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九十二章 取中

第九十二章 取中

    贡院内,国子监贡生张遂志被几名差役控制起来,正在不停地怒骂。

    他多委屈啊,那姓辛的考生想要自己的命,还要把那句话公之于众,我把他的卷子誊白了,有错么?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你听听,你仔细看看,人言否?

    没文化真可怕,没文化还来到这顺天府乡试的考场内担任誊录官,那就更可怕了。

    次辅顾爱农一来,先是安抚了考场外众考生的情绪。紧接着就来到贡院内,这时候,说是贡院封禁,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既然张榜了,那就是乡试结束了,因此这顾爱农进入贡院,也不算是多么离谱。至于为何没有公布案首的名字,那只有进来了解了情况再说了。

    待到顾爱农了解了情况的始末,一时间也是哭笑不得,伸手指着那张遂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跟他怎么讲?你跟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去讲道理?

    说那句话的原意是:“志士”和“仁人”只按“理”办事,不打算在“理”之外还按其他规则办事,至于那些奉献自己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天下忠贞不屈的人树立表率的“志士”和“仁人”,就是到了生命要终结时也不遗憾。

    说这些有意义吗?

    这时候,主考张大人过来商量,这辛清纯的名次,按怎么说?几位同考官和正副主考都看过了辛清纯的全部文章,各种吹毛求疵把所有文章统统看了一个遍,没有发现一处错误。这就不好办了,若是找到了他疏忽的地方,哪怕有一个地方污了些许墨渍,也算是有个理由让他落选,可是真的找不到一处不合规矩的地方,偏偏那文章写得还是花团锦簇,比那原定的榜首的文章眼见着就强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人是皇帝重点关注的,要是随意将他罢黜了,不仅对不起这名考生,也对不起皇帝,对不起皇帝了,那就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对不起自己的这身官衣了,穿了这许久的官衣,谁愿意因为这个原因而脱下来?

    可是榜单已经贴出去了二百九十九名,若是把辛清纯的名字写上去,挂了榜首,倒是对各方面都有了交代,皇帝那里也算是对得起了。可是,那原定的榜首,怎么处理?让人家落榜?也说不过去啊。

    张大人和副主考商量半天没法子决断,只好来请示次辅顾大人,顾大人听了事情始末,也不能决断榜首的去留,他没有权限啊,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这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不是自己,自己怎么能决定一省解元的去留?

    几人面面相觑,无奈何只好携了辛清纯的卷子,令人押了那张遂志,去往御前请罪。

    这乾秉帝哪里知道,自己随口吩咐了一下,给了辛清纯和辛清旭兄弟一个乡试的资格,便生出这许多事情来。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可称为本朝奇葩事件的乡试张榜的奇景出现了,堂堂顺天府乡试,张榜的举人有二百九十九名,独独少了那最耀眼的解元的名字未公开,那顺天府贡院外的八字墙上,最显眼的位置空着,仿佛在嘲笑着什么。

    次辅顾爱农留下了一些侍卫维持秩序,与主考官张大人及副主考等人,携着辛清纯的考卷,押着张遂志,来到皇宫求见乾秉帝。

    乾秉帝早得了消息,知道那顺天府乡试的解元榜单空缺,正疑惑间,接到了次辅和主考官请求觐见的消息,当下吩咐人传了过来。

    张遂志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能见到皇帝。

    可是,他办了一件自认为正确的事情,这就见到了。

    凡事到了皇帝这里,就有了最终的决断,皇帝可以一言而决啊。

    乾秉帝细细听完了事情的始末,撇了张遂志一眼,然后低下头细细地看起了辛清纯的试卷来。

    辛清纯他很是有一些印象,先是从保定府传来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在上元节灯会上,那辛清纯当着自己的面作出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人之作,更是在《三字经》的最后,写出了令自己高兴的四句结句。

    嗯,这孩子是个有才的,我得细细看看他的试卷,倘若真如顾爱卿所言,那么自己万万不能让他埋没了。

    于是乾秉帝难得的认真阅看考生的考卷,一篇篇文章看过去,乾秉帝不由的连连点头,这手中的试卷,正是辛清纯手书的正卷,笔迹看着很熟悉,毕竟辛清纯手书的原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宫里,自己在皇后那里经常能看到。

    阅毕,乾秉帝不由得取起御案上的朱笔,轻轻在卷上圈了一下。

    这就是取中了。

    顾爱农不敢决断,是因为他不是主考官。

    乾秉帝就直接取中了,因为哪怕是张大人的主考官一职,也是他任命的,现在不过是把权利收回来而已。

    是的,乾秉帝说中了,那这卷子就是中了,还必须是榜首,谁有异议?恩科都是皇帝加的,说是为朝中取士,其实还不是为皇帝取士?

    至于原来拟定的榜首,没关系啊,皇帝说了,再加一名就罢了,仿照殿试规制,第一名辛清纯为解元,原定的第一名改为第二名,叫亚元啊。所有名次依次往后推一推,最后一名也不让人家落榜了,本次顺天府乡试,就取三百零一名。

    你看看,这就是皇帝,说了算啊。

    至于张遂志,乾秉帝并没有看第二眼,只是吩咐次辅处理,将那张遂志因何进了国子监,又是如何得了礼部推荐,如何混进顺天府乡试担任了誊录官一职的事情,一一查问清楚,凡是涉及到的大小官员,一概绝不姑息,都交由三司依律从严审判。

    啧,这下张遂志的族中可惨了,本来仗着有钱有势,想着为自家子弟博一个前程,这下子可都搭进去了。

    不知道会不会被抄家,据说,他家的房子挺大的。高明献应该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