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牙子的人生 » 第七章 震撼

第七章 震撼

    刘术清再次站在了沙坝头的那块土包上,脸上却是抑止不住的笑意。

    他四下看了看,惊讶道:“咦!黄叔怎么也来了?他腿脚不便,平时可是从不出门的。”

    刘术清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听我说,县上已经明确下了指示,三天后咱们海螺村‘背土填沙’工程正式开始。”

    众人对此反响不大,因为大家在前些日子就已经知道这事。

    “工程完工后,各家各户都能分到地,到时自己想吃啥种啥。”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有人兴奋地说。他们自家的地都在半山腰,都是自己开恳出来的,地里沙石就占了七成,三成才是土,这样的土质种庄稼哪能行?再加上水源不方便,所以每年能收到手的粮食粒粒可数。

    人群中有人问:“刘村长,那每户大概能分到多少地?”

    “具体如何分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想,应该是按人头分而不是按户分,按户分肯定是不合理的。”

    他接着说道:“因为考虑到海螺村地理位置最为偏远,而且处于整个工程的最西端,按理说我们的工程量相比较其它村镇是最繁重的。但县政府早就替我们考虑到这些,并且做好了安排。因此,我们这次背土的地方不远,就在中坝村。”

    “中坝村?”人群中顿时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远是不远,来回十七八里,可中坝村哪儿有土挖?”

    “是啊!刘村长莫不是在开玩笑?”

    “要真是在那里背土就好了。我有房亲戚在那,渴了可以到他家喝口水,饿了可以去打个尖。”

    ……

    待人群议论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刘术清接着说道:

    “具体我就不多作解释,是县上统一安排的,大家服从安排就行。”

    “另外,县上准备修一条堰道从我们这里经过。”

    “天呐!还要修堰道?太好了!以后浇水就不用跑山坳去背水了,每次我家男人背水回来我用点水他还抠抠索索的,这下可好了!”

    看着村民们个个兴奋的表情,刘术清的心里就像三伏天喝了杯凉茶。

    “罗县长说,以后还要在我们这儿修建一所小学,让娃娃些都有书念。”

    刘术清的重磅炸弹一块接一块抛出。

    可这回,绝大多数人却反映平平。毕竟在庄稼人眼里,唯有填饱肚子才是王道,其它都是鬼扯淡。

    就比如李老根,他当初和刘术清一起去学认字,可前者学了两天,就失去了兴趣。他觉得那弯弯曲曲像蝌蚪一样的字不反难学又没啥乐趣,不如他上山掏掏鸟蛋下河摸鱼快活,于是就放弃了。只有刘术清坚持了下来,因为小时候听父亲偶尔给他讲讲三国的故事,他被里面的英雄人物所吸引,但父亲告诉他:自己也不识字,他都是听说书先生讲的,要想知道更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就必须得学文断字。

    而当初教他俩学识字的人,正是黄老学究。

    黄老学究是黄万荣的父亲,今年刚满八十三岁,据说他还是前清的秀才,写得一手好字。村里不管是结婚,嫁女,还是家里死人都请他写字。但不管谁家请他,他都很热忱。至于他原名是叫什么,村里很少有人知道,他那一辈的人如今就只剩下他了。因为他平时为人古板,经常说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话,大家也都听不懂,所以背地里都叫他“老学究”。

    刘术清有时背地里也称他为“黄老学究”。但他这样称呼,却没有半分不敬的意思,相反,他对他很尊敬。刘术清只是觉得,“老学究”这个名字,配他那古板的性格倒是恰如其分。

    但此刻,黄老学究心里却被刘术清所说的“政府要办学”这个消息震动了。

    “术清,你所说可是真的?”

    黄老学究用他那颤颤巍巍的声音问道。

    “当然是真的,黄叔!”刘术清恭敬地回答道:“学校校长的人选都定下来了,是县里是一位年轻的女干部,名叫赵雪。”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仰天叹道:“吾虽知将不久于世,然知此,去亦慰也”。

    恐怕也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最能深刻领会到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吧。

    “大伙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刘术清说完,下了土包快步走向黄老学究。

    “走吧,黄叔,我送您老回家。”他和黄万荣一边一个扶着老人的胳膊慢慢往回走去。

    一路无话。

    黄府,黄老学究坐在藤椅上,刘术清则端端正正坐在他面前,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

    “黄叔,早就该来看望您老人家的,可这段时间太多,抽不开身。”刘术清歉意地说道。

    “术清,你不用为难,我理解。你现在是一村之长,心里装的是全村的百姓,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叔啊,我今天来还有件事情想要求您。”

    “但说无妨。”

    “我想请你帮我写几个字。您也知道,我写的字歪歪扭扭不好看。”

    “谁让你小子当初不好好练字的?”

    “说吧,什么字?”

    “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古有愚公老叟,立志可搬山;下联是:今有大树人民,齐心填沙海。横批是:换了日月”。

    黄老学究嘴里疑惑道:“不对啊,这怎么诗不像诗,对联不像对联的?倒是这横批‘换了日月’这四个字挻有意思。你这幅对联是哪来的?是那个罗县长写的?这倒像他们共产党人的风格,有豪气。好一个‘换了日月’!”

    刘术清心里发苦,他好不容易憋出几句,却被驳成二不像,既不敢说是罗县长写的,也不好意思说是自己想出来的,只好闭紧嘴巴。

    “万荣,把我墨宝拿来。”

    黄万荣应了一声。

    只见黄老学究笔走龙蛇,片刻功天就写好了。刘术清心里感叹:真不愧是前清秀才,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待墨迹全干,刘术清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说:

    “黄叔,那我就先走了,得空再来看望您老。”

    从黄家出来,他在路上想:“什么时候成立村委会了,我一定要把这幅字贴在村委会的大门上,虽然没得到黄叔认可,但却是得到了罗县长的肯定。”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又不由得高兴起来,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入夜,天空繁星点点。刘术清负手站在院落里,看着天际一颗流星划过苍穹,转瞬消失不见。“人的生命竞也如这流星般如此短暂,仿佛昨日还少年,转眼却已须发白。”他想道。

    一阵阵河风吹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天气开始转凉了。”他自语道。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肩上披过一件衣服。

    “爸,你怎么还不去睡?”

    “还早。”

    “你明天合适去趟娟子家,看她们家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这妮子好几天没来了。”

    “好的,爸,你也别站太久,外面凉,小心感冒。”柱子说。

    “知道了,你先去睡吧。”

    “嗯”

    刘术清又站了许久,这才返身回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