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元璋问计国师

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元璋问计国师

    “父皇,您在为何心乱如麻?”太子朱标走进御书房,见父皇神色憔悴,不禁心生忧虑。

    朱元璋深深叹了口气,缓缓道:“老大,咱不愿相信这个消息,老二竟然背叛了咱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朱标面色一变,他对于秦王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此等背叛之事,的确出人意料,他苦涩道:“父皇,这或许是二弟遭遇什么难以启齿的挫折,才导致了如此行径,也许,他之事在迷失中寻找一个出口。”

    朱元璋听了太子的话,深深闭上了眼睛。

    他理解太子的心情,但他心中的痛楚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安抚。

    “老大,咱对老二像你一样深爱,也相信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如今所面对的情形却非简单的误会所能解释。此事咱需深思熟虑。”

    翌日。

    群臣来到奉天殿,进行早朝,正当有臣子启奏之时,突然内侍宣读了一道诏令:“秦王朱樉刺杀皇太孙朱允炆,遗言不轨,咱特命系事严查,勿得相涉。”

    顿时朝堂内震动不已,朝臣们议论纷纷,朱元璋以庄肃之色踱步殿前,群臣俯首告罪。

    “陛下此举实属大义,家国天下,万民生灵,秦王女干逆之行,岂容混于社稷。”一位大臣缓步上前奏道。

    “陛下,此等罪行理应依律定罪,待秦王归案,务请陛下严惩。”傅友文也站出来,声色毕肃。

    朱元璋虽然对朝臣严苛,但是对自己的子嗣一向以包容宽厚著称,他对待朱樉刺杀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态度。

    身为一位君主,他心怀对子嗣的深沉父爱,对朱樉的罪行,他选择了怀柔而非残酷。

    “允炆,我听闻老二对你行刺,你怎看此事?”朱元璋淡淡开口,凝视着闻讯而来的朱允炆。

    朱允炆面色平静,“皇爷爷,孙儿深感心痛,暗杀为大逆不道,应当是二叔有什么苦楚。”

    “陛下,秦王行凶谋逆,罪该万死。”几名大臣站出来陈词激烈。

    “这是对皇室罪大恶极,理应重惩。”另有大臣跟进。

    朱元璋眉头皱起,他心中颇为纠结,他知道自己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他既要以君王的威严稳定朝廷,又要以父亲的仁慈处理自己的骨肉之疑。

    “诸卿,皇家大事,岂容轻率从事?”朱元璋语气平和,却毫不畏惧众臣的不满。

    “此事稍后再议,退朝。”朱元璋挥了挥手,直接宣布退朝。

    随着朝臣们的离开,大殿内一片寂静,朱元璋注视着眼前的御案,内心的矛盾无法平复,他明白,对朱樉的处理将牵动朝臣的心绪。

    太子朱标在一旁轻声开口:“父皇,老二的行径着实有辱皇家之声誉,但他毕竟是您的骨肉。”

    朱元璋默默点头,他感受到了太子的深意。

    朱元璋皱着眉头,一边在宫廷来回踱步,一边将手中的茶杯,放在茶几上,眉宇间满是忧郁之色。

    面对老二朱樉窃取皇位的背叛行径,他必须谨慎处理,以确保大明的长治久安。

    林澈端坐在一旁,他早就布置整洁的茶具,盖着薄薄的杯盖,正缓缓的品味着手中的上好龙井,他的目光平静,仿佛洞察万物,深不可测。

    朱元璋停下脚步,皱眉问道:“国师,你说咱该如何处置老二?”

    “他的罪行已经触及底线,试图刺杀皇太孙,可谓罪不可恕,但又不愿一刀斩尽,毕竟他乃是朕的亲儿子。”

    林澈闻言,微微一笑:“陛下,农夫与蛇。”

    朱元璋听到这话猛地一顿,他眼中流露出疑虑和深思,他没有想到林澈会用这句话来比喻朱樉的立场。

    “国师所为的农夫与蛇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问道,心中充满了疑惑。

    凌迟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平静的望向朱元璋,慢条斯理的说道:“陛下,农夫施恩养了一条受伤的蛇,结果这条蛇却在恩情未报之时咬了农夫。”

    “对待朱樉,陛下您已经多次给予宽恕和机会,却唯恐他不知悔改,继续构成威胁。”

    朱元璋心中沉思,他逐渐明白了林澈的意思,此刻,他的心中既有父子之情,又有国家大局,对于朱樉的处置,不能过于仁慈,否则将埋下更多的祸害。

    “国师是说,咱应该快刀斩乱麻,以消除这一隐患?”朱元璋心中有些犹豫,但却做出了一个决定。

    “正是如此,陛下,对待这样的叛逆之徒,唯有斩草除根,才能保大明社稷安宁。”林澈言辞坚定。

    朱元璋缓缓点头,心中也做出了决断,对于林澈的忠告,他深信不疑。

    林澈见朱元璋心意已决,微微一笑,继续道:“陛下,如今真是关键之时,一旦有决断,就务必果断行事。”

    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先生,咱已明白,这件事,咱会亲自处理,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咱必须忍痛下定决心。”

    林澈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完全理解,并愿为朱元璋的决断提供支持。

    在御书房寂静的时刻,但所有人都已经离去,只剩下朱元璋和林澈,气氛变得轻松,这是一种难得的私密时刻。

    “国师,你以农夫与蛇的寓言来形容咱家的老二,究竟是何意?”朱元璋皱起眉头,他那略显平辈的眼睛中流露出几分疑惑。

    林澈轻叹一声,目光流露出一丝复杂,但随即振作,躬身道:“陛下,臣所言非实,不过是一时的联想,臣的未来预测乃是以星象卜算为依据,非寓言之类。”

    朱元璋微微一笑,目光不动声色凝视这林澈:“你不必这样说,在宫廷之中,你就是咱的国师,这国师,不应有不说的话。”

    林澈抬起头,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陛下,臣能占卜未来,但绝非能感知一切,知识哦一种可能性的预判而已。”

    朱元璋却似乎并不想放弃:“国师,咱知道你忌讳预言未来,但此次,咱却忍不住想请教你,在未来,老二是否会有什么过患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