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五十八章《三字经》问世

第五十八章《三字经》问世

    郑丹竹是又期待又恐慌。

    这事儿没经历过啊,差两个月十六岁,这就嫁人了?

    可是,自己很喜欢辛清旭啊。

    于是,忐忑不安又饱含期待的郑丹竹,被八抬大轿抬到了辛家。

    这就是辛家的人了。

    郑丹竹走了好繁琐的流程,成了辛清旭媳妇。

    ……

    这两个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辛清纯都抽了个寂寞。

    原本对抽奖有着诸多期待的他,以为得到穿越者基础奖励,就可以差不多达到人生巅峰,在两次抽了个寂寞后,也认怂了。

    郑丹竹嫁过来后,那四五间粮油店自然也跟着过来了,再加上诸多陪嫁,辛清旭美人在抱,俨然达到了人生巅峰。

    辛清纯整日介看着,由不得他不想自家媳妇。

    这些日子,在这新宅里,辛清纯自己收拾出了一间屋子,用作书房。

    日常无事的时候,他常常在书房里静坐,或看些本朝文籍,或涂涂抹抹地写一些东西。这些书大都是原主留存的,他穿越过来后,除了收了一套前朝孤本的《舆地广记》,再没什么值得收在书房里的东西了,因此这书房倒是显得空荡荡的。

    他房间里的东西倒是越来越多,但都是一些生活必须用品,也没啥高端的物什。

    于是,他在闲暇之余,时常去县里的书店去逛逛,本朝的书店,还是有一些意思的,有好多在后世没见过没听过的话本,也有学子们需要的科考读物。启蒙读物也有,但是仅有一种汉朝杨雄的《训纂篇》和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在本朝尚未出现。

    在辛清纯的认知里,《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要不要把《三字经》编写出来?

    这些日子里,辛清纯日常思考的诸多事情里,这件事儿一直困扰着他。

    在书房里,他也陆陆续续地把《三字经》的原文凭着记忆抄写出来,渐渐地成稿。

    这《三字经》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在辛清纯穿越前的另一个时代,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如果自己把这《三字经》推出去,可以想见的是,自己作为作者,将被后世所有读书启蒙的学子们记住,这是真正的名流千古。

    可是,以现在十四岁的自己,区区一个秀才的身份,能不能承受其重?

    答案是够呛。

    身边的人当中,或许父亲可以。父亲是积年的举人了,久试不第,选了个小县的县丞在蠡县窝着,或许可以厚积薄发,编纂出一本《三字经》?

    嗯,比较靠谱。父亲若是因了这《三字经》被重视,那自己就可以成为更厉害的衙内了。

    想到了就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辛清纯把三字经拆开打散,故意留一些疏漏,一点一点儿地往父亲的书房里去讨教。

    辛无疾初时还不太看重,觉得自己小儿子写的这几句话几句话的文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虽然有趣,但和科考、学问相去甚远。

    可是渐渐地,发现这些小段子内容精深,越品越有味道,于是慢慢地看重起来,有时候,辛清纯有事儿没到父亲书房去,还遭遇到催更。

    辛清纯慢慢地往父亲书房拿,辛无疾慢慢地批改,后来隐隐的有一些感觉,这些小段子若是编辑出来,怕是比那《千字文》还有价值。

    可不是么,这《三字经》在后世人们怎么评价的?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于是辛无疾愈加重视起来,每日里下衙后,便匆匆赶回家,督促着辛清纯把这些小段子一点点整理,有时候还会把自己想到的一些历史和故事糅合进去。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辛氏父子编纂的新版《三字经》,在春节来临之际,基本定稿。

    辛无疾大喜,每每在书房里看着辛清纯用簪花小楷一字字誊抄出来的《三字经》书稿,爱不释手。

    由喜这本书的扉页。

    因为这本《三字经》的扉页,清清楚楚地写着:

    大明乾秉朝戊戌年举人、蠡县县丞辛无疾编纂;

    大明乾秉朝丙午年保定府县试案首,辛清纯校正。

    自古文人爱书,如同赌徒看见骰子。《三字经》既成,无论怎么样,辛无疾可不想藏在自家书房里敝帚自珍。他摩挲着倾注了自己忒多心血的《三字经》,思来想去,想到了自己中举人时的座师,也想到了在朝中有着强大后援人脉的贾立言。

    从来弟子和座师都是一体的,有那走的近的,甚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辛无疾与自己座师走的不进,那是因为几次考进士都名落孙山,在自己座师心目中几乎排不上号。

    但座师就是座师,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自己座师目前是学士,翰林学士,虽不是大学士,但这本《三字经》若得了自己座师的序跋,此书的前景用脚指头都能看见。

    若是此书交给贾立言,也有好处,首先贾立言是主官,自己是佐贰官,给些好处与贾立言,比如在校正一栏加上贾立言的名字。那贾县令必定会极力助推此书面世,他在朝堂中的奥援可不是吹的,如此一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对自己仕途大有帮助。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自己与贾立言就绑在了一辆战车上,从此就算是站队了。自己成了贾立言利益团体的附庸。

    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