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山海焚 » 第四章 白公城

第四章 白公城

    林远山抚须而笑,道:“先跟你讲点往事吧,在老夫十五岁那年,父母亲因病前后去世,老夫就离开了家乡,开始四处流荡,十五年间,骑马仗剑游历了三十几个州,哼哼,现在想来,依旧神情激荡,心神往之。”

    那个少年没有一个游侠梦!

    余欢也不例外。

    余欢听闻林远山游历了三十几个州,心中自是羡慕不已,更增了对后者的崇敬之情。

    林远山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沉吟不语,脸上的表情由淡淡笑意转变成丝丝忧伤,只是很快又转变成微微笑意,显然是记起了某件既欢喜又忧伤的往事。

    林远山道:“十年前,老夫来到白公城,当时你大哥莫名失踪,你父亲正在满城找寻你大哥的身影,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夫与你父亲相识,几次交流下来,互相引以为知己,老夫也就应你父亲的邀请,留在了白公城定居,并开始在东塔学堂授课。”

    十年前,余欢才六岁,对诸多往事都没了任何记忆,但大哥余庆凭空失踪这件事情,他却是一直记忆犹新,因为大哥余庆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童年快乐。

    林远山续道:“老夫在东塔学堂授课一年后,你的年龄达到了入学的要求,你就开始在老夫门下学习文治武功,九年寒暑弹指一挥间,今年你十六岁,文治武功样样拔尖,提前两年圆满结业,这让老夫甚感欣慰,心底也油然而生一股浓浓地成就感。”

    “学生多谢先生的倾力栽培,以后定当继续努力学文习武,以保白公城一方安宁。”余欢眼神坚定的道。

    林远山朗声笑道:“这就很好,老夫的想法其实就是想要认你做义子,来上一个亲上加亲,不知你意下如何?”

    闻言,余欢腾的一下站立起来,满脸出乎意料的表情,眼中却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之情,道:“学生求之不得。”

    林远山摆了摆手,示意余欢坐下,道:“老夫的这个想法也是临时起意,眼下你父亲正在白峰山脉历练,等他回来之后,老夫再把这个想法跟你父亲说道说道,等到说定了之后,再行正式仪式。”

    余欢点头道:“父亲如果知道了先生的这个想法,一定会很开心,也一定会十分痛快的答应。”

    林远山笑道:“嗯,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你现在就去演武课室跟众学子道别,然后再来找老夫拿结业文书。”

    “是,先生。”余欢恭敬施礼。

    ……

    余欢矗立在东塔学堂入门口的四脚牌坊之下,抬头望着牌坊上那硕大而又苍劲有力的“东塔学堂”四字,良久无言。

    九年间,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今日结业离开,难免有点不舍之情。

    余欢绕着四脚牌坊走了一圈,并在牌坊的每一个脚上都拍上一拍,算作道别。

    阵阵深秋的寒风吹拂过来,即使天空的太阳正在大放光芒,也让余欢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秋风萧瑟,吹散了离愁别绪,余欢拍拍身上的尘土,径直转身离开东塔学堂,不带走一片尘埃。

    由于尚未到东塔学堂规定的散课时辰,是以余欢的侍从余贵还没有驾着马车等在入门口。

    余府坐落在城北,而东塔学堂则是坐落在城东,两者相距约有二十里地,余欢向来都是乘坐马车往返,毕竟路途不近。

    林远山原本打算让东塔学堂的车夫驾驶他的马车送余欢回府,然而余欢今日晋入了武夫之境,兴致盎然,就想着先在城中转转,体察一下民情,因此,谢绝了林远山的好意。

    余欢来到大街上,只见贩夫走卒在秩序井然的忙着各自的事情,街上两边的商铺也是人来人往,当真一片繁华景象。

    白公城乃是一座雄城,城中有两条主大街,一条大街纵通南北,名叫宝庆大街,一条大街横贯东西,名叫朝阳大街,城外则是三面环水,只有东面是一片平坦的土地。

    其中,南门、西门外是邵水,北门外是资江,邵水向北流而后注入资江,资江乃是一条大江,江水怒涌,向北奔去。

    如此一来,这邵水、资江就相当于成了白公城的天然护城河。

    余欢眼下正在朝阳大街上面闲逛,他的心情大好,觉得街上的行人分外可亲和蔼,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一般。

    逛了一段大街之后,余欢觉得有些口渴了,就想找个地方坐着喝口茶,既解渴也解乏。

    又往前行了一段,只见右手边一间铺子门前的幌子格外鲜艳,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上书一个大大的“茶”字,余欢心想就在这里吧。

    来到店铺门口,只见店招匾额上写着“香茗居”三个大字,大门两边还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笑迎八方品茗客,下联是广结天下有缘人。

    余欢走进香茗居,就见一个小厮笑着迎了上来。

    “欢迎客官大驾光临。”小厮殷勤的道。

    余欢点头致意,放眼一望,但见大堂摆的七八张桌子都坐了客人,便道:“是否还有空位?”

    小厮满脸堆笑,道:“客官,本店楼上还有空位。”

    余欢示意小厮带路,小厮便在前面殷勤引导余欢上二楼去。

    来到二楼,余欢发现楼上的空间比之大堂略微宽敞一些,里面摆放着十一二张桌子,眼下只有靠窗的一张桌子,坐着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子。

    那白衣女子是背对着楼梯口,而余欢和小厮走上来之时,那白衣女子又没有回头来看他们,是以余欢也未见到那白衣女子的样貌。

    不过,只看白衣女子的背影和垂落后背的那一头乌黑青丝就能够判断出来,一定是位漂亮女子。

    余欢选择了另一张靠窗的桌子,背对着那白衣女子坐下,小厮奉上茶水单,余欢打开一看,见到上面写着各种茶水跟小食的名称以及价钱。

    余欢要了一壶佘湖毛尖,一份甜瓜籽,合计花销十五文钱。

    小厮的手脚干活十分麻利,不一会儿就把余欢点的茶水跟小食端了上来。

    余欢一边喝着佘湖毛尖、吃着甜瓜籽,一边透过窗户看着朝阳大街上的人来人往,好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惬意十足。

    就在此时,只见那小厮又带着三位客人登上了二楼。

    余欢由于是面对着楼梯口而坐,因此也就看到了新上来的三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