什么危险。

    邵景这才长吁了一口气。

    “那你刚才抽的什么疯?”邵景压低了声音埋怨道。

    “自打进了这林子,我就感觉此处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刘尚对邵景的责怪浑不在意,一边警惕的看着四周,一边沉声说道。

    原来只是直觉!

    邵景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都尉是不是过于紧张了?刚才你可真是将我吓得不轻。你看看这四周,冰池雪竹,斜阳辉映,这般的空灵清静,哪里来的……”

    只是他话还未说完,却猛然见到刘尚身子一震,双眸精光闪现,急声接话道:“对!公子说得对!就是清静!是啊——这林子太静了!不对劲!”

    刘尚话音刚落,那四名护卫也突然明白了过来,纷纷各自疾退数步,背靠着背,将刘、邵二人死死的护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