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没当皇帝前,其实我是个道士 » 第十七章,前路难明,唯有前行

第十七章,前路难明,唯有前行

    等林小宁他们离开三庄镇时已经是三天后了,而这三天他们着实过得相当疲累。

    作为大燕国国教的传扬人,道士在百姓心里就犹如神使一般高大,不然就凭玄清道长区区三人怎么可能能发动百姓去支援林小宁。另外道士身兼着为百姓祈福消灾的职责,三庄镇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玄清道长少不得要开几场法场为三庄镇去去晦气,另外也得为死去的魂灵超度一番。

    这来回忙碌,时间就耽搁下来了。

    到了第三天午时,玄清道长从祭坛上走下,神情已然相当疲惫。念了三天的往生经,让他耗费了不少心神,能不累吗?但没办法,虽说朝阳观共有四人,但会念经的也就只有他这一个老师傅而已。元棋身份特殊,不能学习各种祈福消灾的法术。林黑娃,纯纯憨货一个。林小宁嘛,玄清道长还没来得及教他各种法术和丹艺,林小宁自然也是不会的。

    在祭坛下伺候的林黑娃赶紧扶住师傅玄清道长,一旁的百姓也赶紧上来磕头,玄清道长无力劝阻便由着百姓们。

    “多谢林神仙为我等祈福,我等感谢不尽。”

    面对跪了一地的百姓,玄清道长哀叹一声。

    “你们这是何必呢?贫道既然是朝廷敕封的道官,自然就肩负着为民祈福的职责。再者我等是出家人,心怀慈悲是应该的,你等不必行此大礼。唉。”

    “道长,您担得起!”

    一名老者抬起头大声回答,立马引得其他人一致呼应。

    “道长,咱三庄镇被这些歹人盘踞几个月来,家家户户月月戴孝,我们活得连牲畜都不如啊。若不是你们将这些歹人横扫一空,我们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受多少罪啊。”

    老者说着说着就痛哭流涕起来,余下的百姓也都跟着哀号起来。

    玄清道长顾不得休息,在林黑娃的搀扶下挣扎着站起来,伸手将那老者扶起来。

    “上苍有好生之德,我们师徒只是恰逢其会,略尽薄力而已。快快起来吧。”

    那老者却执意不肯。

    “我乃这三庄镇的镇长,自歹人到了三庄镇,我便派我儿前去梅山县求援。可苦等几个月,我们等到了什么?那些官老爷眼里根本就没有我们这些低微小民,他们也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死活啊。这大燕国,怕是要完啊!”

    说完老者再次跪倒在地上,老泪纵横,不能自已。玄清道长忍不住也是一股热泪滚滚而下,他知道百姓是最善良的,也是要求最低的,更是心思最明白的。这些宣州府的百姓,因为官府御敌无力,先后被南蛮人和歹人们残害至今,百姓的心里早就再无期望。

    但他是朝廷敕封的道官,总不能也说朝廷的坏话吧?

    “大家不必悲伤,贫道此行就是要去府城的,我等定会将这里的情形说与州府大人,请官府肃清匪患,定要还这里一片朗朗乾坤。”

    “那就多谢林神仙了。”

    在玄清道长的一番好说之下,一众百姓才纷纷起身。

    那老者起身后又对玄清道长作揖,恳求玄清道长到梅山县后打探一下他儿子的下落,玄清道长自然点头答应。送走百姓后,玄清道长再也支撑不住,一下便跌坐在地上。

    “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啊。”

    玄清道长哀叹不已,可他一个破落道观的道士又能如何呢?他自己尚且自身难保,更别谈救助百姓了。就是在落雁山,他也只能保住那些落户在山脚下的流民而已,而这一切都是他用手中的丹药换来的。若不然的话,那些流民更无生存之地。落雁山那里不过如此,更何况是这里呢?

    这偌大的宣州府,是他一个破落道观的道士能管的来的吗?

    林小宁那边正忙活着打理行装,林小宁将歹人们藏匿的财货都取了出来。其中大部分财货已经分给了镇上的百姓,还有一些被林小宁留了下来。朝阳观本就破落,留一些财货自然是无害的。只是这事他做的隐秘,并没有告诉师傅玄清道长。并不是林小宁不想告诉玄清道长,而是他知道师傅玄清道长的脾性。要是说给玄清道长听,玄清道长断然是不会留下丝毫财货的,老道心眼直得很。

    元棋这些天一直跟着林小宁身后忙活,林小宁安排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仿佛两个人的身份掉了个个,好像林小宁才是大师兄一般。

    至于吴大志,这家伙这几日敞开了吃喝,痛快得不行。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从躲进山里后他便没吃过一顿饱饭,如今逮着了机会自然要往撑了吃。这吴大志确实是一个人才,勇猛有力,敢打敢上,而且还有一手的好箭法。除了饭量大些,长相粗犷了些,其他的真没的说。

    林小宁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吴大志吸收进朝阳观的队伍里来,哪怕做不成道士做个护院的也行,起码能提升不少安全感。

    还有一个人,林小宁也想收为己用,那就是林十三。

    自前几日三庄镇匪人尽灭后,为防止民怒,林小宁将林十三等人安置在了镇子外围的一处水房之中。那里本就是仓库,也不缺吃喝,林十三犹豫了一番也便接受了。这几日他们便一直安置在那里,等着和林小宁等人一起去往府城。

    林十三要去府城报赏,另外还需要玄清道长为他上下活动。否则就算他林十三把所有的匪人首级带上,恐怕官府老爷都不会正眼瞧他一眼。谁叫他是个臭丘八呢?还是个残兵败将。

    林小宁想收林十三纯粹是看中了林十三一身的好武艺,旁的不说林十三那杆大枪舞得是真好,等闲十几个人根本近不了身,就连林小宁一力降十会的大棍都不是林十三的对手。这样的虎将,实在是难得。

    林小宁之所以想着要收人,纯粹是受到了这次三庄镇匪患的刺激。

    如今大燕国朝政腐朽,从皇帝到官员都忙着修仙炼丹,沉迷于此间不能自拔。南蛮人如今隔几个月就到宣州府打秋风,已然是把宣州府当成了他们的粮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但官府偏偏对此毫无策略,竟然放纵南蛮子纵兵劫掠,如此下去这宣州府迟早是南蛮人的地盘。更甚者,燕国东边的庆国最近也动作连连,已经将兵锋推到了两国的边境线,东边的一场大战似乎也将一触即发。一旦燕国两边遭难,燕国定难以阻挡,届时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模样。林小宁所想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图个自保而已。

    贼老天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林小宁就不想浪费。

    人生如棋局,需提前落子方能从容面对。大丈夫活于世间,若不能兼济天下,那也要做到独善其身。如今的林小宁再也不是前世的林小宁,他早已与前世的自己告别,而告别之时就是他挥起大棍砸向第一个死于他手的匪人时。

    杀人者,人恒杀之。

    林小宁不想被人杀,既如此就只有奋力向上,闯出一个天地来。

    当然林小宁现在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小道士而已,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还没有大的谋划。但是吴大志和林十三这两个人,林小宁已经打定主意要想法弄过来。至于怎么弄,林小宁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吃过午饭后,林小宁等人再次踏上前往府城的行程。临行前三庄镇的百姓都来送行,看着这一群个个头发花白的百姓,林小宁也不由心头一酸。不少百姓拿着自家的吃食往林小宁他们的马车上塞,还有人已然为林小宁他们建了功德碑。林小宁等人连连劝阻,在一片不舍声中出了三庄镇。

    出了镇子没多远,林小宁等人就与早早在此等候的林十三等人汇合,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

    从落雁山出来的时候,只有师徒四人外加一个吴大志徒步而行。如今加上林十三的人,整个队伍一下变成了三十多人,外加两架马车。队伍一下壮大了,自然心里的底气也足了一些,至少不用再像之前那样绕路而行了。

    而且多了二十多个打手,何乐而不为呢?

    迎着午后的太阳,一行人向着府城进发,下一站就是梅山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