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非常锦衣卫 » 第8章 我要出书

第8章 我要出书

    沈落又买了个酒坛,装好酒水,去酒坊、酒楼、客栈询价,都不愿意出价一两银子,最多的出到七钱。

    只好又拿去卖给火烧云酒铺。

    “真的是最后一坛了。”

    酒坊老板不管他真假,“以后还有仙酒,就直接来我这,量少就一两银子一斤,如果一次十斤仙酒,我给你十一两银子。”

    是个会做生意的,但沈落不敢表露有大量仙酒。

    钱帛动人心。

    ……

    此时天已黑下来。

    沈家包子铺店门紧锁,门缝里可以看到微弱的光。

    沈母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孩,那哀求的眼神,因为饥饿而发惨发白的嘴唇,真想伏在膝上痛哭。

    她也才三十岁啊,头上却已能看见白发,眼角皱纹清晰可数。

    自从当家的一去不返,整个家庭的重压几乎将她击垮。

    大姑娘沈霞十三岁,已经懂事,为了给母亲分忧,不时烧热水给弟妹们充饥。现在家中水缸也已无水,正准备带着弟弟沈鹜去公共水井挑水。

    “大姐,我不想去,饿得没有力气了。”

    气得沈霞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

    “哇……娘,姐姐打我。呜呜。”

    沈母肚子也咕咕直叫,坐在凳子上实在无力起身,只能强打精神安慰二儿子。

    以前日子虽苦,但好歹一日三餐有保障,哪像现在,众人就早上吃了点包子。

    “京债”打手把大儿子抬到家里,就翻箱倒柜搜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做包子的面粉、肉馅、细软……

    不是要债,那是明抢。

    沈母先去衙门,想告状讨个说法,官爷们却说让等着。

    又去锦衣卫小旗家,把沈落的情况一说明,顺便代儿子请了两天假。

    这小旗官姓王,叫王林,六十岁年纪,生病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还是他儿子王小雄接待了沈母。

    王小雄最多十六岁,和沈落是同龄人,又要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还要代父亲出勤,显得颇为憔悴压抑。

    他那家里的情况,比自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都是苦命人。

    沈母没时间悲春伤秋,摇晃着想站起来去挑水,却头发昏、脸发白,又跌坐在凳子上,幸好没摔着。

    “娘,你没事吧。”

    沈霞扶住沈母的胳膊,这一下被吓到了,语调中已经带点哭腔。

    “都饿了吧,哥哥到外面应该会买东西回来吃的。”沈母只能寄希望于大儿子,但内心深处知道可能性不大,说出来给小孩们一点安慰,望梅止渴吧。

    室内灯光如豆,室外漆黑似锅底。

    沈母叹息一声,感觉全身的精气神都没有了。

    忽然门响,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挡住了外面的黑暗。

    手中提满东西,走到众人跟前,熟牛肉、年糕、酱肘花、白切鸡……

    食物的香味勾引得小孩的口水哗啦啦直流。

    小孩们的欢笑声,在这漆黑的夜里,传出了好远。

    ……

    《红楼梦》全本精确字数为731017字,在本世界,沈落反反复复看了10来遍,也只记了个大概。

    要说全背下来,或者默写出来,那是万万不能。

    想着来到梦幻世界,再慢慢按照那个剧情,自己尝试写一遍,好歹增加一些发表字数和阅读值。

    来到梦幻世界,所有属性翻10倍,“神”值估计到了30多点,相比本世界的2点高了15倍。

    其中20点“神”值可能在觉醒瞳术巫眼时永久性的消耗掉,但他的记忆力依然大大增强,几乎要等同于过目不忘的能力!

    当沈落想把红楼梦写出来的时候,这本小说的每一个字符在脑海中都清晰可见。

    甚至,当时搂草打兔子捎带看过的一些名著,他现在都可以默写出来。

    有了这个能力,也就不急着把小说的内容写在纸上。

    沈落躺在床上,想着弟妹们吃饱后满足的笑容,沈母担心自己做坏事得的食物灯光下眼角的泪花,再看看弟弟们横七竖八躺在床上熟睡的可爱模样。他突然对这个家庭有了归属感。

    明天就去了解出版事宜。

    不但要有钱,更重要的是要有力量。

    才能照顾、保护好家人。

    ……

    明朝的出版业十分繁荣。

    其对出版业的管理颇为宽松,对书坊刊印的书籍,不像宋元那样实行审查制度。

    明代以前的印书字体都是手书的楷体,多选用颜、欧、赵等名家书体,虽然艺术价值很高,但刊刻不宜。

    到了明代,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匠体字,即现在书籍常用的宋体字。

    宋体字,其实该叫印刷体,特别适用于活字印刷。

    由于字体改良和规范、刻字工作流程模块化,使得在出版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刊刻每百字的价格,比前代下降了十倍,大约为2~4分银子。

    买一卷书所需的2钱银子,大概相当于买一张新椅子、一只鹅或一把折扇的钱,因此不仅是商人和官员,就连普通城市工人也可以承受当时的书价。

    明朝教育普及,造就了数量庞大的“读书人”。

    面对这个人人爱读书,又能读得起书的时代,沈落感觉“蟠桃园”更有用武之地。

    在本世界,民众的消遣生活丰富多彩,刷短视频、看电影、玩游戏,看书人也大多是拿着手机追网络小说的,正儿八经拿一本书慢慢品味的人越来越少……

    更何况,沈落还能抄书。

    只要在这个世界还没出现过的书,第一次由沈落发表,之后翻版、盗版,都可以获得阅读值、粉丝值、声望值,不管沈落是不是抄袭的。

    他可以搬运本世界的作品,在梦世界更好地发挥金手指优势,获得声望值。

    靠沈落自己写作,或者雇人写好再来文抄,发表出来的文章,想要获得声望值,可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

    明代出版业有官府经营的出版业(官刻)、文化精英经营的出版业(私刻)和商人经营的出版业(坊刻),它们所出版的书籍分别称为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

    明代中期以前,官刻和私刻是出版业的主体。

    到了嘉靖年间,虽然官刻和私刻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坊刻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三个部分中最有生气的一个。

    为了在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书坊主使用各种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多、快、省地出版能够赚钱的畅销书。

    用铜活字翻印书籍,“所制活板,甚精密,每得秘书,不数日而印本出”。

    竞争推动了出版业的前进,各书坊都力求做出特点。有的以校勘精审取胜,有的以珍本奇书标榜,有的着眼识字不多的人,印制小说、戏剧、唱本。

    沈落大致了解到出版业的现状后,就找了家小书坊,叫古珍阁。

    一幢房子,门面开店,后面作坊,楼上则是编辑部,编、印、发一体。

    有完整的刻书流程,包括校、写、刻、印、装订等几个环节,刻书人员主要由家庭人员组成。

    坊主姓古,长衫折扇,一缕山羊胡,讲话温文尔雅。

    “……别看咱们家是小坊刻,但实力很强,拥有刻书的板片达一万余块……你想以最快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读到佳作,选我们就对了……采取各种策略和方法,把书籍尽快送到尽可能多的读者手中……南京的三山街、苏州的闯门、杭州的镇海楼、涌金门等,这些聚书地,都有我们的长期合作商……”

    沈落心动了。

    “古坊主,如果我一次性卖断书稿,大概能得多少稿费?”

    右手摇折扇,左手摸胡须,古坊主哈哈大笑,“当然是看小说质量啊,畅销书,可以拿几十两稿费……你也可以等销售情况出来后,从销售利润里占一部分。”

    沈落连连摇头,“提成啊,我不要。只想一次性卖断。”

    谁能知道你的利润是多少,销售过程又不透明。

    “那就是对小说质量没信心嘛。”

    “等你看货就知道。”

    红楼梦啊,需要担心质量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