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二十章:汉奸子孙

第二十章:汉奸子孙

    到了河对岸,几个人刚下了船,便有一队西夏游骑巡逻过来。

    看见小船,那几个西夏兵便过来了。

    领头的近前一看,便道:“哟,这不是张老爷吗?一路顺风吧?”

    张老爷道:“还好”,顺手赏了一锭银子。

    西夏兵连声道谢,乐呵呵地走了。

    杨志一看这架式,便知这张老爷来头不小。

    便有几个仆从抬来一顶绿呢小轿。张老爷便上了轿子,杨志便跟随着,一路前行,来到盖珠城。

    进城来左拐右绕,来到一座府邸,便是张老爷的家。

    张老爷因见杨志武功了得,有心让杨志做他的管家,便极力拉拢。

    杨志以找妹妹小兰花为由婉言谢绝。

    张老爷便问:“令妹怎般模样,老夫可差人帮你查找”。

    杨志那有什么妹妹,不过是找借口而已。小兰花是李小乙的师妹,杨志听李小乙提起几次,便用上这个名字。即然张老爷当真问起,杨志便继续编下去:“我家乃渭州人氏,小妹十六七岁,好唱小曲”。

    张老爷点头道:“我儿张华阴现在卓啰城任指挥使,待老夫修书一封,让他帮你寻找。如找不到,你便让他与你谋个差事”。

    杨志连声称谢。

    张老爷当下修书一封,只说这李小乙是救命恩人,要他帮忙寻亲,并谋差事,云云。

    杨志收好书信,便把心中的疑惑提出来:“张老爷,我看你也是大宋子民,如何流落至此?”

    张老爷长叹道:“说来惭愧,祖上乃永兴军路华州华阴人氏。家父少时以侠自任,有纵横才,可惜殿试时被黜落,壮志难酬,心中不忿。听说西夏李元昊立国称帝,便与好友相约投奔西夏,二人更名张元、吴昊。李元昊委以重任,并派细作矫召军令接来家属。家父感李元昊知遇之恩,因此忠心辅佐,官至中书令”。

    “这个大汉奸,卖祖求荣,认贼做父,还夸呢”,杨志心里骂着,脸上却不动声色道:“那老爷自然是享尽荣华富贵了”。

    张老爷摇摇头道:“我本大宋子民,岂能为虎作伥,只恨家父一时糊涂,铸此大错。老夫不忘祖宗,将我儿起名张华阴,便是要其不忘根本之义”。

    “可惜呀,令郎还是做了西夏的大官”,杨志差点把大官说成走狗。

    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张老爷脸臊的通红,“唉,人各有志,家父我也管不了,儿子我也管不了,老夫只能管住自己不为党项人做事。老夫此次过河,正是私自回乡祭祖,乞求祖宗原谅”。

    杨志点点头,表示同情老爷子,毕竟还有求于人家。

    张老爷知恩图报,又包了五十两银子教杨志做盘缠。

    杨志也不客气,收了银子,辞了盖珠城,一路向西北,直奔卓啰城。

    卓啰城乃边塞要地,时有西夏游骑穿插巡防。这里是敌占区,曾经是大宋的土地,因此市面仍有不少汉人,勉强生计。

    杨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敢大意,只向路过的汉人打听指挥使张华阴的住所。

    到了张华阴的官邸,杨志向管家说明来意。管家入内禀报,张华阴听说是父亲介绍来的人,便叫入见。

    杨志进得客厅,看那屋内陈设,虽富丽堂皇,却也是胡夷气象,毕竟人家从小在西夏国长大。

    那张华阴头戴黑漆冠,身穿紫花旋襕,腰扎束带,二十多岁,很有气派。

    杨志忙躬身旋礼道:“草民李小乙,拜见指挥使大人”

    张华阴点点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

    杨志被他盯得有些不自在,便将张老爷的推荐信拿出来呈上。

    张华阴看了,便道:“你叫李小乙,是家父的救命恩人?来卓啰城找妹妹小兰花?”

    杨志点点头。

    张华**:“小兰花,这个名字挺熟,前些天我在都统制府邸席上见到一个新来的唱小曲的,长的俊俏,听人家叫她小兰花,约摸有十六七岁吧,莫非便是令妹”。

    杨志一听,想起李小乙那伤心样,便想救小兰花,不管是不是同一个人,见面再说,便道:“正是小妹,求指挥使大人救助”。

    张华阴沉吟半响道:“明天都统制又设家宴相邀,我带你去,确认一下,是不是都不能声张。待我趁都统制老爷高兴时,求他赏赐于我,再让你兄妹团聚”。

    “多谢大官人”,杨志便想见识一下这些人,想想就惊险刺激。

    张华阴心说,就你那丑相,怎么会有那么个如花似玉的妹妹,不过也说不准,这黑大个看来也非庸俗之辈。

    张华阴便叫管家安排杨志先住下。

    一夜无话。

    次日上午,张华阴叫来杨志,叫他扮做侍从,再三叮嘱,不可说话,确认后再说。

    杨志自然是满口应承。

    于是张华阴便骑上马,杨志跟随,还有几个随从,一齐赶往都统制府。

    到了都统制府,张华阴下马,那统制府管家正在府门侯着,做揖道:“有请指挥使张老爷”。

    张华阴点点头,刚要进府,就听身后马蹄声响。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将官,头戴尖顶银贴云镂官,穿右衽交领,腰扎玉带,跨下枣红马,趾高气扬而来。

    张华阴忙往旁边一撤,对几个随从道:“赶紧下跪”,说完先伏首跪下。

    杨志这个气呀,没见过这么没骨气的人,刚要发作,便看见张华阴拽他衣角,一个劲使眼色。

    小不忍则乱大谋,杨志强压不满,跟着下跪。

    那小将轻蔑地看了他们一眼,大跨步过了府门,管家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把张华阴晾这儿不管了。

    张华阴起身,对杨志道:“此人乃卓啰和南监军司监军仁多保忠,乃都统制仁多嵬丁的侄儿,此人武功高强,生性悍勇,不可得罪”。

    “那也用不着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吧”,杨志也看不惯这种奴才相。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张华阴长叹口气,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来到客厅,只见正中主位上正是那都统制仁多嵬丁,头戴金帖起云缕冠,顶上如有白云,身穿红色圆领齐膝衣,束腰躞蹀,盘腿打座。

    左右是监军司的副都统制、监军使、教练使等诸官。

    张华阴叫杨志在外面侯着,自己进来与众位将军施礼。仁多嵬丁道:“指挥使不必客气,坐下饮酒”。

    便有几个奴婢上来在众人面前,将果脯奶酪,熟肉糕点摆上,并在玉杯里满注酒。

    仁多嵬丁道:“诸位大人,今日设宴,原有好消息要告诉诸位,据细作飞鸽传书来报,渭州防御使杨怀玉及其子杨士杰双双在甘谷寨毙命,总算除了这个心腹大患。因此本督设席,与众位贺喜”。

    仁多宝忠道:“杨家将经营西北多年,能攻善守,我军数次征伐,徒劳无攻。天助我军,灭了杨氏,正好调兵遣将,一鼓作气,占领秦州,则渭州孤悬险地,纵有重兵集结,也不过是瓮中之鳖”。

    仁多嵬丁道:“宋朝尚有老儿杨文广坐镇秦州,此人老谋深算,不可等闲视之。本督已命细作使离间之计,只要能将杨文广调离秦州,则我军可越过黄河,长驱直入,占领陇雍,指日可待”。

    那些番官番将连声说好,开怀畅饮。

    张华阴跽坐织锦毯上,捧杯道:“多谢都统制大老爷赐酒。只是席间无歌舞,便无趣味。前些时见府上有位叫小兰花的闺女小曲唱的好,不知今日可否再次听曲求乐”。

    仁多嵬丁笑道:“你们这些汉人就是好听这些曲牌调调。好罢,叫小兰花上来,给诸位再唱唱小曲,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