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后我只能种田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许家嫁女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许家嫁女

    许家到陈小路的家,相距不过百来米。

    八抬大轿,吹吹打打,该有的礼仪一样都没有少。

    许家送嫁的人是许欣兰带着阿弟。

    按着规矩,送嫁的只能是男子。

    但是众所周知,许家是没有男子的,捡了一个儿子也太小了,还得要人照看。

    所以莫氏提出让四丫头和那孩子送嫁,陈氏自然是满口应承。

    她甚至很庆幸早早的去请教了一下韩夫人。

    看看,许家果然是有准备的。

    连大红的嫁衣盖头都乡有。

    想想还是挺后怕的,若是还当普通人家那样想,这么近就走着取亲,那这嫁衣穿上蒙着盖头算怎么一回事儿?

    没办好这件事儿,陈小路也会成为众人眼里的笑柄。

    毕竟,小路已经不是当年的小路,是世人眼中的员外郎。

    轿子不是直接抬到陈家的,还特意绕了一个弯,从河湾那边的大路抬到陈小路的院子,吹吹打打大约用了小半个时辰,上古里村看热闹的人全来了。

    当然,人家也不是单纯的看热闹,也随了礼准备吃酒席呢。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算得上是全村出动。

    张杨氏手里拉着张来福,怕他跑去捡火炮伤了手。

    过年的时候罗家就有小子捡火炮炸伤了手,这事儿给全村人都敲响了警钟。

    “娘,娘,许家大姐姐好漂亮!”张来福踮着脚尖看到了不过是刚下轿的许欣仪的一打衣裳。

    小屁孩里的漂亮就是大红大绿吧。

    “新娘子当然是最漂亮的。”张杨氏心里是在打鼓呢。

    今天排场少说也得几十两银子了。

    还不要说陈小路给送去的彩礼。

    她有点牙疼啊,自己家是要娶许家四姑娘的,都按着这个标准来,猴年马月才娶得上。

    高高大大的张洪福今天特意将武馆停课一天,也是为了帮衬一下。

    按着惯例村里有红白喜事都是大家帮衬,比如做饭摆桌椅板凳什么的都是村子里壮劳力的事儿。

    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是认真的。

    毕竟,未来自己自己家都会有事儿要别人帮衬。

    张洪福力气大,抬桌子什么的活儿,他直接一个人就能搞定。

    他干起事儿来自然都没别人什么事儿了。

    之所以这么认真,一是因为他也有要娶亲的时候;二还因为这可是他的大姨哥,关系与众不同。

    “洪福,以后你娶亲也这么热闹吧?”有人特意打趣他。

    “那是当然。”张洪福想都不想直接回应:“许家嫁女,岂能有简单了的。”

    “哟,听张洪福的意思,你们家也是有钱人了!”这是一种讽刺。

    “现在没有不等于以后没有。”张洪福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话:“日子总会变好过的。”

    那人看了一眼张洪福直接被他身上的那股子彪悍劲儿给打蒙了。

    是啊,张家在上古里村是外来户,一直就是人丁单薄得很。

    也就不为人所看重。

    曾几何时,张家都比叶家强了一般呢?

    是许家搬来后!

    仔细想想,果然是这样的。

    许家搬到了他隔壁的万大爷的房子,许家房子漏雨搬到了河湾,张家就各种帮衬。

    张来福丈着年幼一天要跑八次许家。

    两家人的关系就这么发展起来了。

    待众人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张洪福这小子已经将人家的四姑娘收入了囊中。

    陈小路订了婚后,韩家杨家接踵而至。

    一向寂静的河湾来了三家人修房子,没料到张家居然也能修个院子在那里立起。

    除掉陈韩杨三家,毫不夸张的说张家的房子在上古村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了。

    陈小路娶亲有这么大的排场倒是让人觉得不意外,毕竟他已经是员外郎。

    而张洪福的回答如此干脆,还说以后可以有,说明他是胸有成竹了。

    再想想,可不,人家在镇上还开了武馆呢。

    每个孩子的束修收得不多,不得不承认,他真正的是挣钱有方!

    说他的人想到这儿脸都红了。

    是啊,自己这么笨有什么资格嘲笑一个努力的人!

    张洪福才没想这么多,他暗暗的将今日所有的一切都记在心里。

    告诫自己,娶小兰的时候排场不能比这次的低,当然,也不能越了过去。

    毕竟大户人家最讲究的是规矩。

    许家院子,听见隔壁的喧嚣,莫氏拿着帕子擦着不断涌出来的泪。

    “姐姐,大姑娘出嫁了,您该高兴才是!”

    “恭喜姐姐了。”齐氏也上前贺喜。

    毕竟,这是大喜事儿!

    “你们快别给我贺喜了,我这心里难受得很。”说完莫氏的眼泪更是大颗大颗的滴下来。

    “母亲不哭。”小五窝在齐氏的怀里手出小手替莫氏擦着一边安慰她。

    “你这个小精灵噢。”莫氏哭得更厉害了:“当年欣仪像这么小的时候也这么乖巧懂事,人见人爱,爷更是喜欢抱着她……”

    好吧,这是想起了那位爷了。

    这一下,谁都不好过了。

    “母亲,二娘三娘,姐姐嫁得又不远,就在隔壁,你们要是想好了,明天出门就能见着人。”只是明天她不能进许家的门而已。

    犯不上这么哭啊,这可是大喜的日子。

    “仪月啊,下个月就该是你出门子了。”韩家已派人送来了日子,莫氏当然没有意见。

    别人家的闺女到这年纪都已经当娘了,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而自己的女儿因为守孝耽搁了三年的光阴,今年就将前面三个都嫁出去了。

    “那您还不得又哭上一场啊。”许欣月有点头痛:“您若这么伤心,女儿就不嫁人了。”

    “傻丫头,哪有不嫁人的道理,我们这是高兴。”

    “是啊,二姑娘我们是高兴。”刘氏连忙道:“咱们许家也嫁女了呢!”

    从最早的以为会死到能活命;从以为不能嫁人过正常人的生活到现在未来可期,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我最高兴的还是,你们都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都可以看见。”莫氏道:“他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

    这个他,不言而语指的是谁。

    刘氏齐氏齐齐不敢吱声。

    这会儿,说什么话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