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一人镖局 » 开张二

开张二

    按许世荫说的,次日汪十五起来后多吃了些早饭,又包了些猪头肉和米糕,备了一竹筒浓茶放在背篓内。早早的便在巷口的凳子上坐下来等着。路过的人们都稍微驻足看了看这奇怪的年轻人,识字的看着挑旗上的字笑笑摇了头。

    等了约摸三刻,一个带着方帽,身穿交裾衫留着山羊胡的五十上下的男人,走到汪十五的摊前,大声问道:“敢问是十五兄弟么,能否跑趟休宁万安镇上五里街查时华员外家送封信,今日天暗前务必送到,八十里路,小兄弟可能接这趟脚程。不知要几吊铜钱?”

    十五答道:“老伯,十里一吊,八十里便是八吊,今夜还得打店住下,外加两吊,十吊足够,先付一半,后日老伯到这巷内兴客来客栈看我送到凭证后再付我一半就可。”

    老者也不多言,掏了一封信和五吊钱放在枞木桌上,十五亦不做声,只拿起信小心藏在怀中,背起背篓,拿了斗笠便走。路过写字摊花几个铜板让穷先生写了个便笺一并放在怀中。到了阳和门办了路引,同挨打的马弁打了招呼,就出了城门大步往南而行。马弁看着这个年轻人,手臂幻痛般的麻了一下。

    徽州府衙门所在歙县距离休宁万安八十里脚程,是下游往上游走,去时麻烦回来便顺当的多,只在万安上船沿流而下,在歙县南乡南源口下船只要步行或转船逆支流练江而上十里就返回城里。更加上歙县到休宁均一路官道,无须翻山越岭,路过的都是如岩寺,篁墩,黎阳这样的热闹古镇集市,不是那荒径野道,八十里走一白天却不是难事。

    汪十五只调顺了气息急走,原在军中时,日行几十里是常事。这一路他只一心赶路,有路人要搭话结伴的,他也只是拱手不言,很快将别人落在后头。最多路过茶亭时花两个铜板喝点茶水,再将竹筒灌满,歇上一刻便走。

    不管旁人,更无心看景,一路兼程,总算在申末酉初赶到了万安镇。端的是一座好镇,依山傍水。镇街沿河而建,多是生意人家,上下码头货船,乌篷船各有数十条。一座石底木廊桥跨河而建。十五过了桥见桥头有间杂货铺,上前问了查时华员外家,说是沿街走到第二个转弯处门口有株大樟树的便是。十五寻到后,看见一座大宅,朱漆的大门紧闭。十五拉起铜制兽口衔环拍了拍,嘴里叫到“查东家,有歙县来信”

    吱。。。呀。。。一位老门户开了门,收了信便要关门,十五手一挡:“老伯稍等,我这有张便笺,上写着来信收讫,还烦请盖个东家私印,我好回去交差。”老门户一听心想事挺多,皱了皱眉,还是把便笺一并拿了,闷声说“你在门口等着,莫进来”。

    十五点了头就兀自站在樟树底下等着,心想着拿回盖了印的便笺便去码头看有无连夜发出的船。正准备吃两口米糕垫一下的时候,一看就是东家员外打扮的中年男人带着两个门户气势汹汹的,直往十五这走来。

    来人气的浑身发抖,指着汪十五:“我来问你。这信是哪个教你送的?哪一个?”用的是本地方言。听的汪十五楞住,查时华才知道自己气的忘语,换了官话又问一遍。

    徽州府通用的语言其实是官话,六县方言相差巨大,所谓十里不同音,莫说县之间,有时同县的乡和村之间话语都略多不同,县内之间或能相互听个八九不离十,但要开口交流却是鸡同鸭讲。十五这才用了官话答:“东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托付我送的,我并未问人家是谁,我只管送到,还烦请东家盖个私印,便笺递与我。”

    查时华这才完全相信十五就是个跑腿送信的,把来信和便笺揉成一团扔在十五脚下。十五稍微顿了一下,说道:“查东家,我赚几吊辛苦钱,莫要为难了我,信要原封带回你亦是要付钱的,便笺上来信收讫也要盖印,是我送到的凭证,你是乡里有名的贤良,不会和我一个穷汉争长短吧?”这一番话说的有里有外,摆低了身态。

    查未说话,两个门户就要上来拿十五出气,十五只大喝一声:“你们且看了”。

    凝气收神,立稳了足根,一拳直扑扑的打向樟树树干。嘭!树干硬生生被砸出一个洞,树皮木屑飞溅。一大片黄叶随即萧萧落下,下起了叶雨。

    两个门户吓的连连后退,查时华不愧是一家之主,拱手道“这位兄弟,得罪了,信我托你带回,同时带个口信回去,就说我查时华携女三日后登门”。说罢把地上的信捡起来展平了,又从腰袋里拿出一鸡血石制的印,对着口呵了一口气,重重的按在便笺上。取了两粒银子同信和便笺一并交到十五手上后扭头就走。朱红色的大门才关闭,里面传来女子嚎啕大哭的声音。

    十五准备把信塞回信封,低头一看,重新展平的纸上画了一叶乌篷船,一个男子衣襟敞开,怀里坐着一位女子,二人坐在船头正狎戏饮酒,画的颇传神,看的十五都有些脸红,只是画上还有三个鸡爪字,一看就不是画画之人所写,写的是:“莫嫁我”。十五瞬间明白了,许世荫这个货借着助他生意开张让他送这封悔婚信,气的十五当下就想飞回去痛打这个惹祸精,但一想又无奈笑了,这兄弟宁愿画画作践自己也是难得,终归出于好心,来回两头又都没亏了自己,信和话还是要带回,到时自己等着看戏便是。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当然,先掼许世荫几跤是肯定的。

    天色已然黑了,十五来到码头寻船。这万安码头其实分上下两处,河中一道石坝横着,上水码头是往黟县,祁门,浮梁而去。下水码头才是往江浙,十五下了沿河台阶,站在下水码头处,大喊道:有船家今夜走的么,我要搭船。”

    有有有,一艘乌篷船上钻出个白发老头来,一手拿着个酒葫芦,一手拿着炒豆,丢了一粒进嘴,嚼巴嚼巴,问道:“后生,搭船去哪?”

    “歙县,南源口下船,多少铜钱?”

    “只你一人么,有无货物。”

    “只我一人”十五答到。

    “估计今晚不会有别的人来了,别的船家都去岸上寻相好的去了,给五吊吧”白发老头答了。

    “我去买点酒食,船家等我”,十五去岸上的小酒馆灌了一竹筒浑米酒,买了几样熟食,背篓里还剩一斤猪头肉。到了船上,便坐在船头吃酒。

    老船家在船尾撑着竹篙,船离了岸,顺着水流往东而去,出了万安镇,两岸村庄偶有几星灯火,忽明忽暗。行了二十里,船过新建方四十年的镇海石桥桥拱,桥是四十年前一位附近巨贾借嫁女路途绕道之由,花了六百多万吊铜钱兴建而成,人力物力不知多少坚辛,光所需花岗青石就得从山上凿出,按图尺寸打磨成型,再人力畜力抬了上船运至此处。原本只有码头一处热闹,这桥一建,对岸沿河也慢慢有了店家,聚成了一条街。

    岸上灯火多了起来,也能听见喝酒猜拳和咿呀呀唱戏的声音,一个比万安那处更大的码头出现在眼前,这处码头是三江合流之地,自古便是热闹地方,万安这一路水流发端自休宁西路和黟县,由西向东是曰横江,另一路却由休宁南路六股尖发端而来是曰率水,在此汇成新安江上游。码头就成了集婺源,祁门,休宁,黟县物产的最大集散地。

    水众为黎,山南水北为阳,故此处称黎阳。

    从万安至黎阳一线村镇,名字都颇为端凝大气:万安,潜阜,梅林,珠里,隆阜,黎阳。

    看着较之徽州城内有过之无不及的热闹去处,十五也动了心,招呼船家靠岸,他要上去闲逛一个时辰,答应加一吊钱,又给老头留了酒食,撑了二十里水路早就酒虫闹腹的船家一举三得,乐的只说“不急,不急。我自在这等你,不会应了别人的,放心去嬉”。

    十五就地用江水洗了把脸,整了整衣服。大步流星的向岸上灯火最盛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