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二十九章 一心造反的姚广孝

第二十九章 一心造反的姚广孝

    “皇爷爷,我父亲他.....薨...”

    在太子的寝宫里,朱允炆见到了匆忙赶来的朱元璋,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他便立刻跪着匍匐到朱元璋面前,泪流满面的开始报丧。

    “陛下万福金安!”

    吕氏和宫女们也一个个下拜。

    朱元璋眼睛盯着躺在床榻上的儿子,一脸的不可思议,缓缓的走到朱标的床前,微微张了一下嘴巴,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旁边的朱允炆赶紧上来搀扶着朱元璋,生怕他受不了这种打击,要是再有个意外的话,恐怕后果真不敢设想。

    “标儿,标儿,你怎么,怎么?就这么去了...”

    一声声的悲切发自肺腑,引人垂泪。

    “咱要把这个国家交给你啊!咱还要你继承咱的皇位呢,你怎么就早早走了呢?你做的二十年太子,你就忍心...”

    朱元璋摸着儿子的脸,悲痛欲绝:“标儿呀,你醒醒,睁开眼睛再看看咱,只要你醒过来,咱什么都依你...”

    “皇爷爷,你也别太伤心了,父亲知道了会很难过的。”朱允炆很懂事的跪在一旁,对朱元璋安慰道。

    可是这样的劝解,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眼前躺在床榻上的是他花了二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大明帝国的继承人,就这么快没了,如何让人不痛苦?

    朱元璋现在很伤心,他嘴里一直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哪里还有其他感受?

    他精心培养的儿子都死了,别人的劝解还能有什么用?眼前最能改变的,就是减少生着的伤痛。

    可是即热什么都改变不了,那就大哭一场,总比压在心里要强。

    不过,朱元璋作为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此时虽然很伤心,但这个打击还不至于将他打倒。

    看了一眼跪在床下的两个孙子,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之感觉,这两个人比起英儿来,简直差的很远。

    他们两个虽然很懂孝道,这一段时间里也在朱标的床前尽孝,朱元璋却始终觉得他们两个人身上都缺少一种叫智慧的东西。

    大明朝的太子去世了,当然不会向一般家庭那样简单草草埋了就算了,天子有天子的丧仪,太子也有太子的规格。

    太子的棺椁被移送到仁智殿安放,这是朱元璋的私事。

    但是,消息却不胫而走。

    燕王府。

    朱棣刚刚从外面巡视回来,一身的雪花还没有抖落干净,姚广孝便笑呵呵的迎了上来。

    “殿下,给您道喜了!”

    朱棣先拱一下手还礼:“姚先生。”随后笑道:“孤何喜之有?”

    说完,拉着姚广孝,迈步走进府邸,直接去了后院。

    朱高燧朱高喣两兄弟看到两人随手行礼道:“见过父王,见过姚先生!”

    如果不是知情人看到这个场面,恐怕要大吃一惊,什么人能让心比天高的朱棣给他主动施礼?

    但是燕王府上下的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只因为这个和尚早就是燕王朱棣的座上宾,地位已经超过府里的其他任何人。

    要知道,这个姚广孝,可是前知一千年,后晓五百年,上通天文星象,五行八卦,只要是与玄学有关的,人家就只能排第一,堪比朱元璋手下的谋士刘伯温。

    自从上次有人在外面流传出太子朱标得病后不久就离世的消息,朱棣就让姚广孝加派人手去查验这件事是谁造的谣。

    但很快,太子薨去的消息就从京师传了出来,而且传到了姚广孝的耳朵了。

    几乎可以说姚广孝是在京师以外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因此他一得到消息就赶忙来告诉朱棣。

    “现在去京师吊孝,恐怕孤会一去不回,以父皇的性格,定然会认为孤有造反的嫌疑。”

    姚广孝却笑道:“殿下大喜之兆,有何怯懦?贫僧为殿下贺喜!”

    “喜从何来?”

    “此为上天贺喜,殿下即将承运之兆,传言做实,欲说上天给殿下一个机会,此难道不值得贺喜?”

    “再说殿下久居北平,不日就会收到陛下发来急报,殿下与太子殿下情同手足,前去吊唁自是情理之中。”

    “为此殿下一方面可以派人打问陛下出宫去回的那个人是谁?另一方面也可以探寻一下这精盐制作的幕后之人,与他结交,这难道不就正是天意吗?”

    姚广孝摇头晃脑的说道:“传闻这件事已经成了事实,殿下一旦回到京城将这传谣言之人抓住,献给陛下,就是大功一件,顺手再将这制作精盐的方法也献给陛下,这样就会为殿下增加很多威望。”

    “至于宫里的那两个皇孙,贫僧之前断言的很对,陛下肯定会从他们两个之中选一个立储,但绝对不是现在。”

    此时,朱棣又有些灰心,原本被姚广孝说热的心顿时又有些发凉,之前姚广孝所有的预言都是准确的,他让自己再耐心等,可是...

    “你的意思是要孤做好进京的准备?”

    “没错,但此时殿下一定要记住,要善于隐忍。贫僧听说陛下总是外出去找一个商人谈论国事,翰林院奇山也曾与那个神秘人有过接触。”

    “贫僧有意派人进入翰林院与之商谈,但那老匹夫总是闭着眼睛不回答。”

    “奇山?孤记住这个名字了。”

    “你说父皇去见一个商人?难不成?”

    朱棣暗暗思索着,河南府受灾,他们这些藩王第一时间接到朝廷旨意,都是按照朝廷的意思捐献粮食。

    但这一次据说有人直接捐献给朝廷十万石,大大缓解了灾情,难不成传闻中的这个神秘商人,他给朝廷捐献了十万石粮食?

    这个念头在朱棣心中也只是一闪就罢了,对于远在朝廷的事情,他知道的也不是太多。

    虽然他的儿子朱高炽现在还在朱元璋身边做人质,给他暗中传来宫里的消息,但这些都不足以瞒得住朱元璋。

    倒是那个神秘商人,在朱棣的心目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

    “是啊,而且据传陛下是隔三差五的去那儿。”

    “贫僧已经派人去查了那小子的身世,但是好像被开平王三个嫡长子保护着,而且那小子还不断的在招纳流民,具体有什么用还真不清楚。”

    朱棣听完姚广孝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虽然不知道朱英的具体身份跟他现在从事什么,但至少姚广孝给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老爹朱元璋对这个商人很感兴趣。

    “再加派人手,即便是混入流民之中,也要掌握到一手的信息,另外,想方设法接近那个奇山,从他口中想办法套出些关于那个神秘商人的身份。”

    “殿下放心,这个自然不用安排,贫僧早就加派人手去这么做了。”

    “只是...”

    “只是什么?”朱棣急忙问到。

    姚广孝看了周围一眼道:“只是开平王的那三个傻子,各个武功高强,咱们派出去的几个人都被他们给干趴下了,这一点咱们还得像个办法。”

    朱棣皱皱眉头道:“开平王跟宋国公这一帮淮西武将现在确实是咱们的死对头,等以后有机会了,孤定要将他们一个个连根拔掉。”

    “眼下,咱们最好不要招惹他们这帮淮西武将,我让炽儿在父皇面前多说他们一些不是,尤其是凉国公这边。”

    “咱就是没有矛盾,也得给他制作几个矛盾,咱先要搬到这帮淮西武将!”

    姚广孝此时已然闭着双眼,一副有十足把握的样子。

    在他的心目中,他是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的任何一个制度都不满意,他想要将自己平生所学的所有见地要传授给朱棣,按照他想要模式去建设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