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马背夷歌 » 第八十九章 价值

第八十九章 价值

    从料场签到回来,青华和小伙伴商量,这头一天运货,到底选择驮什么好。她原本想说要不就驮一号料的,可最终还是忍住了。

    现在自己不是一个人战斗,而是团队作战。兼听则听,有些事还是征求下大家的意见比较好,起码有利于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向“钱”看。

    枝花:“依我看,路况不熟,水土不服,骡子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咱还是柿子专挑软的捏,先去驮四、五号料吧。”

    黄毛:“那多丢人?你没听锅头讲肖队长说的,只有那些牲口不成器的才去驮吗?要我说,咱就专啃硬骨头去驮二号料算了。宁愿少跑一趟,价钱也高。至于那些小东西,麻烦不说,累死累活还赚不到钱。”

    这第一口先从哪咬?是选钱高难驮的一、二号料,还是挑好驮钱少的四、五号料呢?

    说了半天都是为钱啊?在这个世界上,虽然金钱不是万能,可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钱你就狗屁不是,不能读书求知学技能,没技能你就更不可能赚到钱。

    这是一个悖论。

    就跟《葵花宝典》里那个有名的笑话一样:“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就算自宫,未必成功;不必自宫,也能成功。”

    你越穷越不可能有文化,越没文化又越穷。

    “老大,你说呢?”枝花问。

    “锅头,不管香屁臭屁,你总得放个屁吧?”黄毛也焦急道。

    “要我说……”青华欲言又止。一幅怎么都行的样子。

    枝花和黄毛相互望望,两人都有点搞不懂自家老板了。有时候火急火燎,有时却三捶打不出个闷屁。

    “咋样?”两人异口同声。

    青华:“还是不说吧,说了你俩又有意见。”

    枝花:“诶哟我说大小姐,都这时候了,人家别人都干半天活了,咱们还在这商量咋开工。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

    “就是,老板,再闲上几天,你是不是要打我工资的主意了。算我求你,有啥高招就赶紧支吧。让大家都抓紧机会苦点钱。”

    “不如去驮六号料!”青华瞅了两人一眼道。

    她既没用黄毛的冒险搞大钱方案,也不选枝花稳妥赚小钱的办法,连自己最初的打算也放弃了。而是另辟溪径,准备去走一条看似不合情理的路。

    “什么?六号料?”枝花和黄毛以为自己听错了。两人不约而同瞪大眼睛。

    枝花惊诧的伸过手来摸摸青华额头,自语道:“也没发烧啊。”

    “就说人家不说嘛,说了你们又想不通。”接着,青华一五一十的将驮六号料的益处遂一道出,她从人和骡子、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利弊得失,最后的结论是:利大于弊。

    至此,枝花和黄毛终于无论可说。

    “六号料就六号料,姜还是老的辣。”两人一致同意。之前她俩都仅从一个方面去思量,忘记了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实际两人都还从没参与过塔材驮运。

    别说这号那号料,就是料子长什么样都没好好见过呢。这就比如一个连游泳都不会的人,出门就想去长江洗澡,这不是不切实际吗?

    经过青华一番点拨,两人这才惊出一声冷汗,还好没坚持,不然即使不酿成大错也非闹出笑话不可。虽然两人有过驮运砖头和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经验,可那能与塔材同日而语吗?

    所以,选择整个输电铁塔中最简单好驮的零碎材料下手,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主意打定,三人立即开始行动。

    果不其然,只有上路方知前行的滋味。即使是塔材中最好驮的零碎配件,枝花和黄毛还是连驮子也不会扎。青华一个人忙前忙后,既要手把手教她们上架、装载、捆绑,还要一驮一驮的检查是否牢固、扎实。

    等每次将两人教会,差不多都花去了比自已一个人直接动手还长的时间。

    这样,别的马队都走出去两公里了,她们连驮子都还没扎好。人家每天三趟打早工,她们一日两转还忙得两头黑。

    此种状况整整持续了一星期。在这一周中,青华最大的成效,就是从零基础开始,教会两人扎驮子,扎那种简单的驮子。

    可别小看了这个环节,对赶马人而言,扎驮子看似不显眼,其实是相当要紧的,事关成败大局。

    试想,凡是需要用马帮运输的地方,几乎都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不必说。若是驮子扎得不牢实,牲口在这样的山路上走着走着货物掉下来怎么办?轻则摔坏赔偿,重则滚落失踪。

    更有甚者,若是连牲口带货物、仰或是还牵扯到人也出问题,那摊上的事情可就大了。

    所以,从扎驮子的水平,就可以看出赶马人的基本功,更能看出一支马队的真正实力。

    通过一周实践下来,枝花和黄毛两人,光是拉皮绳的这一环,就把手上水泡磨破了好几个,犹如针扎般难受,有时疼得几乎都端不起饭碗。

    但青华依旧跟没看见一样,继续强迫两人上料扎驮子,在进驻屡色村的第十天上,通过一系列高强度的刻意训练,枝花和黄毛终于可以熟练的完成四、五、六号小件材料的捆扎。

    加上塔材运达的各个桩基道路也熟悉得差不多了,骡子和人一样,从最初的跟在别在马帮屁股后面走,到终于可以在宽敞处三两步蹿到前面,青华和她的这支南召骡马队,终于完成了人和牲口的蜕变。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眨眼中秋节到了,公司里给每个员工下发了一盒月饼,并通知全体马队放假半天。

    黄毛代表南召骡马队,从肖队长那里提回了三盒月饼,他又自己花钱,在驻地的小超市买了一件啤酒,于是中秋这天晚上,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她们的“天涯此时”的话题也正好展开了。

    “锅头,我就想不明白了。你一个姑娘家,非要这么拼命干啥?就像现在这种环境,莫说你这样的小女孩,就是我这样的大男人都险些不消呢。”

    几瓶啤酒下肚,黄毛打着饱嗝一吐为快。

    这话他早就想问了,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青华边剥了一颗花生丢进嘴里,边灌下半瓶啤酒,本不想说的,可在这异地他乡,酒入悉肠,满腹都是相思泪,越到佳节越念人。

    “为了钱呀!”她说。

    “你要钱做什么?为了温饱、事业、青春理想,还是爱情?”枝花举瓶跟青华碰了一下,也顺着黄毛的思路朝她开腔。

    “都不是。”青华答,她的眼圈有些红红的。

    “那到底为啥?”两小伙伴更加迷糊了。

    “为了骡子。”青华说了实话。当然,还有一半她永远也不会讲出来。那就是为了不落在那个曾经的男友、上大学的胜材后面。

    “骡子?哈哈!”枝花和黄毛一起大笑起来。

    青华却没有笑,她又一次咕嘟咕嘟喝下半瓶酒,认真答道:“对,挣钱就是为了买更多的骡子,打造一流的马队,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