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漫游诸天从大汉帝国开始 » 第十三章 青原埋骨

第十三章 青原埋骨

    出了帐篷,苏平的心情有些低落,众人也都是一副闷闷的样子。

    今日除了看望这些伤残的士卒,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安葬战死的同袍。

    高阙之地,深入草原,远离汉土。大军奇袭此地,来的时候,轻装简行,快马奔袭,昼夜行军,全程不过短短两日。可是返程时候,将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大军需要带上众多战俘和极其多的牛羊牲畜,这会大大拖慢行军速度,这三百里路返程时日,可能十倍于来时。

    现在已过开春,天气由寒转暖,将士们的遗体不具备长时间保存的条件,是以无法将他们带回故土安葬。只能在此附近寻一块合适之地,就地集体掩埋,使他们入土为安。

    昨日晚上篝火大会的时候,苏平就已经向高力询问了葬坑的位置。心里记挂着李根的遗愿,苏平也想在离开之前再看望最后一眼。

    葬坑离伤兵营不远,就在挖在苏平昨日防守的土丘边上。苏平等人骑马赶到的时候,正看见那些战俘正在士卒的看管下,在挖着一个百步见方的深坑,旁边还有已经挖好两个同样的深坑。不远处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正是所有能找到尸骨的袍泽。

    看守的士卒满脸愤怒,对这些匈奴人充满仇恨,不停驱使着战俘,不容许有一点偷懒怠惰。挖坑的匈奴人也是一脸惊恐,颤颤巍巍的拿着简易的工具努力的挖着土坑。

    军队凡是俘获大量俘虏,第一件事就是需要把其中的精壮挑出来,重新编队。然后用刀剑武力威慑,派给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消耗他们的精力。同时只配给少量的口粮,让这些人勉强果腹,饿不死的状态,进一步消耗他们体力。

    不过这些人这么恐慌的样子,又看到看守的可怕神情,怕是误以为汉军是要杀俘泄愤,这些他们亲自挖的深坑是要埋了他们自己。

    苏平看着他们一边恐慌到涕泗横流,一边还要用发抖的双手努力挖坑的样子,内心里却毫无一丝可怜之意,甚至还想笑。

    苏平不是冷血的人,但更不是个圣母婊。

    这些匈奴人这个时候看着都好似老实巴交,柔柔弱弱,一副可怜的无辜受害者模样。实际上,他们一到秋天,就是凶残的加害者。他们会骑上马匹,自备刀弓,然后追随着他们的右贤王,南下骚扰劫掠边关。

    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时候,他们欢呼,他们雀跃,他们兴奋,他们闯入村庄,点燃茅屋,在熊熊的烈火中,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在他们的鲜血与哀嚎中,享受着暴虐恣意的快感。他们的手上都沾着大汉子民的鲜血,与大汉有着累累血债。

    如今一朝战败,瞬间成了俘虏,就摆出一副被人威逼凌虐的可怜模样,好像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实在是令人作呕。

    更可笑的是,成为俘虏的这些匈奴精壮,其实都是软弱的懦夫。他们这些人平日里崇拜勇士,自诩都是长生天的勇士。可生死关头,他们却不敢死了,那些拿起刀剑,死于搏杀的匈奴人,还能算是个勇士,苏平能正眼瞧上一下,以示对其勇武的尊敬。但是这些人,都是最后弃了刀剑,跪地投降,只求苟活一命。

    如今这幅温顺模样,不过是战败之后的恐惧压抑住心中的兽性,做出的伪装。这只是一时的,苏平相信,只要有朝一日,他们寻得机会,便会立刻重新化作豺狼,甚至嚣张暴虐更胜往昔。

    对于这种人,就要时时打,一直打,打到他们听到汉军的威名就感到恐惧,向狗一样仓皇逃窜;打到他们再也不敢南下劫掠,要让他们知道,只要敢伸出一只爪子,就要等着被砍下脑袋的后果。

    守卒看见苏平一行人,只是扫了一下苏平身上的赤幡和递上的木符,连问询都没有,直接放行了。军中行走检查颇为严密,为防止敌寇探子伪装潜入,行动会有巡查、卫士、守卒等各部盘查。士卒的背后有一块章,中低阶武官会配赤幡,校尉将军会有负羽。除了这些极为重要的身份证明,还会经过详细的问询,夜间甚至还会有相应的口令。

    看到苏平有些惊讶的表情,守卒解释了一下:“从昨天到今天,过来的都是舍不得同袍,来看同袍最后一眼的。省点时间,抓紧多看两眼吧,等坑全部挖好,就准备入土安葬了。”

    苏平等人将马匹寄放一边,走到停尸之处。

    遗体很多,就在苏平等人以为要一个一个寻找的时候,边上有个守卒过来出声询问:“你们是所属那个营部的?”

    苏平有点纳闷,前面的不询问,怎么到了后面又重新问询。但还是报出了部队番号。

    守卒听后道了一声跟上,便带着苏平等人拐了几下,站定:“就是这里了,你们部能找到的遗体全部在这里了。你们好好再看看他们吧。”

    说罢,转身回了原地。苏平道了一声感谢,被这种充满着人文的细致关怀所感动。

    斥候部满编四百,存活回营的仅剩六十八人,一共有三百三十二人死亡或失踪。在这的,仅有七十七人,还有二百五十五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苏平看着这一张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们中,有的人和赵恒并不亲近,军中平日相见不过点头示意一下;有的人与赵恒彼此挡过刀,有着生死过命的交情;还有的人与赵恒有过口角矛盾,甚至放话说过有他没我的狠话。

    苏平看到了李根没了血色的面容,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身体,为他整理了一下仪容:“年青人嘛,都爱美。我给你擦擦脸,整整衣服,到了下面,小伙子也显得精神。”

    随后站起身,摸着怀着葛麻包起的一缕头发:“你的遗愿我会帮你完成,你九泉之下,好好与亲人团聚,愿你来世不用受战火兵灾之难,无疾病饥饿之苦。”

    说着好像想到什么事情,突然笑了笑:“你在阳间没娶着媳妇,到了下面,家里人怕是要给你相亲喽。”

    苏平看着这些袍泽,渐渐没了话语,只是站在原地,有些出神。

    “队率,坑都挖好了,要下葬了。”张河不知什么时间站在一旁,轻言出声。

    “这么快?”

    “是你出神的时间长了点。”

    “搭把手,咱们把他们放下去,这事自己做着放心。”

    苏平等人小心的将七十七具尸体放置坑中,俱是头向南方,以示南望汉土。安葬过程极为简陋,没有条件,他们都没有草席裹身。为了防止大军离开后,匈奴人掘尸泄愤,不能放置有任何标志物,更不要说立碑刻字。

    看着回填的土壤一点一点掩盖尸体,苏平内心十分触动。从前生动鲜活,充满色彩生气的活人,在此时此刻,变成了不能动弹的苍白尸体。那些故旧往事,无论恩仇,都随着生命的逝去,一并消散。

    这里密密麻麻摆了近两千具尸体,身着汉军红衣的他们,静静地埋在广袤草原的黄土之下,再也不能回归故乡。但是他们不会被人遗忘,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巍巍青史也会记录他们的过往,千百年后,依然会有一批人,在读着史书,了解历史的时候,还会想到:哦,当年就是这些人,出击匈奴,打出了大汉的赫赫威名。

    都说黄泉的忘川河畔,开着火红艳丽的彼岸花。苏平虽然还未见过,但此时苏平觉得,他们就是盛开的黄泉之花,今日虽死,虽死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