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圣朝太子秘闻录 » 第五十三章 走着,买书去!

第五十三章 走着,买书去!

    闹也闹够了,我们又用了些茶水果子,补充好了体力,我便起身甩了甩袖子,大手一挥:“走,兄弟姐妹们,咱们买书去!”

    一声令下,一行人便兴致满满地朝着今天的目的地正式出发。

    苍远拍卖行,这是本地乃至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一家拍卖行,据说是这苍安城的太守大人家的小舅子开的。

    由于背景够硬,老板又财大气粗,除了活人什么东西都敢卖,所以生意一直十分火爆。

    而且这家拍卖行还搞了个十分亲民的噱头,就是每笔成交生意中所得收益的两成都会被用于慈善赈灾、修建学堂和善堂等便民利民的建设工作中。两成的利润啊,这对任何一个商人而言都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财富了。

    尤其是这苍远拍卖行还走的是高端路线,据说许多稀世珍宝都曾在此被拍卖过,这其中的利润之巨大可想而知。愿意将两成之多的利润用于慈善事业,看来这位太守家的小舅子还是挺会拉拢人心的嘛。

    但正所谓阳光之下必有阴影,虽然苍远拍卖行明面上的所作所为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传闻,说是它在其中牵线搭桥,搞一些个官匪勾结的勾当。虽然没有人能明确地指出传闻的真假,但至少在我看来,八成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否则单凭官府一方面的力量,我可不觉得他一个拍卖行敢收敛那么多国宝级别的好玩意儿。否则就算是他敢收,也未必能存得住不是?

    不过这些就与我们无关了,横竖这一次我们是为了买东西,人家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都与我们无关。当初太傅大人就曾跟我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普天之民,却不见得都遵王法。有些阴暗,不是没有人去管,而是为了更高层面的稳定不能动罢了。”

    站在拍卖行的高门阔匾前,我不禁感慨:“好一个苍远拍卖行啊,这气魄,都能赶上二品大员家的大门了!”

    徐兴笑道:“这又不违法,我朝在关于逾制的各项法令中可没说过不许商号用大牌匾,建高门啊。”

    “也是。”我嘿嘿一笑,不甚在意,领着众人朝拍卖行内走去。

    刚走没两步,就有一个容貌端丽,衣着…嗯…应该算比较清凉的姑娘吧,就迎了上来,脸上挂着职业性的笑容问道:“几位贵宾是来参加拍卖的,还是来参观的?”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也笑着回问了一句:“来者是客,莫非贵店还要玩儿店大欺客,不许人进去参观参观么?”

    那女子也不恼,耐心解答着我的问题:“公子误会了,本号有规矩,只有参与竞拍的顾客才能进内场,参观的客人们则是要去楼上就坐的。确定诸位的身份也是为了方便安排座位,还望诸位不要误会。”

    “嗯~倒是挺人性化的。”我不无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可单凭问话,又该如何确定顾客的真实目的呢?如果有人就是闲着无聊,过来了说是来参与竞拍的,实则就是想去内场凑热闹,岂不是白瞎了好位置?”

    女子轻笑:“公子多虑了,本号店规,凡要参与竞拍的贵宾入场前都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押金,数目多少取决于诸位此行想要的拍品金额。比如若诸位看中一件拍品诚心想要竞拍,则需缴纳该商品在本店进购价的一半作为押金。入场后本店会有专人陪同竞拍,若该买家在选中的拍品成交时仍一次都未曾叫价的话,则视为欺诈,本店也将扣除其存放在柜上的押金作为惩戒。”

    “反之,如果该位买家真的成功拍下心仪的商品的话,那么存在柜上的押金也会自动转为该客户购买所花费的银两中。比如一件进价为八十两的定安瓷器,如果以一百二十两的价格成交的话,那么竞拍成功的客人只需要再补交八十两的差价就可以获得该拍品了。如此说,公子可明白了?”

    嘿,这苍远拍卖行还真挺会玩儿哈。毕竟拍卖这个行当在我朝由来已久,我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入场规则的。一般来说,由于制度的不全面和管理松懈,大多数拍卖会现场都该是鱼龙混杂,没有明确的竞拍者和参观者之分。

    而苍远拍卖行的这种方式虽然有些店大欺客之嫌,却也着实颇有成效。毕竟不管是谁,有多少钱,都不愿意花上几十甚至大几百两银子跑去凑热闹吧?横竖人家也不会占你买家的便宜,这样的运营方式我觉得还是比较先进的。至于为什么魏彦英能得到拍品的具体信息,想来也是拍卖行有意为之,让那些真正有想法的顾客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吧。

    “嗯,不错不错,很有新意。”我再次点头表示认可,随即道:“那请问姑娘,缴纳押金的地方在哪里啊?”

    女子是个有经验的,一听便知道我是实打实要来买东西的,直接转过身虚引着我们:“诸位请随我来吧。”

    一路跟着她穿过拥挤的前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后院的一个小房间门前。那里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等着排号的竞拍者,正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彼此想要的拍品呢。

    “诸位请在此稍候,我马上去叫内部员工过来引导诸位走接下来的流程。”

    女子向我们一欠身,随即便叫来了另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过来陪着我们。

    在等待的过程中,这名女子也将拍卖行的一些规矩对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科普。简单来说主要是三点:第一,不论任何拍品,任何价位,竞拍成功后都需要现场付款,财货两清;第二,即便是参与竞拍的顾客,入内场的名额也是有限的。比如我们这边是一行六人,那么最多也只能容纳三人同时入场,多出来的人则需要在拍卖行专门为同行人员准备的休息区等候。

    当然,如果有兴趣看到现场的盛况,或是想对内场的同伴进行指导的,也可以让内部的工作人员有组织地带着他们去二楼专门的观察区观看场内的情况,结束后再由工作人员统一带回,从其他通道离开后再与内场的同伴会合。

    第三就比较重要了,毕竟拍卖会场不同于一般的杂货铺子,这里出去的东西往往都价格不菲,难保不会有人心生歹意,劫财害命的。所以拍卖行明令禁止,不管是任何人,任何身份,都不允许在拍卖行方圆五里内对参与竞拍的顾客动手。

    拍卖会结束后,会有专门的人员在各处街道实时观测,到时候不管是顾客之间还是外人,也不管是为了抢夺拍品还是单纯的仇杀都将被制止。如果还执意要动手的话,拍卖行的人即便不出手阻拦,也会将行凶者记录在案,列为他们拍卖行,乃至整个苍安城的敌人。但如果离开了拍卖行的保护范围,那么再发生任何意外就都不归拍卖行负责了。到时候各凭本事,有没有命把宝贝带回家,那就要看谁的手段够硬,谁的头脑更精明了。

    除此三条之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条件。我听的认真,一一记下,尤其是这第三条。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姑娘的语气是话中有话,又不好明着问人家,只能暂时压下。

    排号的速度很快,在此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或是有人恶意抬价,总会提前多了解一些别的拍品的信息,在填表交押金的时候就能少交一些或是规避有人竞争的风险。

    可惜这一次我们的准备不足,除了那本《景川要记》以外就不知道别的商品了。等排到我们的时候,我也只好老老实实地跟登记的工作人员说:“《景川要记》,我们是来拍这本书的。”

    负责登记的小哥抬起头来看了看我,眼神中有几分惊异。毕竟虽然只是一部医书,可《景川要记》中的内容却能影响很多行业,不管是制毒的还是救人的,只要能得到这本书,在本行业都会获得非常巨大的进步,其价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千金难求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上一嘴,就是虽然这一次出宫我身上其实也就只带了三五百两的银子,前前后后也花出去了将近一百多两,按道理来说是绝对不够拍下这本书的。不过身为皇子,我总还是有些特权的。在我今天的随身物品中有一块灿金龙纹镶玉令牌,是皇族特有的物品之一。出示此令牌,不管是什么地方,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先货后款,算是个比较牛掰的特权了。

    不过父皇也有圣谕,就是如非特殊情况,绝不可出示此令牌。若是为了一己之私滥用令牌的话,被查出来了都会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轻则杖刑,打手板,要不就是直接没收令牌;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威胁到自身的地位,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也真没几个皇亲国戚敢随便出示这块令牌的。在我的记忆中,似乎除了某位国舅爷为了给皇祖母贺寿买礼物用过一次以外貌似就再也没有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