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氪命修真:从兰若寺开始 » 第七章修行

第七章修行

    回到住处,陈剑秋轻轻推开了秀才的房门。

    秀才眼圈儿通红,双目无神,披头散发地躺在床上,看着没有一丝生气。

    陈剑秋把一个食盒放在桌上,在旁边嘘寒问暖:

    “还没吃东西吧?我给你带了吃的。”

    “有你最爱吃的酒酿圆子,还热乎着呢。”

    “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刚才去了一趟游龙帮,把什么江哥什么刀疤都给收拾了一顿,怎么样,解气了吧?”

    “谁信呐?”

    陈剑秋把钱袋拿出来,丢到秀才身上:

    “你看,这是他们赔给你的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

    秀才打开钱袋一看,里面竟然有二十多块银元,大吃了一惊,连连追问:

    “怎么回事儿?这钱哪来的?”

    “不跟你说了吗?找江哥他们要的。”

    “请你不要把别人当傻瓜。”

    “好吧好吧,你看哥们儿是干啥的?”陈剑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道袍,接着忽悠:

    “这一行全凭三寸不烂之舌吃饭,我去他家给他一通忽悠,把他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乖乖掏钱,还答应以后再也不收咱们的茶水钱了。”

    这套话术好像比刚才那套更容易让秀才接受,他点点头,勉强算是信了:

    “你这嘴皮子和七叔爷倒是有一拼。”

    随即把钱袋扔了回去:

    “这钱是你挣回来的,自然都是你的。”

    陈剑秋接过钱袋,哗啦啦把银元都倒在了床上,白花花的一片,甚是晃眼。他用手指一划,把银元分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装进自己钱袋里,另一半给秀才留着:

    “没有你这个由头,我也拿不到这个钱,再说我还有要事相求,还望成才兄不要推脱。”

    说完郑重作了个道揖。

    秀才见他说的郑重,赶紧坐正了身子,认真还了一礼:

    “剑秋兄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出家人讲究清静无为,我也要静下心来修炼,不能天天出去练摊儿。所以想请成才兄把我每天画好的符箓放在摊位上寄卖,如果有捉鬼驱邪的生意,也请成才兄代为应承。”

    说完又是深深一揖:

    “今后仰仗成才兄照应了!”

    “那也要不了这么多钱啊,十几个银元卖多少符箓才能赚回来?”

    陈剑秋见他态度松动,心中一喜,赶紧解释道:

    “我卖符赚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想要把名声打出去,好招揽捉鬼驱邪的生意。”

    说完夹起一枚银元,吹了一口气,凑到秀才耳旁,让他听听这动人的声音:

    “这斩妖除魔的生意只要能成一单,收益是远超你想象的,到时候我再给你分成。”

    秀才终于被他说动了,坐到桌边开始吃粥,突然间又想到一个问题,问道:

    “万一真有妖魔怎么办?那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

    “我就是干这个的,真假一看便知。大多是愚夫愚妇自己吓自己罢了,哪有那么多妖怪。”

    陈剑秋一边笑嘻嘻地解释,一边打开了食盒。里面还有一只干蒸的劈晒鸡,一盘蜜烧肉炙,一包花生米,一只水晶蹄膀,都是上好的下酒菜,底层还有一坛上好的金华酒:

    “来来来快吃,今天江哥请客,别客气,都是这帮孙子欠你的。”

    忽悠住了秀才,两人的生意算是正式开张了。第二天两人一起出摊儿,把陈剑秋师父留给他的‘斩妖除魔’幡挂上,又给秀才买了早点,陈剑秋就溜溜达达去修行了。

    走了没多远,来到一座瓦舍门前。

    瓦舍,取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安宁城财源汇聚,共有瓦舍二三十处。

    其中以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北瓦子为最盛,其内有十三个勾栏,分别有说史书、杂剧、傀儡戏、小说、装神鬼、舞番乐、唱赚、学乡谈等等节目,是一座综合性娱乐场所。

    世间真正的高人,都把红尘当成了最好的修行!

    陈剑秋在瓦舍里闲逛,很快就被一位老先生的评书所吸引,这位老先生说的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讲的是《续英烈传》。

    话说国朝有位侯爷花钱请人编了部评书,讲的是太祖开国的故事,特别突出了自己祖上的功绩,叫做《英烈传》。后来世祖荡魔,恢复夏人衣冠,这段历史也出了评书,叫做《续英烈传》,都是老百姓喜欢听的桥段。

    “且说官军与妖军交战,打了三天三夜,只打的飞沙走石,日月无光,眼见官军渐渐不支,忽听得一声炮响,一员小将撞围而入,只见他:

    头戴一顶乌金盔,身穿一领锁子黄金甲,手持玄铁鸳鸯鞭,背插四枝小角旗,在妖兵群里左冲右突,势如猛虎——”

    周围看官的喝彩声震天价响起来,各色碎银铜钱纷纷朝台上扔去。原来说的这位将军乃是靖远伯陈秀山,这位伯爷是安州本地人,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评书人物。

    “陈伯爷手下三千安州郡兵,个个人高马大,勇武异常,紧紧随着陈伯爷,直奔那妖国大元帅阿巴盖而去。”

    这一下彩声更盛了,靖远伯爷离大家很远,但是当年跟随他的安州郡兵可都是普通人,很多人最后带着众多赏赐和缴获回安州定居,保不齐眼前的看官里就有人祖上随靖远伯爷南征北战过,大家也都是听着各种老兵的故事长大的。

    “这时斜刺里冲出一彪妖兵,兜住安州郡兵厮杀,领头的妖族将领脑后留着一根小辫,一双牛眼如铜铃般大小,朝天鼻孔上拴着两个乌黑铁环,手持一把宣花大斧,与陈伯爷杀作一处——乃是妖族八太子巴克什!

    一个是妖族贼酋巴克什,一心只为奴万民;一个是安州英豪陈秀山,赤胆忠心灭胡妖。双方杀得是天昏地暗,地动山摇。

    双方斗到分际,巴克什摇身一变,现了原形,乃是一头三丈三尺高的大黑牛。

    它哞哞叫了两声,卯足力气朝陈伯爷冲了过去。陈伯爷不慌不忙,把嘴一张,吐出一个法宝来。此宝不是凡物,乃是无上太乙救苦天尊亲赐的金砖,只为灭妖屠魔,复我夏人衣冠!”

    这段儿说的是大乾国与妖国的第三次决战,靖远伯爷陈秀山带领的三千安州郡兵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最终一锤定音击溃妖军中军,奠定胜局,恢复大乾江山。此战一举歼灭妖国最后的战略主力,是乾妖两国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当然这只是说书人和本地人的观点,陈秀山带领的郡兵到底有没有三千人?所谓的安州郡兵,里面到底有多少安州人?陈秀山为什么晚了三天才加入战场?陈秀山为什么只是伯爵?靖远伯为什么被除爵?这些问题在后世一直争论不休,养活了无数历史学家……

    陈剑秋听着说书人和看官们越说越玄乎,摇摇头,丢下几枚铜板,朝下一个勾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