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李牧的育人之路 » 72 大事

72 大事

    时光走进到了2010年的11月份。

    如今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几乎一天一个样子。年轻的村民都去大城市打工,家里留下老人照顾孩子。现在种地也都是机械化了,老人不但能把孩子照顾好,还能把家里的责任田种好。由于双向收入农民的日子真的是好过了,这些窝在山村的年轻人不但挣了钱,还开阔了视野,同时对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用人单位对文化的需求,使农民工普遍产生了再苦再累也要培养孩子上学的现实想法。拿出一个人的工资就可以把孩子去送到市里读书,有些没人带孩子的年轻人把土地承包出去,直接把孩子带到市里。大人打工,孩子读书,啥也不耽误。

    一时间农村小学的学生骤减,市里学校的学生却人满为患。李牧的母校立新小学变化更大,自李牧去大河小学任校长仅一年多的时间,这里的学生走了近100多人。

    李牧迎着秋末的冷风,骑行在几乎没有车辆行驶的马路上。面对农村小学的状况,他常常呆呆地站在校园的某一个角落,眼睛直直的望着远方。破旧的校舍,清一色思想相对落后的中老年教师,贫瘠的教学资源,加上年轻人超前的知识理念导致今天农村小学生源越来越少。

    如今的农村小学教师,多数是80年代以前的民办转正教师和那些接班教师。由于计划生育有了显著的成效,学生数量减少,教师队伍不变,使得教师超编,从2001暑期开始,师范校正式停招。1998、1999、2000年的三界师范毕业生2010年才返岗上班,一共十几名年轻教师,放在全镇也就是杯水车薪。

    自从民办教师全部转正之后,农村学校的领导工作更加难做了。教师来不来一样,咋工作一样。有些学校的教师偷偷地躲到没有人的小屋玩扑克,学生上课了孩子们找不到老师在哪。传统的领导方法已经不适合目前的教师队伍。领导批评教师一句,他那有八句等话着你。当他没理可讲的时候,就是一句话:“就这玩意儿,爱咋咋地。”就是啊,就这玩意儿,你能把他咋的?汇报给中心小学领导,领导只能给教师打电话批评一顿。返回来教师拉着脸说:“咱们校长还会打小报告,谁有点事就报告中心校啊。”让你在全体教师面前难堪不已。犯错再严重一点的教师l,中心小学领导也就是把这位教师从甲校调到乙校。

    没有奖罚机制,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一块钱的奖金。这种干好干赖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的状况大大增加了老师们的惰性。如果现在的村小校长还像十年前那样做家长式的校长,那你这个校长真的很难干下去了。同时,这所学校的工作也不会顺利的开展。领导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处理好关系,教师工作就是人情一半工作一半。

    当下农村小学没学生,市里学生装不下。这种现象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也派人到乡下实地考察,调查研究。2010年11月末。市政府决定在旧庄镇中心小学投资三千万人民币,筹建教学大楼,把镇周边的学生都集中到中心小学读书。这样可以集中有效的利用优秀教师任课,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能走进课堂。

    一时间,老百姓欢欣鼓舞,都为孩子们能和市里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而兴奋。建楼并校,这是小学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并校后的结果如何,真的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