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骄子 » 第三章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

第三章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

    贾琼眼明手快,从那人的手里稳稳接过孩童,用双臂环抱他的腰部,使其上身前倾,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那孩童的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连续快速用力的向孩童的后上方冲击。

    那被贾琼踹倒在地的大夫火冒三丈,嘴里乱骂着挣扎着起来想要打贾琼。

    只听“啊”的一声,从那孩童的嘴里吐出了大半只糖葫芦出来,接着便是“哇哇”大哭声。

    人群发出一声声惊呼:“吐出来了!”

    有人念佛。

    那个从地上跳起来想打贾琼的大夫,看着地上的大半只糖葫芦,呆呆的站在那里发愣。

    瘫坐在地的老者也停止了悲声,忙从地上爬过来看自己的孙儿。

    贾琼将那孩童平放在地上,将随身携带的银针取出一根直扎那孩童的太阳穴,那孩童的脸色渐渐变得正常起来。

    贾琼这才松了一口气,对那老者道:“老人家放心,哥儿已经没事了。”

    那老者抱着孙儿对着贾琼千恩万谢:“多谢这位小哥儿救了吾孙儿的性命,请问小哥儿尊姓大句?”

    贾琼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老人家不必放在心上。刚才这一闹,哥儿可能会受到点惊吓,赶紧带他回去喂些热水,点支安魂香让他好好睡一觉才好。”

    老者连连点头,不住地道谢,又道:“还请小哥儿一定留下姓名,家住哪里?改日吾定当亲去贵府感谢!”

    贾琼摇头,道:“举手之劳,真的不足挂齿。老人家,您赶紧带哥儿回家去罢。”

    说着回身向刚才被他踹倒在地的大夫作辑道歉:“对不起这位大哥,刚才一时心急冲撞了您,还请见谅。”

    那大夫冲他摆摆手,道:“小哥儿年纪轻轻居然有这般本事,真是让在下佩服啊!请问小哥儿……”

    从人群外面突然挤进来几个彪形大汉直奔那老者,诚惶诚恐道:“候爷,奴才们来迟了,请候爷恕罪!”

    贾琼呆了呆,原来这老者还是个候爷?

    那老者见自己的家奴来了,脸上不自禁间就露出了一种威严,跟他刚才哭得老梨花带雨的那副模样判若两人。

    人群静了下来,自觉让出一条道来。

    老候爷吩咐家奴:“快带小公子回府!”

    再一回头,贾琼已经挤出人群没了影子。

    贾琼挤出人群,只见贾㻞、贾珧带着四姐儿坐在路边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前吃糖粥。

    在四姐儿的面前还放着一盒蜜饯、一盒点心。

    贾琼忙走了过去,笑道:“让两位哥哥破费了。”

    贾㻞笑道:“这是哪里话?好不容易在街上遇见了四姐儿,当哥哥的不破费两个小钱那还算哥哥么?是不是啊四姐儿?”

    贾珧已经替贾琼也要了一碗糖粥。

    四姐儿咽下口里的糖粥,道:“谢谢两位哥哥,哥哥们对四姐儿最好了!”

    贾珧道:“咱们四姐儿最会说话了,怨不得哥哥们喜欢。待会儿吃完了糖粥哥哥带你去看猴把戏!”

    四姐儿露出酒窝。

    贾㻞见几个大汉抱着刚才那被食物卡喉的孩童扶着老候爷一阵风儿般的去了,不禁笑道:“这孩子命真大,我还只当他没用了呢!”

    围观的吃瓜群众见老候爷带着家奴走了,一个个也都心满意足地散了。

    有一些心细且极爱凑热闹的吃瓜群众发现了坐在粥摊前吃糖粥的贾琼,一下子围了过来。

    七嘴八舌道:

    “哥儿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等本事,做了好事也不愿留名,真正的让人佩服!”

    “你道那老者是谁?是靖安候府的周潜老候爷!”

    “可惜哥儿不愿留名,要不然赏银是绝对不会少你的……”

    “…………”

    有赞叹贾琼小小年纪就有本事的,但更多的是替贾琼感到惋惜的。

    救了忠靖候周潜的孙儿,少说也能得到个百、八十两银子的赏银。

    百、八十两的银子对于忠靖候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平常百姓人家来说,那可是够好几年的嚼吃了。

    贾琼只低头吃糖粥,并未说话。

    贾㻞、贾珧听得一头雾水,疑惑道:“各位什么意思?是说刚才是我这位兄弟救了那位孩童么?”

    吃瓜群众道:“是啊!你这兄弟可真是厉害,三两下就将老候爷孙儿喉咙里的糖葫芦给弄了出来,连本草园、百药堂的大夫也都束手无策。今儿若不是他,老候爷的孙儿怕是小命不保……”

    待吃瓜群众都散去,贾㻞压低声音问道:“琼兄弟,他们说得可是真的?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个本事了?”

    贾琼道:“前些日子在街上遇见一位云游的道士,我给了他些银两吃饭,他便教了我两手旁门左学。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儿,没有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以后空了教你们。”

    贾琼觉得平常多涉猎一些东西还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遇见一位云游的道士”这句说辞就是从某些网络小说上面学来的。

    “云游的道士”可以完美的解释穿越者所突然拥有的超非凡的本事,并且屡试不爽。

    贾㻞、贾珧听了忙摆手:“还是算了,我们可学不会这个。”

    吃完了糖粥,贾氏王字辈的三兄弟带着四姐儿继续闲逛,四姐儿吃着蜜饯看着猴把戏,嘴角的酒窝一直没隐藏过。

    贾琼觉得古代人对于礼仪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比如贾㻞、贾珧虽然年岁不大,却都有一股谦谦君子的风范。

    他们对待年幼的四姐儿既出手大方又有耐心,俨然是两位慈爱的兄长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般。

    再一想,可能是他们从小就经常去贾府走动的原因。

    虽然贾府对于子孙读书的教育是失败的,诺大的宁、荣两府在王字这一辈中,只出了贾珠这样一个读书人。

    不过对于表面上的礼仪教育还是很成功的。

    毕竟跟贾家打交道的都是一些非富即贵的贵族,若是礼仪不周怕会沦为笑柄。

    就像贾宝玉,虽然在私下只是个爱在女孩堆里厮混、不思进取的混世魔王,然走出来还是一个风度翩翩、气质非凡、相当有礼的贵族公子。

    像贾琼、贾㻞这类从祖上就依附贾府生活的旁支边角料,自然也就深谙此理。

    否则他们是无任如何也进不了贾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