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八章 春江花月社

第八章 春江花月社

    众人纷纷劝道:“郑兄,辛兄,你我寒窗十载,县试五场已经过了四场,如今眼见府试在望,万万不可因一时冲动误了前程。”

    郑文君说出彩头的时候便已后悔,辛无疾毕竟是本县县丞,郑家虽然不惧,但也不至于毁了人家的前程。至于拿了自己的前程作为赌注,也只是一时气愤罢了。

    这时候,鲁小明站了出来:“辛兄,郑兄,你我来这青花食府,本是为了同窗同场之谊。县试五场我们一场一场走到现在,切莫为一时意气之争毁了前程。”

    鲁小明环望众人一眼,然后说道:“不如这样,我们这些人都是县试比试中的前茅,以后说不得会成为府学同窗,不如就此结社,辛兄和郑兄的比试也是雅事一桩,就按辛兄所言,你二人在这里比试,谁若赢了,我等奉他为社长,谁若是输了,谁来负责一年的集社活动费用,另需负责大伙去保定府府试的盘缠和食宿,如何?”

    一众读书人纷纷抚掌笑道:“如此甚好,无论你二人谁胜出,我等可是跟着沾光了。但不知你我共同结社,名号是什么?”

    “春江花月社!”,辛清纯起身笑道,转身走向乐队。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这首《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优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其语音与韵味的变幻,随着诗情起伏,和着辛清纯琵琶曲,竟然丝丝入扣,宛转谐美,众人听的痴了。

    郑文君不会了。

    这首诗在后世被誉为“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既然在这个世界没有出现,那就是我辛清纯的,至于这诗中的高峰会不会出现的过早了,他没有想过,毕竟自己脑海里的经典,不要太多。

    这首诗,清.范大士《历代诗发》曾云:层层灵活,如剥焦心,全不觉字句牵合重复。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之誉。

    演奏完毕,辛清纯回到案几前坐下,众人还未回过神儿来。不知过了多久,各位学子才蓦然惊醒,纷纷叫嚷起来,簇拥着辛清纯,激动不已。而郑文君沮然坐在一旁,再没有站立起来。

    春江花月社成立,辛清纯被推举为第一任社首。于是众人共饮一杯,兴致勃勃地商讨诸多春江花月社社规和各项细则。

    乐队中,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悄悄地注视着辛清纯。

    没几日功夫,这首辛清纯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以极快的速度在保定府、在京师、在江南、在各地的楼堂馆肆,流传开来。

    在本朝,依着不成文的惯例,各县的县试案首在参加保定府试时,只要不出大错,一般是要取中为秀才的。这一来是各县案首本身具备这个实力,二来就是府试考官给各县县令的面子了。毕竟县试的时候取中案首的主考官是县令。

    县试第五场,考的乃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辛清纯在后世,因兴趣使然,是读过朱程的。程朱理学体系下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粗览过两遍。辛清纯搜索原主记忆,这些学说还没有在这个时代出现。

    好在考到这个时候,名次基本定下来,这第五场县试只是一个过场罢了,无需标新立异,现在刚十四岁,也不敢标新立异。规规矩矩答完这场,案首必定是自己的,一个秀才功名也跑不了了。

    果然,这第五场平淡的结束,没有波澜。一直到走出考场龙门,辛清纯才觉得自己真正的来到了这里。甫一穿越便是县试,直到此时,他才有了心境认真打量这个世界。

    一步步认真量过脚下的石板,看着红墙碧瓦的县衙,一时间心境平淡下来。

    自己这是穷穿。没有登山包,没有小圆镜和匕首,没有系统没有显赫的身份,当然,也没有恶奴需要收拾,没有遭遇退婚,当然,也没有未婚妻需要自己拯救……

    嗯?有什么地方不对。

    自己这是在想啥?安于当下吧,好歹老爹是个举人,老娘慈爱善良,原主又勤勉努力,县试结束,自己现在勉强算是个读书人了。

    读书人需要做什么呢?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啥也不用做,掌握好了四书五经的公式,咬文嚼字就行了。

    而辛清纯存粮多的很,五千年文化给养,丰沛多汁,随时取用。只要自己按部就班走下去,颜如玉不是梦,黄金屋不是梦,公务员也不是梦。

    自己今年十四岁,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完成,府学高中,举人大学,进士研究生一路考上去,哎呀呀,人生巅峰就在前方。

    李焕玉正在厨下亲自操持晚宴,丁婶在一旁协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李氏看来,自家大郎和二郎苦了十几天,老天爷开眼,这次县试是稳过了,无论如何今儿得犒劳一下两个孩子。

    辛无疾也乐呵呵的坐在堂前,一盏茶早没了滋味,还在那里不停的吧嗒,吱吱有声的吮着。

    辛清纯回到自己屋里,四仰八叉躺在榻上,循着原主的记忆,想到了那个小蛮丫。

    串起瑶台梦,风干岁月花。翻书长在页眉斜。敢问东君最早到谁家。

    露下天如水,陇头月似纱。褪红衫子旧些些。犹见当年踢脚小蛮丫。

    两世记忆重合,这首后世保定府月依然的大作南歌子,竟然于今世来到保定府蠡县,与记忆中的竹马青梅重叠了。

    关中一座绣楼上,高曼玉正依窗而坐,桌上清茶在这初春氤氲出袅袅茶香,把一张娇美的容颜衬的更加清丽动人。

    又是一年三月三。她无精打采的望向院中那谭绿水,小谭里冰霜已经消融,但是还有淡淡的萧凉弥漫着。如粘了蛛丝埃尘的旧画报,翻起破损的一角,展示那老去的颜色。

    好冷。仿佛自己的童年甫一逝去,就已经是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