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勋二代 » 第163章:回京【求订阅】

第163章:回京【求订阅】

    话说自那日张忠参观过安远驿,了解朝贡贸易后,便转回到了沙船上,准备沿着海岸,巡视一番舟山群岛,然后驶向杭州湾。

    “伯爷,前面便是双屿岛了。”沙船之上,大嵩千户所的千户赵明恭敬禀告道。

    大嵩千户所乃是沿海的一个卫所,张忠便是在此处登船的,赵明得知张忠的身份后便殷勤的做了向导。

    “下锚,我要登岛一看。”张忠立在船头,看着依稀可见轮廓的双屿岛神情激动道。

    双屿那可是与福建漳州月港南北呼应的另一个走私贸易基地呀!

    不过那得等到嘉靖年间,双屿才繁华热闹起来。

    “不知如今的双屿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张忠心中嘀咕道。

    一旁的赵明看着张忠激动的样子,欲言又止,那日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位年轻伯爷想登上双屿岛时便犯疑过。

    因为他所在的大嵩千户所距离双屿岛不远,据他所知,这岛上如今压根没人,也就是偷偷出海捕鱼的渔船有时会在此停靠休整,再者便是听说海盗也喜欢在此短暂聚集。

    “算了,这些贵人的想法我可能无法理解。”赵明自嘲一笑,便吩咐操船的纲手,下锚停船了。

    扑棱棱.....

    当张忠登上双屿岛时,看着因他这个陌生人的出现而惊飞的群鸟时,不由一阵无语。

    “伯爷,这双屿岛向来如此的,一般是没人来的。”赵明在一旁尴尬的说道。

    “我怎么听说舟山群岛,五谷之饶,鱼盐之利,可以食数万众,这双屿岛怎会荒凉至此?”张忠皱眉问道。

    “我听说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主持海防时,采取’清野之策’,将岛上不多的人迁回了内地,而且舟山原设有昌国卫,信国公把昌国卫迁往象山,只留下中中、中左二个千户所,所以我们对舟山的影响越来越小了。”赵明解释道。

    “目光短浅。”张忠闻言腹议道。

    因为张忠深知,海防除了大陆需要设立防备,海岛更不能放弃。

    这些既有“五谷之饶”,又有“鱼盐之利”的海上诸岛,随后逐渐成了倭寇长途奔袭后的绝佳休整场所。

    一旦环境适合,倭寇就会在舟山诸岛结下据点,并以此为跳板,对两浙内陆展开侵掠。

    这种情况在现在海防建设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还不太容易发生。

    可张忠知道的是到了嘉靖年间,随着沿海兵备逐渐松弛,其祸害就不断凸显出来了。

    嘉靖年间许栋、汪直等数度占领舟山诸岛,并据此为基地,侵袭东南沿海,由此造成大倭患,即是如此。

    “这还是战略眼光的问题。”张忠在心中叹气道“明初所建的沿海卫所,多在大陆,绝少在岛上设立卫所的,这也使得后来双屿、烈港等倭寇基地很容易便形成规模了。”

    “回京后我得向朱瞻基提议一下,不能让这个破绽继续存在下去。”张忠下定决心。

    “该看的我已经看到了。”张忠转身向船上走去,并对紧紧跟着他的赵明叮嘱道“双屿岛很重要,你所在的大嵩千户所距离此岛近,日后要时常来此巡视,不准海盗在此聚集逗留。”

    “是!”赵明苦着脸道。

    “我知道你们千户所力量有限,不用担心,我回京后会禀明陛下,多给你们一些支持。”张忠宽慰道。

    “多谢伯爷体谅。”赵明连忙感激道。

    盏茶后张忠便上了沙船,待返回大嵩千户所,将赵明留下后,张忠便再次起航。

    之后沙船经过杭州湾,沿着江南运河北上镇江,转过长江,然后溯流而上抵达了南京东水关码头。

    .....

    凝翠院:

    “明日我们就要启程回京了,今日你们便将要带走的行李好好收拾一下。”这是张忠自浙江返回南京的第三日,将南京的琐事处理完毕后,他决定要返回京师了。

    “好!”

    听闻此言的蓉儿与如梦连忙颔首应道。

    蓉儿随即转身出去吩咐丫鬟整理行李了,房内便只剩下如梦与张忠。

    “伯爷,我如今有些担心,我这个身份,到了京师,若是国公爷与夫人不认可我,我该怎么办?”如梦将手中的帕子绞来绞去,一脸的不安道。

    “不要担心,纳妾这事,我父亲一向不过问的,至于我母亲,她一向疼我,就算她有些意见,我求一求她,事情便也成了。”张忠勾住如梦的腰。将对方抱在怀中拍着她的后背宽慰道。

    “嗯!”

    如梦闻言,微微点头应道。

    “好了,你也将行李整理一下,我还需要出去一趟。”张忠松开怀中的美人说道。

    随后张忠便出了凝翠院向前院走去。

    待张忠来到前院便遇到了钱管家带着钱林正候着他。

    “伯爷,我有一事相求。”钱管家躬身道。

    张忠看了看钱林,便知道钱管家所为何事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忠在心中暗道。

    “此次回京,就让钱林跟着我,继续做小厮吧!”张忠不待钱管家出口便说道。

    “多谢伯爷!”钱管家诚恳说道“我有两子,大儿子老实已经跟着我在做事了,便让他留在身边给我养老,至于这个小儿子激灵,他跟着伯爷,也能有个前途。”

    “你是府里的老人了,南京这边日后需要你继续操持,你放心,钱林跟着我,我不会亏待他的。”张忠笑道。

    张忠说完便出了前院,骑马向龙江宝船厂而去。

    在南京城外西北秦淮入江口,有个紧邻长江的石头营寨,便是大名鼎鼎的龙江宝船厂。

    其范围东抵城池,西接秦淮,南抵留守右卫军营,东西横阔一里,南北纵长二里有余。

    郑和下西洋的船只,绝大部分都是从这个船厂的闸关中,缓缓驶入长江,航向茫茫大洋的。

    水关城楼上,郑和看着船厂作塘里无数匠人像蚂蚁一样攀附在各种巨大的龙骨之上,锤凿锛斧交相飞舞,叮当声不绝于耳,一时思绪纷飞。

    他记得他搭乘船厂里的宝船,满载着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纱罗及金银等各类商品驶向大海。

    船队每到一地,他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太宗皇帝的诏谕,代表太宗皇帝赏赐给他们锦绮纱罗及金币等物品,并接受当地贡品。

    他还记得那日,太宗皇帝决定任命他为正使下西洋时,对他的吩咐“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也。”

    郑和的目光停留在那艏四百料的沙船上,不由叹了口气。

    四百料的沙船,在内河中已经是巨无霸的存在了,可在这偌大的作塘中,就像条小渔船一样,最高的船桅都没超过作塘深。

    张忠登上水关城楼看到的便是郑和略显落寞的身影,顺着郑和的目光看去,当张忠看到那艏沙船时,便知道郑和为何如此了。

    因为这里本应该建造的是宝船。

    可如今朝廷停止了下西洋,郑和与那宝船一样便失去了用武之地了。

    “郑公公,此次你同我一起回京,我们两人定能说服陛下重新让你下西洋。”张忠走上前宽慰道。

    “一言为定。”郑和转身回头,眼中精光顿现,激动说道。

    “一言为定。”张忠见状诚恳应道。

    翌日,张忠一行人便从东水关码头起航,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半月后终于抵达了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