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二十四回:脱险盖珠城

第二十四回:脱险盖珠城

    杨志忙回身扶起小兰花道:“妹子,你怎么样了?”

    小兰花失血过多,奄奄一息,强挣开眼,喘着粗气道:“杨大哥,小女子愿为你去死”。

    杨志强忍悲痛:“我给你报仇了”。

    小兰花点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下辈子,下辈子一定做你的女人”,小兰花头一歪,没了气息。

    杨志悲痛欲绝,起身一刀割下蒋平的首级,供在山神香案上,朝着山神爷叩头道:“谢谢山神爷护佑,让我杀了这个恶棍”。

    “杨怀玉大哥,杨士杰侄子,小兰花妹子,我给你们报仇了”,杨志仰天大叫,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半晌,杨志方起身,找个向阳处埋了小兰花,离了山神庙。

    往前便是盖珠城。

    看看城门口冷冷清清,也没什么异常,杨志便放大胆走过去。

    刚进城门,便涌出一群兵汉围住杨志。

    杨志又乏又饿,也没气力拼命,便叫道:“你们要干什么”。

    那些人是撞令郎,也就是从宋将那边叛逃过来,或者被抓过来组成的西夏兵,现在叫伪军。

    “杨志,咱又撞上了”,阴阳怪气的,怎么听着耳熟呢。

    杨志一看,是刘二,也就是杨士走手下的那个副将,因为栽脏杨志,怕杨文广责罚,竟流落到这边,做了撞令郎的团练。

    “刘二,你怎么在这里?”杨志有此意外。

    刘二洋洋得意道:“二爷现在是撞令郎的团练,在盖珠城驻守,接到卓啰和南监军司的命令,让抓宋朝奸细黑大个,没想到是你呀”。

    跟这种货色也没什么好说的,杨志拼命一挣,宝刀一晃,砍翻两个,扭头便跑。

    刘二急了:“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那伙撞令郎便追了出来。

    杨志两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的咕咕叫,实在跑不动了。

    眼看要追上了,对面来了一顶小轿,左右簇拥着几个仆人。轿中人正是张员外张老爷,听见叫声,一掀轿帘,正看见杨志被人追杀,忙叫手下人停轿。

    管家便问:“老爷有何吩咐?”

    “那个黑小子好像是老夫的恩人,叫他过来”。

    管家便看,认得杨志,便叫道:“好汉,这边来,张老爷在此”。

    杨志闻言大喜,紧跑几步道:“老人家救我”。

    张员外便从轿中出来,问道:“小兄弟,发生什么事?”

    “我也不知,刚要进城,便被这伙人诬为宋朝奸细”,杨志应道。

    这时,那伙撞令郎也追到了。

    一见张员外,忙躬身施礼。原来张员外在这一带很有威望,因为同是从宋朝那边过来的,张员外便常赏些钱叫这些守城的撞令郎卖酒吃。

    张员外便问:“怎么回事?”

    “他,他是宋朝奸细”,刘二喘着粗气。

    “哦,从那边过来的就是宋朝奸细?那你和弟兄们,还有老夫都是宋朝奸细了?”张员外不满道。

    刘二知道张员外的老爹张元当过中书令,儿子张华阴又是卓啰城的指挥使,惹不得,便道:“张老爷,此人可是杨文广的干儿子,小的是奉监军府的命令捉人”。

    张员外听说刘二说杨志是杨文广的干儿子,有些意外,杨文广快七十岁了,怎么会认二十来岁的干儿子,干孙子还差不多,不过他对老杨家还是很敬佩的,况且这后生与自己有恩,不能见死不救。

    “误会了”,张员外道:“此人乃老夫的一个庄户,是个老实人”。

    刘二刚要争辩,便见张员外从袖笼里掏出两个金元宝道:“弟兄们辛苦,买点酒肉去吧”。

    那些撞令郎平时多少受些张员外恩惠,因此不想得罪。刘二也是见钱眼开,恐犯众怒,便笑道:“原来是张老爷的庄户,得罪得罪”。

    刘二笑眯眯收了金子,说声谢了,带着手下人告辞了。

    张员外见这些人去远,便问杨志道:“你果是杨文广的干儿?”

    杨志猜不透他的心思,忙道:“别听他瞎说,我谁也不认识,只是个普通猎户,被人拐了妹子,过这边寻找,反被人诬为奸细”。

    “你要真是杨文广的干儿子就好了”,张员外有些失望。

    “老人家这是到那里来?”杨志便问。

    张员外道:“老夫这是去前庄访友,归来正好遇上你,正是有缘”。

    “老人家可否赏口饭吃,我己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杨志饿的有气无力,顾不得客气,先讨口吃的。但有三分气力,也不会让刘二一伙追的跑。

    张员外道:“正好有前庄李员外送得几条熟羊腿,先与你果腹”,便叫管家拿来。

    杨志饿坏了,狼吞虎咽吃起来。

    张员外又道:“你这是还要到那里去?”

    “回南边“,杨志杀了蒋平,仇也报了,他可不愿在这边呆。

    “何不在卓啰城让我儿华阴给你谋个差事”,张员外舍不得他走。

    “不瞒老人家,我是宋人,可不能替党项人卖命”,杨志吃的满嘴流油。

    张员外羞的满脸通红,知留不住杨志,便道:“老夫也是身不由己。即然小兄弟去意已决,老夫也不强留。华州华阴县史家庄史员外与老夫原是幼时玩伴,两家本是世交,小兄弟若无去处,可投史员外,只要提起我张放的名字,他便会收留你”。

    杨志便道:“多谢老人家,告辞了”。

    张员外道:“河滩处常有游骑巡查,你如何过得去?”便叫管家送杨志送河。

    还是老人家想得周到。

    杨志跟着管家,来到河边。管家找条私船,悄悄把杨志送到对岸。

    杨志便琢磨,先去秦州城去见杨老爷,杨文广刚失去儿子孙子,心里一定很悲伤,告诉他仇人蒋平已被自己杀了,大仇已报,安抚一下老人家。

    然后,然后呢?

    认爹这事不可能了,即使杨老爷肯认,他的后宅一帮人未必容得下他,也罢,把这把宝刀还给他,从此远走江湖。

    想到此,杨志便大步流星往秦州走去。

    走着走着,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路上怎么这么多难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要去赶集似的,而目还都是年轻男子,别看一个个蓬头垢面,假拐装瞎的,可鬼鬼祟祟,分明是有来头的。

    这一切太诡异了。

    杨志不由放慢脚步,仔细观察,希望能发现什么秘密。

    忽然,他看到一个人,正是刘二,尽管拄着拐杖,头上包着块破毡帽,低着头,偶尔与周围的同伙说两句,可杨志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这小子不是在盖珠城吗,这么会在这里,难怪是为了追杀自己,不可能呀,这儿可是大宋的地界。

    那又是为什么呢?杨志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