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后我只能种田 » 第一百零一章 献上一计

第一百零一章 献上一计

    “洪大人此举可效仿!”许欣兰一听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样自救的办法完全可以普及嘛。

    “别管水多水少,能解决一点是一点,总比坐以待毙的强。”许欣兰建议韩掌柜去找杨知县商议商议。

    发动广大灾民自救才是唯一的法子。

    不用说,杨知县最近的头发都抓掉了。

    作为一个清政廉明的官员来说,他是爱民如子的。

    看着自己辖下的百姓流离失所却无能为力,他心急如焚却又一筹莫展。

    “小兰姑娘的意思是?”

    “错过了一时就是一季,多多少少有点收成也是极好的。”许欣兰自己也是种地的人,她最近就用小五和安儿洗澡水都浇着菜园子。

    菜园子的菜也好果树也罢,看不出天干受虐的痕迹。

    所以,只要用心,总归还是会有收成的。

    韩掌柜立即就上了马车往平原县跑。

    在路上,再想着许欣兰的言论深深的信服了。

    作为商人,他只看到了利;没想到,身为一介女子,却想到了义。

    杨知县听闻韩大人来访,叹息一声叫了请。

    政事一团乱麻实在没心思去会客。

    但是来都来了,你总不能打出去吧。

    别人也就罢了,这位既是亲戚又是平原县有头有脸的富户,得罪不起!

    “大人可是为受灾情况而焦心?”

    “知我者,韩兄也。”

    杨知县苦着一张脸。

    “大人可知知府洪大人在府城的举措?”

    “略闻一二。”但是他没法效仿。

    首先,韩记是在府城设粥场,没有平原县啊。

    如果有一个韩记撑着,他也不会再发愁了。

    “大人,韩记之所以在府城,是因为之前购置了大量粮食。”韩掌柜说了原因,粮食购置得多官府那边是知道的,如果运走风险太大,说不定出城就会被劫。

    所以当许欣兰提出卖粥的方案后他立即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十二分的赞同。

    当然,对杨大人,他永远不会说出是许欣兰的主意。

    “原来如此。”杨知县之前颇有微词的,心疼那些粮没有在平原县设粥场。

    “大人,韩某也没法再在平县城设粥场了。”韩记产业已经分了家,县城所有的产业都在老大手中;老二的在镇上,他不能食言翻脸这会儿去指使要回来,这事儿,他干不出来。

    “明白。”杨知县忍不住又心疼了一番。

    当初韩记分家时他就有所耳闻,并且觉得此举不妥。

    看吧,果然是很不妥贴。

    他韩掌柜明明还健在,但是却无权支配韩记的权利和钱财,这当老子的就直接被儿子给卡着脖子了。

    “大人,您可以号召商户设粥场。”韩掌柜保证,一旦杨知县出了告示,他第一时间就给大儿子出主意让他做:“韩记在平原县的粮食不够多,但是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有劳韩兄了。”杨知县感激不已。

    这会儿,他心疼陈家山陈老爷的那几百石粮。

    “若是陈老爷没有遭受此劫难,他也能解我的燃眉之急啊。”杨知县越说越心疼。

    “是啊,陈老爷……”

    唉,不说了。

    韩掌柜又说了可以开荒自救号召大家伙儿能种一点是一点。

    “我看我还是去一趟陈家山。”杨知县的意思是整个平原县城一半多的田地都在陈老爷手中。

    如果陈老爷能大发慈悲答应减免今冬种下的小麦的租,想必会更大程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利于秋种。

    “如此,韩某就不打扰大人了。”韩掌柜要告辞。

    他得去找大儿子希繁。

    “父亲,有这个必要吗?”对父亲府城设粥场的事他都觉得可惜,那些粮正是赚钱的好时机。

    “希繁啊,你要相信这一点,钱财不是能一两年就能赚得完的,也不是只进不出。”韩掌柜语重心长的教育他:“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公平的,这一方面失去的另一方面就会补回来。你可能都想不到,我在府城的韩记上个月还盈利了三十两银子。”

    这可就神奇了!

    韩希繁在府城的几个产业加起来都没有盈利三十两银子。

    除了必须的生活品外,人们压根儿就不买东西。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会儿再没有比捏到钱财在手中更让人安心的了。

    所以,能不买的都不买。

    他们的店人迹罕至,店小儿经常坐着打瞌睡。

    “父亲,真的能赚?”

    “希繁啊,你不要抱着赚的心态去做。”韩掌柜觉得自己儿子聪明是聪明,但是在看待钱财问题上真的没有自己这么豁达。

    捏得太紧,就如手中握着一把沙,越紧越容易漏出来。

    “咱们就当坐坐好事,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积善修行。”韩掌柜道:“韩家不缺这点银子。”

    “是,父亲,儿子明白了。”韩希繁听了老半天总算明白了父亲的来意:就是让他在杨知县贴出告示的第一时间去响应,去支持。

    “明白就好,为父就回去了。”

    在回罗城的路上,韩掌柜心里叹息不已。

    另看老大会做生意,但是真正的就只是一个生意人。

    在做人这一方面,没法子和许家四姑娘比。

    更不要说老二那个书呆子了。

    有时候都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

    可是又想要他通过努力改变门楣,将商户的帽子摘去。

    商户,是最三九的地位。

    韩记子孙后代,应该要融入高贵之中。

    许家的姑娘,娶得值。

    许欣兰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

    “这是谁又在骂我了。”许欣兰捏了捏鼻子嗡声嗡气的说。

    “小兰姐姐,准是我大哥在想你。”张来福远远的跑来边说边笑,手中端着一个大碗。

    “是吗,你大哥怕是将我忘到后脑勺去了。”许小兰没有不好意思,未婚男女朋友相互想念是应该的。

    只是自己倒是……真的没有想过张洪福。

    “我娘做的煎饼,我觉得好吃就给你送些来。”张来福道:“真的挺好吃的,不信你试试。”

    “谢谢,我试试。”有人惦记着给自己送吃食这简直就是人品大爆发。

    许欣兰高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