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这江湖有点不对劲啊 » 四十九:寂静岭

四十九:寂静岭

    黑暗好似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反复复无休无止,晋戈躺在上面,时而就像漂浮空中,时而又像躺在沙土,时而还像沉溺水下,说不清道不明,这到底是什么感觉,无尽的黑暗中只有一团火焰熊熊燃烧,黑暗并没有和自己接触,但隐隐传来的压迫感,却不知觉间加速了身体的燃烧,等待还是等待。

    晋戈闭上双眼等待着,许久之后,一丝丝亮光照射在眼前的世界上,再次睁眼,不知不觉竟来到了一个庙宇,庙宇不设门槛,晋戈的身体一半在门内一半在门外,门内有些光亮,门外无尽黑暗,一波浪涌袭来,就把晋戈送了进去。

    晋戈左右看了看,发现这个地方很普通一个不大的小房子,几面墙壁,几根石柱,一个棚子当顶,没有珍宝美玉,没有雕龙画凤,门口也没有大门掩门,着实寒酸的紧,不由得对于这里的主人生出好奇和敬意。一道傲气略带有责备的少年声音从后面传来,“你去人间时,我曾嘱咐过你,不是所有的神灵都知变通,你现在也是‘该’!”一股清风把晋戈转了个身,并向里面挪动了些,晋戈这才看清了这间房屋主人模样。

    屋子里有一个小木桌,四方各有一个蒲团,桌子是一个茶壶四个杯子,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之上,粗布麻衣简单宽敞,黑发披肩不加修饰,双目有神傲气凌然,面容姣好容貌奇妙。晋戈愣了一下,然后尴尬的笑了几声,说:“你怎么在这。”酆寂大帝言道:“这里是寂静岭,我驻守在此,你忘了?”晋戈这下就更懵了,不可思议的说:“这这这,寂静岭?不对啊?我走的时候还没建呢!”酆寂大帝言道:“德幸,神威正德虚空藏菩萨,之神力,这里方建如此。”晋戈好奇问道:“虚空藏菩萨把一个分身派这儿了?”酆寂大帝言道:“不是一个是两个,一个在此修建死寂区,一个在冥界修建新地狱。”晋戈听到这里这才明白,敢情是这回事,自己在人间待了三四十年,这寂静岭就建好了,地府办事效率啥时候这么快了?晋戈问道:“接下来我怎么办?”酆寂大帝看着晋戈平静的说道:“你违背了寂静岭的规矩,必须死。”晋戈立刻反驳了过去,:“哎!你这可不对啊,当初寂静岭建的时候,我这个项目负责人定的唯一规矩是,凡入寂静岭饮其水着,无论妖邪人魔神佛修罗,死!那大黑水我可没喝啊,你别坑我,我现在已经够惨了。”酆寂大帝笑了笑,说:“你喝了。”晋戈连忙,“哎哎哎!”了几下后,突然恍然大悟,瞪大了双眼,骂道:“我草,你们把寂静岭的空气变成水了?”酆寂大帝哈哈大笑,过了片刻,看着晋戈那不可置信的眼神,解释道:“菩萨说,这样符合规矩。”

    晋戈为戬:

    晋戈曾经在地府任职,职责是改造地府和冥界。

    地府是冥界的管理机构。

    酆寂大帝是酆都大帝的法身,原本是为了保护晋戈而创造的,因为重新改造地府和冥界,会得罪很多大势力,后面晋戈去了人间休假闭祸,便让其坐镇寂静岭。

    寂静岭的原型是由于电影《寂静岭》而来的灵感。

    死寂区:一些极其危险的区域,是为了流放地府审批的危险犯人所创立。

    虚空藏菩萨,在小说中一共有七个分身,一个在佛界管理虚空院,五个在婆娑界和其他世界普度众生,另外一个在各界游走。

    分身是真身的一部分,法身是真身幻化创造而来,分身实力比法身要强,但分身死了会减弱真身的实力,法身并不会。

    神威正德:全称是,神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神威:神灵的威德。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匡正道德,使人民生活丰厚,最终达到善良的最高境界。前一句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意思是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后一句出自《大学》,原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虚空藏菩萨的其中五种形象来源: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即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等五智如来入如意宝珠三昧的象征。换句话说,这五大菩萨实即五智如来所变。以这五大菩萨为本尊的密法,叫做五大虚空藏法。相传如为国家修习此法,可以预防天变、增益国运。如为个人所修,也有延年益寿、消灾增福的效果。

    在形象方面,这五尊通常都作圆形排列。五尊同在一大圆圈之内,各尊颜色互有不同。正中央是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前方是黄色的金刚虚空藏,右方是青色的宝光虚空藏,后方是赤色的莲华虚空藏,左方是黑紫色的业用虚空藏。在有些画像里,五尊也各有坐骑,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乘坐狮子、象、马、孔雀与金翅鸟。

    日本京都神护寺所藏的五大虚空藏菩萨像,是日本国宝。为彩色木雕。雕造于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年间(九世纪中叶)。其排列方式本来也作圆形,但是现在则呈现横排并列式。各尊的右手所持物各有不同,而左手则皆执持三钴钩,无一例外。

    ◎附︰〈五大虚空藏菩萨〉(摘译自《密教大辞典》等)五大虚空藏菩萨,系指从大虚空藏菩萨的五智所开出的五尊。或谓金刚界五智如来(即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各入如意宝珠三摩地,施福智所成就。意即将一切如来之五智总摄于虚空藏尊。盖五大虚空藏出自《瑜伽经》,以特别深秘故而有异解,或约五智立五菩萨,或以五菩萨即五佛所变。而五尊之名亦因此产生异说,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瑜伽经》说是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列解脱、福智、能满、施愿、无垢等五虚空藏。另有称为智慧、爱敬、官位、能满、福德者。五大虚空藏的形象,依《瑜伽瑜只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载,一大圆明中更画五圆,(1)中圆画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2)前圆(东)画黄色金刚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3)右圆(南)画青色宝伉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4)后圆(西)画赤色莲华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5)左圆(北)画黑紫色业用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宝羯磨金刚。五尊分别乘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

    此五尊的三昧耶形,分别为率堵婆、五钴杵、如意宝、莲华、羯磨。其种子依次为vam、hūm、trāḥ、hrīḥ、aḥ等五字。

    小说中另外一种形象,来源即为,常见的,头戴五佛冠,右手持火焰剑,左手持莲。

    最后一种形象为,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右手持火焰剑,左手持莲,端坐莲台,自生千手。千手形象借鉴千手观音,只是这里持剑而已。其他均为佛经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