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七章:一家一本难念的经

第七章:一家一本难念的经

    杨志跟着杨老爷子到了秦州杨府,又相跟着进了内宅。

    杨文广的夫人吴氏老太太,还有杨怀玉的夫人孟氏,杨士杰的夫人李氏以及杨士杰的一双儿女都在,见老爷子进来忙一同见礼。

    杨老夫人道:“老爷子偌大年纪,还要亲临险地,若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杨文广道:“食君之禄,自当尽忠报国,边境多事,老夫岂得安闲?”

    杨老夫人道:“话虽如此说,终归有他们年轻人,咱一把老骨头了,还有几天蹦头”。

    杨文广一指杨志道:“这个娃娃就不简单,来来来,见过你干娘”。

    杨志忙躬身道:“杨志见过干娘“。

    杨老夫人见他长的又黑又丑,有些不乐意:“老爷何时收得干儿?”

    杨文广道:“此乃怀玉的结拜兄弟,救了我父子两条人命”,命将杨志如何从马贼手中救回杨怀玉,如何在通渭堡如何计败马贼,如何与刺客搏斗受伤说了一遍。

    杨老夫人听说,方道:“如此说来,也算是你父子的救命恩人”。

    杨怀玉的夫人孟氏便道:“多谢小兄弟舍身相救”。

    杨士杰的夫人李氏道个万福,道:“奴家见过叔叔”,又叫一双儿女过来喊杨志爷爷。

    杨志那见过这场面,一时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老夫人便问道:“你有多大了?”

    杨志答道:“回干娘,今年十八了”。

    孟氏便说:“比我儿士杰还小十来岁呢”。

    杨老夫人笑道:“没想到老身这么大年纪,又有了这么小的干儿”。

    杨文广见杨志手足无措,便回问道:“怀玉的腿伤怎么样了?”

    孟氏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正在后院练功呢,要不我去把他叫来?”

    杨文广摇摇头道:“不用。让杨志去找怀玉,人家可是结拜弟兄。你们妇道人家叽叽喳喳,人家娃娃也没啥好说的”。

    老爷子便听管家带着杨志到后院找杨怀玉。杨志如遇大赦,连连点头,跟着管家去了。

    杨老夫人道:“这娃娃身板不错,可惜那张脸就象从烟囱里爬出来的”。

    逗得孟氏和李氏都笑了。

    杨文广好尴尬,嘴动了一下,终究啥也没说。

    杨老夫人又问:“士杰不是跟着老爷一起出去,修什么堡子,怎么不见?”

    杨文广道:“我让他镇守通渭堡”。

    杨老夫人呼地站起身来,一拍桌子:“你说什么?那可是你的亲孙子,那地方边关野地,马贼横行,还有野狼出入,你怎么忍心?”。

    孟氏道:“是呀,爹,如今这年月兵荒马乱的,马贼又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怀玉被捉差点丢了性命,侥幸逃脱,咱可不能让士杰有什么好歹”。

    李氏也吓坏了,直掉眼泪:“爷爷,快让世杰回来吧,若有个闪失,叫我母子们怎么活呀”。

    杨文广把脸一沉道:“不行,大丈夫马革裏尸还壮耳。老杨家累世忠义,岂能贪生怕死”。

    “不行也得行”,杨老太太气的直哆嗦:“那可是我的亲孙子,他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成了。赶紧给调回来”

    杨文广道:“就三个月。让他熬上三个月就调防”。

    “一天也不行”,杨老太太牛脾气上来了:“赶紧下调令,要不我一头撞死在你面前”。

    杨文广有点惧内,这老太太脾气有点暴,老爷子还真拗不过他。再加上儿媳妇、孙媳妇苦苦相求,老爷子也没辙了。

    “好了,别吵了,老夫把他调回来还不成,妇人之见”,杨文广怒气冲冲,走出内宅。

    杨文广来到后院,看见杨怀玉和杨志正在凉亭下聊得正欢,便走过去,咳了一声。

    杨怀玉忙起身打招呼,杨志也跟着喊了声干爹。

    杨文广点点头,问杨怀玉道:“你腿伤怎么样了?”

    杨怀玉踢了一下腿道:“好的差不多了”。

    杨文广道:“那就好,如今是多事之秋,党项人不安分,须得时时防范,不可懈怠”。

    杨怀玉道:“儿这就回渭州防务”。

    杨文广道:“不急。此回修堡多亏了杨志,否则爹的这条老命就留在那儿了”。

    “干爹智勇双全,所向无敌,我也不过放屁添风”,客套话杨志还是会说几句。

    杨文广道:“大丈夫顶天立地,志在四方。靠天靠地靠父母,谁也靠不住,还得靠自己。没有真本事,谁都会瞧不起你”。

    杨志不知老爷子想表达什么,只好胡乱点头。

    杨文广道:“杨志,你出身卑微,空有一身蛮力,若要出人头地,必要付出万分努力。从今以后,便住在府里,跟你大哥好好学,刀法、枪法、马术、箭术,都要学,不仅要会,还要精,将来也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杨怀玉道:“这个好,我又收了个徒弟”。

    杨文广语重心长道:“你要把他当成亲弟弟,倾囊相授,不可有半分私心”。

    杨怀玉道:“爹,你尽管放心,俺一定会好好教他的”。

    杨志便道:“谢谢师父哥”。

    杨文广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士杰把马都送给你,你要好好学,好好练,不要辜负了干爹对你的期望”。

    杨志说:“干爹放心,俺一定好好学”。

    杨文广解下腰间佩刀,轻轻抚摸着,深情道:“此刀乃大夏龙雀刀,大夏王赫连勃勃的御用宝刀,后流落于高祖父手中,代代相传,传到老夫手中,看见它,就让老夫想起肩上的责任。今天赠给你,拿着它阵前杀敌,尽忠报国”。

    杨怀玉傻眼了,这可是祖传的宝刀,平时父亲都不让他碰一下,便道:“这怎么使得?这可是祖传的东西”。

    杨文广道:“杨志天资聪慧,日后必成大器,何况还救了我你二条性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过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么”。

    杨怀玉想想也是,便不再说什么。

    杨文广道:“杨志接刀”。

    杨志便学着古书中描写的样子,双膝下跪:“谢干爹”。

    挺有仪式感的。

    杨文广把刀交给了杨志,有种悲壮的感觉,这心情太复杂了。

    老头说句:“你们练吧”,扭头便走,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老头也有难言之隐呀。

    杨志拨刀出鞘,但见刀锋犀利,冷气袭人,看着就不一般,不由连身叫道:“好刀,好刀,干将莫邪不过如此”。

    杨怀玉道:“这可是我爹的命根子,他能把它交给你,可见你在他心中的份量,连我这个亲生的妒嫉了”。

    杨志有些不好意思了:“无功不受禄,俺不要了”。

    杨怀玉道:“你对我们父子有大恩,知恩图报,这又算得了什么”。

    杨志也确实喜欢这把刀,就不在说什么。

    杨怀玉说:“大刀势大力沉,全在腰力发劲,有扎、劈、砍、绞、挂、抽、架、推等十三式,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大刀看刃,手不离盘,是其基本要法”。

    于是杨志便在杨怀玉的教导下,一招一式学起来,好在他力大身彪,天资聪颖,学起来并不费劲,几天功夫,便炼的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杨怀玉又教了杨志枪法,箭法和骑马。那匹白龙马在杨志的呵护下,也渐渐驯服,真个如虎添翼。

    马上步下,搏击追杀,杨怀玉对他儿子都没有这么下过功,真个是尽其所能,全教给了杨志。

    一天,杨志正与杨怀玉对打,杨文广骑着马过来了,两人连忙过来见礼。

    杨文广便问:“这个徒弟怎么样了”。

    杨怀玉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志忙道:“不过花拳绣腿而已”,正说呢,一抬头看见天上飞着大雁,杨志弓开满月,箭发流星,大雁一声哀鸣,直线坠落。

    杨文广点了点头。

    又说到:“桶围堡一役,贼势大衰,老夫乘机连修鸡川、甘谷两寨,成鼎足之势,相互呼应。日前我向朝廷奏报边事。朝廷回了圣旨,说桶围堡有困绝之意,拟改为通渭堡,取疏通渭州之意,看来还是朝庭圣明”。

    杨怀玉道:“那是。昨天我见有边事战报,说又有小股马贼骚扰渭州,我想去看看”。

    杨文广道:“好吧,千万要小心马贼偷袭。天气转凉,多备寒衣粮草,有备无患”。

    杨怀玉道:“还是老爹想的周到,我这就去准备动身”。

    杨文广道:“刚才士杰回来了,你回去,和家里人道个别,明天就去渭州”。

    一听说杨士杰回来了,杨志头都大了,看来好日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