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故乡在远方 » 第五章

第五章

    五

    武思远忙里偷闲地开始筹划养殖场的事情。郑绪方的娘家村在县城附近。这段时间正好赶上拆迁,有好多废弃的砖头瓦块。郑绪方抓紧干完地里的活儿,回娘家村拾些砖块或用少许的钱买一些整块的砖,或给别人干活换取一些。一个瘦小的身躯套着破旧的夹袄,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上,时隐时现。她扒出一块一块的砖瓦,再用一把旧菜刀一丝不苟地处理好,然后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破板车上。一双枯树皮般的手裂开一个个的血口子,简单地用胶布缠住。一点儿都没有觉得辛苦和劳累,儿子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她最大的慰藉。一上午就能扒出一板车。公路上,郑绪方吃力地躬着腰拉车往家走。天气有点热了,脱掉破旧的棉夹袄搭在车把上。一件单薄的旧秋衣裹着她瘦小的身体,就是这瘦弱的身板也能扛起一片天。细细的汗珠渗出来,抹了抹额头,弯曲着腰用尽全力往前拽。把砖块卸完码好,已是正午时分。开水泡一碗馒头,撒上一点儿细盐,淋几滴香油。就着早晨剩的酸白菜,吃得津津有味。一丢下碗,拉着破旧的板车就上路了,赶点儿紧还能返回一趟。

    黄昏了,天边的云彩美得绚丽多彩。落日余晖洒满大地,也洒在马路上躬腰前行的郑绪方身上。太阳慢慢地落下去,夜色降临。郑绪方着急地想快些,可是太过沉重,压得肩膀发麻。武思远站在村头着急地等待妈妈,远远地看见她的身影奔上去。“妈,我来。”接过妈妈手里的板车,这么重的车子是怎么拉动的!他心疼地说:“妈,这车这么沉,你别拉这么多。”郑绪方用破烂的袖头擦拭着额头的汗珠,喘着粗气说:“半天才能返回一次。一趟是一趟的事,少了耽误功夫,多拉一块是一块。我能拉得动。”转身到后面推车。干完活儿,天已经黑好一会儿了。村子里的人家亮起昏黄的灯光,围在餐桌吃晚饭。狗闲散地在院子里转悠,摇着尾巴向主人示好。习习的晚风吹拂着绿油油的麦田。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暮色苍茫的乡间小路上,武思远拉着破板车,母亲坐在上面。坑坑洼洼的小土路,上下颠簸着。遇到上坡,武思远弯下腰用力往上拉。郑绪方心疼儿子一天的劳累:“思远,让我下来吧。我好胳膊好腿儿的,你拉着挺累的。”武思远笑道:“妈,空着车干啥,您能多歇歇。”郑绪方不再和孩子争执。

    来到家门口,打开斑斑驳驳的黑漆木门,走进院中,思远赶忙搬出椅子让妈妈坐下,“妈,你歇歇吧。我做饭。”从菜园里薅一把青菜洗净,炒好鸡蛋,下了几碗面条。搬出小桌子放在院子里,“妈,吃饭吧。”郑绪方端起碗,磨破的手指触碰到碗壁,灼烧的疼痛让她慌忙放下。趴在小桌子上吃儿子做的饭,“嗯,味道真好!”一连吃了两大碗。武思远收拾好厨房,端出洗脚水为妈妈烫脚。郑绪方欣慰地瞅着儿子,“孩子,你也累一天了,我自己来。”“妈妈,您才四十六就要承受这么多,显得那么苍老。我这个儿子怎么对得起您。”他蹲下给母亲洗脚。郑绪方抚摸着儿子的头说:“思远,我十九岁嫁给你爸爸,我很幸福。你爸爸是个好人,他很疼我。嫁给他,我很知足。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没有把他的病治好,让他那么年轻就走了;没有让你把学上完。”武思远鼻子一酸喉头哽咽得难受,马上控制住说:“妈,我们会过得很好的。爸爸会放心的。”“难为你了,孩子。”她心疼思远这么多年来吃得苦受得罪。“不怕!妈妈。”他抬头冲母亲坚强地一笑。

    郑绪方强烈地思念丈夫了:以前自己是多么地幸福!重活儿,他总是抢着干;好吃的,总是留给他们娘仨。夜晚,他爱捧着书给他们讲故事。特别喜欢他读书写字的模样。岁月无情地吞噬掉自己的幸福。这么多年来,还会听到他的声音,看见他的模样,“这活儿我来,你歇歇吧。”他会心一笑。郑绪方抬头望望天空忍住悲伤,这个样子怎么能让孩子看见,凭空增添儿子的悲痛。

    郑绪方瞧着渐渐变高的砖堆,笑得特别开心。武思远把盖房子的技术学得很好了。和妈妈商量一下,每天傍晚下了工自己干,白天还不耽误上班。这天黄昏,娘俩早早吃过晚饭,趁着月光打着马灯开始“宏伟的工程”。郑绪方给儿子打下手干些零活儿。举着马灯,边看儿子砌墙边聊天,“思远,嫣然不知道过得咋样?我一直都很惦记她。”武思远直起腰望望周边安谧的环境,心中也有不尽牵挂,“妈,别担心她。剑波那么爱她,一定会好好待她的。”郑绪方说出自己的担忧:“结婚的时候,她婆婆的脸色不太高兴。我真的不放心!”惦念着远嫁的女儿,絮絮叨叨地又说:“嫁那么远,有点儿大事小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怎么能放心?”昏暗的灯光下,武思远麻利地干着活儿,和灰砌墙……样样是把好手。郑绪方把马灯放在小桌子上,在砖垒的小灶上煮起粥。袅袅的轻烟升起,火苗蹿出来舔着锅底,锅里的粥“咕咕嘟嘟……”地冒着泡泡。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香味。郑绪方从窝棚里拿出碗和咸萝卜干,淋上香油。喊道:“思远,过来吃一碗大米粥吧。”武思远放下手里的活儿。坐在小板凳上,就着嘎巴脆的萝卜干喝粥。突然,出现一个荷包蛋,翻一下又有一个。有妈妈真好!大口吃着荷包蛋。郑绪方一边忙着盛饭,一边甜蜜蜜地看儿子喝粥。皓月当空,映照着大地。徐徐吹过初夏的暖风。寂静的夜晚,不远处的村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郑绪方刷洗好碗筷对儿子说:“思远,天不早了。回去歇着吧。明天早上还要去上工呢。”

    乡间的小路上,皎洁的月色。武思远搀扶着妈妈,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从小声的哼唱到高歌激扬,他在为自己打劲儿,一定要把日子过好。郑绪方欣喜地瞧着儿子。孩子高兴,自己才会高兴,也小声哼唱起来。武思远停下来奇怪地问:“妈,这个歌你也会唱呀?”妈妈笑着说:“你唱的歌我怎么会?我连听都没听过。我唱戏呢,《穆桂英挂帅》。”武思远兴奋地说:“妈妈,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咱们一定能过好。”“嗯,咱们好好的。我要过得儿孙满堂。”不一样的夜晚,不一样的心情。“爸爸,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过好的。”武思远向天空大声喊道。一缕云彩飘过来遮住月亮,郑绪方心头一紧,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月亮。郑绪方望望天,担忧地说:“思远,今天咱不去了。预报有雨。”武思远仰头望着半阴的天空,云朵快速地向东边飘去。他想了想说:“妈,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下。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回来呗。”拿起工具往地里走。郑绪方怀里抱着雨衣、雨伞紧跟着。三间小屋,再有几天即将竣工。武思远高兴地唱起小曲儿,干着活儿。郑绪方也欢喜地哼着小调儿,忙前忙后。乌云笼罩着天空。说话间,豆大的雨点儿打落下来。郑绪方急忙放下马灯,抓起雨布遮盖水泥。雨越下越大,风裹着雨掀起刚盖好的雨布。武思远扔下手中的工具奔来帮忙。郑绪方跑回窝棚拿来雨衣给儿子披上,喊道:“思远,雨太大!赶紧穿上雨衣。”武思远担心水泥被淋坏,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用砖头压住雨布的边缘。武思远撕下雨衣,强行给妈妈穿上,“妈,你穿上,别感冒了。”郑绪方只好穿上,撑开伞。瞬间,一阵大风把伞刮跑了,手忙脚乱地去追。武思远跑过去拉妈妈钻进窝棚里。娘俩瞅瞅对方的狼狈相,武思远哈哈大笑起来:“风雨人生,其中自有乐趣!”郑绪方用毛巾给孩子擦干头发,拿出衣服让他换上。思远很像他爸爸---一个不甘认命的人。如果孩子能上完学,他怎么会在这儿盖小屋子呢?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子,早该结婚生子了。“思远,你什么时候结了婚,生了孩子,我就放心了。”“妈,有你陪着不是很好吗?”他搂住并摇晃着妈妈。“我怎么能代替你媳妇呢?你应该有你自己的幸福和家庭。”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帘顺着窝棚沿往下流。

    每一天,武思远都兴致高涨,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这天黄昏时分,下班回家。郑绪方守在门口等待儿子,一脸春风遮不住笑意。武思远单腿支住自行车,奇怪地问:“妈,有什么高兴的事?”郑绪方悄悄地说:“刘艳来了。在你的屋里呢,快去吧,好好地说话。”“哦,她来干啥?”他推着自行车往院里走,支好车子,愣在原地。郑绪方从后面推他进屋,“你这孩子,还不好意思了。”武思远挣扎着不想进屋,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扭扭捏捏地进去。刘艳看着他进屋,从椅子上站起来,绷着嘴巴不敢说话。武思远瞧瞧胖乎乎的她,淡淡一笑说:“你来了,坐吧。”刘艳应一声坐下,“嗯,你也坐。”他坐在床边上,双手扶住膝盖不知道该说什么。刘艳无聊地搓着手,偷偷地瞅瞅他,一个挺帅的男生,自己一眼就中意了。尽管他家境有些贫寒,不顾家里人反对,没要太多的彩礼就应允下来。可是有些不满意他的态度,总是这样不冷不热的。尴尬的局面维持许久。刘艳脸色一沉,站起来说:“没什么说的,我回去了。”武思远着急地伸手拦住她说:“别走,吃了饭吧。你有什么事吗?”虽然对她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但毕竟是自己的未婚妻,不能太慢待。拽住她的衣角让回椅子上,“别走了,说说话吧。”他的话让刘艳心情有些激动,“思远,你有空吗?”“你……有什么事?”他揣摩着问。“我想去城里买几件衣服,你陪我去好吗?”说完话赶紧看看他的反应,端正的五官让人觉得舒服。思远犹豫着说:“买几件衣服?我挺忙的……”心里计算着肯定需要不少钱。刘艳微微点点头说:“不是快结婚了吗,我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想去买几件。”担忧地望望武思远不悦的表情,生气了,“你不想去呀?那算了吧。”站起身准备离开。武思远也不说话。郑绪方站在门旁听到刘艳的要求,慌忙进来说:“去,明天就去。买几件好的。思远,明天就陪艳儿去。”武思远仍不出声。妈妈呵斥道:“思远!我说的话,你没有听见吗!”武思远急忙点头说:“好,好!去,去!”

    翌日,武思远不情愿地陪着刘艳逛街买衣服。热闹非凡的大街上,他拖拖拉拉地跟在后面。进了一家又一家的服装店,手里拎的袋子越来越多。刘艳满意地立在街头说:“思远,我渴了,也饿了。”武思远摸摸口袋里剩余的零钱,一下子花掉他两个月的工钱,本来打算买几只羊的。他们走进小吃店,给刘艳买来一瓶矿泉水,又要了两碗面。汤多面少,两片青菜,几丁点儿肉末。刘艳瞧了瞧,不满意地说:“思远,我还想吃那个肉夹馍。”他望望她胖得有些臃肿的身材,皱皱眉轻轻点点头。“才买一个呀?你不吃吗?”“我不怎么饿。”刘艳接过肉夹馍。先嗅了嗅,一股浓浓的香味袭来。咬一口外焦里软,咸香的肉汁马上流出来,一下子满足了味蕾。就着面条,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回家的路上,刘艳坐在自行车的后面,满载而归。一段下坡路速度加快,刘艳开始有点害怕,又渴望和他再近些距离。犹豫中抱住他的腰,把头紧紧地靠在他的背上。离心仪的男人这么近,她欣喜地闭上眼睛。武思远不适应地微微一颤,脚下加快了速度。村头大柳树下,武思远单脚支在地上停下来。“刘艳,你回去吧。我不送你到家了。”刘艳跳下车,望望他迷人的眼睛说:“都快到家了,你不坐会儿?”“不去了,你回家吧。”说着转身离去。刘艳眼睁睁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能再和他多呆一会儿说说话该多好啊!她一脸的无奈和不舍,笑意冻在嘴唇边。

    没过几天,刘艳一大早打电话问:“思远,咱们去城里看电影吧?我还没有去过电影院呢!我打听到,今天下午要放一场新电影,俺村的人说可好看了。”武思远不悦地说:“没有空儿。我要上工。”郑绪方抢过来手机说:“艳儿呀,思远有空儿,啥时候去都有空儿。”总害怕女孩家挑理,弄黄了婚事。在妈妈的逼迫下,下午他们坐进电影院。刘艳紧挨着思远把头靠在他的肩头上。她瞧瞧电影里的男主角,回头瞅瞅武思远。悄悄地说:“你和电影里的这个人特别像。你看他的样子特帅。”他无可奈何地笑笑,笑意中有无尽的落寞。挺了挺脊背坐端正看电影。她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是现实又是何等的无奈,一切都必须面对。他的思绪跑远了:妈妈日夜的操劳;为自己而远嫁的嫣然幸福吗?他的婚姻会幸福吗?前途在哪儿,茫茫然未知。通过几次的接触,越来越发现刘艳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她能和自己一起过苦日子吗?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和迷茫。刘艳悄悄地在他脸上轻轻地吻一下,急忙转头装作看电影。武思远一愣,胳膊绕过去把她搂在怀里。刘艳激动地轻轻叫一声:“思远……”望望他专注的神情,欲言又止。

    傍晚时分,刘庄村头的大柳树下和刘艳挥手道别。武思远打电话给鲁兵,“鲁兵,你有空儿吗?”“思远,你在哪儿?我马上去找你。我想和你说说话,很多次都想和你通电话就怕你没时间。”小店原来的位置,两个失意的人对面而坐。鲁兵斟满一杯茶水拎起来,抿一小口,望向门外行色匆匆的路人。武思远一语不发,双手端着水杯。鲁兵收回目光直视武思远问:“我猜你的婚事定下来了而且并不如意,对吗?”武思远点点头。鲁兵沉闷地端起水杯,长叹一声。武思远问:“怎么了?心情这么不好。”鲁兵说:“今晚,咱们来个一醉方休。”武思远无奈地笑笑说:“我连喝醉的资格都没有,我妈又该难过了。和刘艳定亲的那天晚上,我郁闷地喝醉,睡了一天。妈妈看我不高兴,趴在我爸的坟头上哭了一天。现在为了我妈,怎么样都行。嫣然过得怎么样?我也拿不准,总觉得她不太开心。”说着眼睛湿润了。鲁兵着急地问:“嫣然怎么会过得不开心呢?不是挺喜欢那个男的吗?”武思远无可奈何地说:“嫣然的心思我知道。选择结婚那是无奈,为了我和我妈。她最在意的是研究生和梦想。”鲁兵问:“嫣然不是考研了吗?考得怎么样?”武思远打开廉价的手机让鲁兵看,“这是她的准考证号,要不你帮忙查查?”鲁兵拎过来提包拿出电脑查询,页面显示出她的考试结果。鲁兵惊讶地喊道:“思远,嫣然考上北外的研究生了!其实我和那个男的都配不上她。如果他不好好待嫣然的话,那他真的是有眼无珠。”武思远哑口无言地望望西装革履帅气的鲁兵,他眼里却有无尽的忧伤。自己能体味过鲁兵的感受,不由得有些同情。鲁兵眼神幽暗地说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武思远诧异地问:“你的亲事不是定下来了吗?女方家还挺不错的。”鲁兵摆弄着水杯,思考片刻说:“思远,你别在村里的建筑队干了,来我这吧。我让你当一个队长。”武思远嘴角上扬起一抹笑意道:“你什么意思?我还以为你会记恨我呢。”鲁兵端起杯子说:“来喝一个。”却没有喝,望着杯子发愣。武思远也端起来轻轻碰一下,呷一小口。鲁兵继续说:“哪有记恨你的事。对于嫣然,我真的很敬佩。明天你就来我这儿上班。”武思远说:“鲁兵,我想干一个养殖场,也想有自己的事业。就不去你那了。”鲁兵惊讶地问:“干起来了吗?”武思远笑着摇摇头,“八字还没一撇呢。只是盖好三间小屋子和两个羊圈。钱现在我也有,想投到养殖场里,但是我妈不同意非要把房子盖起来。”鲁兵说:“那你不是还要出来工作吗?就明天,明天就去。我有一个提议,咱俩去看看你的小屋。”武思远说:“好呀!”“走!现在就去。”他们结过账往外走。漆黑的乡间小路上,空气清爽宜人。打开车窗,清凉的晚风吹进来。鲁兵斜瞟一眼旁边的武思远,见他毫无表情地看着前方。心想如果拉着心仪的女孩子兜兜风该多好!武思远留意到鲁兵异样的眼神,笑笑说:“你看我的眼神不对,想女朋友了吧?”鲁兵撇撇嘴说:“你不想呀?别跟我装正经。”武思远哈哈大笑,“我也想。”

    驶到村头的小屋前,一片漆黑。他们就着车灯找到蜡烛点燃,昏黄的光线把不大的小屋照亮。鲁兵上下前后打量着小屋:大小不一的砖头墙,泥巴地面,墙角一个灶台。一张破旧的小桌子,几个小马扎,一张木质小床。屋子里还很潮湿。鲁兵惊奇地问:“你盖的吗?”武思远坐在灶台前烧开水,“是的,大多是晚上干的。白天不能耽误上工。”不大一会儿,锅里升起热气,武思远掀开锅盖灌开水。两个大男孩围着小方桌喝大碗茶。鲁兵说:“你真能干!告诉我一声什么都帮你搞定。如果要用钱的话说一声,我也能帮你解决。”武思远环视着小屋有点自豪地说:“那多不好意思。敝帚自珍,小屋虽简陋但凝聚着我的心血。我想干个养殖场,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鲁兵品尝着白开水,平淡无味之中却有淡淡的清香,“好长时间都没有喝过白开水了。今天细细品味,觉得也挺好喝的。虽然平淡无味,但是意味深长。”武思远端起碗来,说:“来,喝!以水代酒。”鲁兵碰一下,“喝!”他们哈哈大笑起来。武思远高声唱起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鲁兵小声跟着他哼唱,自己的心情也澎湃起来。不知不觉间,肚子饿得咕咕叫,“你这儿有吃的东西吗?刚才那饭咱俩都没吃。”武思远摸摸肚子说:“我也饿了。有挂面,地里还有青菜,咱俩下面条吃吧。”两个人说干就干。鲁兵坐下烧火,一直往里添柴。黑烟滚滚而出,熏得他直流眼泪。擦掉眼泪趴下身吹火,烟越吹越大,抹着眼泪直接跑掉。“不行,干不了这活儿。”一边拍打着衣服,“哈哈哈……”笑弯了腰。武思远嘴角上荡起一丝笑意说:“大老板,委屈你了。”坐下从里面掏出好多的柴火,“柴太多,里面没有空儿了。”灶膛里的柴慢慢地被引着,通红的火焰映照着他英俊的脸庞。“鲁兵,你来吧。我做饭。”鲁兵重新坐下来烧火,火苗舔舐着锅底,红红的火苗总能让人感到满心的温暖。呆呆地望着灶塘,自己曾经多么渴望成为武家的宾客,如今只能是一个梦。武思远往锅里下面条,浓浓的汤“咕嘟……咕嘟……”地翻滚起来,随即飘出香味。“鲁兵,吃面吧!”武思远一边盛面一边招呼还在往灶膛里添柴的他。鲁兵把洋瓷碗端到小方桌上,武思远也坐过来。昏暗的烛光下,他们品尝着自己做的美食:新鲜的青菜,自家的柴鸡蛋,溜滑的面条,浓浓的汤汁。吃到嘴巴里有柴火烧制的特别的香味。半锅面条两个人吃个底儿朝天。鲁兵拍拍肚子满意地说:“这地锅饭吃着真舒服。好长时间都没有这么舒心了。”两个人围着蜡烛说话。安谧的乡村夜晚,风轻柔地吹过。小屋里的烛光一直亮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