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骄子 » 第六章教育的失败,道德的沦丧

第六章教育的失败,道德的沦丧

    贾府之所以后来在短短的十来年内快速败亡掉,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失败,道德的沦丧!

    贾府子弟的官,要么是世袭的,要么就是花银子买来的。

    都是一些徒有虚名的官职,在朝中没有一个掌握实权的。

    贾家这些年来还是靠着祖上立下的功劳,子孙后辈没有一个为国家立下哪怕一点功劳。

    倒不是说读书考取功名就一定不会让贾家衰败,如果贾家出能出几位饱读诗书、有真材实学的人材,也许贾家的情况就不会那么糟糕。

    贾元春在深宫若是能有个为她出谋划策、帮衬她的娘家人,她在宫里的日子要好过很多。

    这些年来,以贾赦、贾珍为首的这两位府内主心骨,仗着有权、有钱,生活极度奢靡不说,还在外面无所不为。

    家里只有一群坐吃山空的老爷、公子哥儿,真正有了祸事的时候全部乱了手脚,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连个主心骨都没有。

    贾赦、贾珍对于吃喝嫖赌俱都玩出了境界,尤以贾珍为甚,连自己的儿媳妇、小姨子都弄到了床上去。

    有这样的长辈为榜样,族内的子弟自然是有样学样。

    对于治家,他们却像一个白痴,连一点对于未来的忧患意识都没有。

    一个个醉死梦生。

    拿贾宝玉来说,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个好人,尊重女性,不但极爱他的那些姐姐妹妹,连府里的丫鬟,他也是极爱,惯会在他们面前做低服小,哄她们开心。

    在他的心里,女孩子没有高低贵贱,都是不可亵渎的珠宝、花朵儿,他本人也没有一点主子的架子。

    他的东西丫鬟可以随便吃、随便用、随便拿着送人。

    如果是生于后世,贾宝宝这样的中央空调是无可厚非的。

    风流但不下流,是个好人。

    但是在这大武朝,贾琼对贾宝玉的评价则是:他只限是个好人,但是也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无用的人,也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元春暴毙、迎春被人糟践而死、探春远嫁和亲、惜春出家、林黛玉吐血而亡、史湘云沦落风尘成了男人们的玩物、鸳鸯上吊自裁、金钏儿含屈跳井、晴雯被逐病死、巧姐儿被卖……

    贾宝玉除了哭喊几声,流几滴伤心泪,写几篇他自认为十分煽情、感人的祭文。

    其它的,他又能为这些姐姐妹妹们做些什么?

    贾琼觉得,作为一个男人,首先得有能力有担当,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有能力娶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想到这里,贾琼的心疼了一下,他那仙子一般的林妹妹啊!

    晚饭后,四姐儿的眼皮开始忍不住打架,白天逛街累着了,贾琼的白雪公主刚讲了个开头,四姐儿已经沉沉睡去。

    贾琼白天睡多了,此时也没了困意。

    他走至书案前拿起一本《诗经》在灯下细看起来。

    后世的他学历是个博士,所以看起这些书来也并不觉得吃力,只消稍微定下心来便能读懂,他的记忆力很好,在后世的时候也看过不少优秀的八股文章的范文,贾琼觉得只要他好好努力,先定个小目标,明年秋闱去考个秀才应该没有问题。

    为能配上巡盐御史林老爷的女儿,他必须要努力才是。

    及至三更,贾琼才放下手中的书去榻上睡觉。

    …………

    忠靖候府。

    周潜老候爷坐在廊下看着他心爱的小孙孙跟着几个小丫头子在太阳底下扔毽子玩儿,暖暖的阳光照在熙儿的脸上,老候爷的心都快被这个小孙孙融化掉了。

    想起前两天熙儿被糖葫芦卡喉差点送了性命,老候爷就后怕不已。

    如果……啊呸……

    他也不活了。

    门上来报:“候爷,小柱子回来了,在门口说有事要向您禀报。”

    老候爷忙道:“快快快,让他进来。”

    很快小柱子便进来了,倒头便拜:“给候爷请安。”

    老候爷摆手:“起来罢。快起来说说打听到了没有?”

    小柱子起身,打着千儿回道:“回候爷,打听到了。那小哥儿名叫贾琼,家住小花枝巷胡同内,两年前父亲没了,跟着寡母及两个妹妹一起过活。”

    老候爷道:“贾琼?别是宁荣府旁支罢?好像以前听说过宁荣府很多旁支就住在小花枝巷。”

    “候爷明鉴。那小哥儿确是宁荣府旁支,现在贾家学内读书。他们家从祖上就一直依附着宁荣府过活。小哥儿父亲去世后,剩下寡母孤儿生活艰难,宁荣府可没少帮衬。”

    老候爷露出了笑容,道:“这么说来,我还得备份谢礼给宁荣府送去,多谢他们家养了个这么好的子侄。”

    小柱子会意,道:“候爷说得极是!”

    老候爷点头,吩咐:“去将管家叫来。”

    原来前几日老候爷突然心血来潮,说想学学平常小门小户人家含饴弄孙的乐趣。

    因是年底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老候爷决定带着自己最爱的嫡长孙去街上转转,让自己和自己的大孙儿好好感受一番大街上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气。

    于是他带着孙儿及几个仆人就去了街上。

    及至到了街上,老候爷又觉得后面跟着几个仆人很不接地气,于是拿了些银子出来让他们去饮香楼喝茶看戏去,待他跟孙儿逛够了再去饮香楼去寻他们。

    几个仆人先是不肯,怕老候爷及小公子有了什么闪失回去没法交待。

    但是经不住老候爷拉下脸来恐吓他们:“若是不听我的话,回去一个个打一顿发卖了你们!”

    仆人这才拿着银子诚惶诚恐的去了饮香楼。

    老候爷得了意,学着别人家的爷爷带孙,花五文钱买了根糖葫芦给孙儿吃,牵着孙儿的小手美滋滋的在街上逛了起来。

    谁知这小孙儿从未吃过如此廉价却十分美味的东西,吞吃的口子也就大了一些,然后一不小心被糖葫芦卡了喉咙,于是便有了贾琼见到的那一幕。

    还幸亏遇见了贾琼,若不然老候爷的孙儿可能就去见了阎王。

    当时贾琼不肯留下姓名,老候爷担心着自己的孙儿,所以也只好暂时作罢。

    待回家之后,老候爷便派人打听贾琼的消息。

    知恩图报,这是周潜老候爷做人的底线。

    于是在这日的清晨,老候爷带着仆人及礼物若干及二百两白银亲自来登门道谢了。

    刘氏见自家院门外停了好几辆马车,仆人从车上搀下一位衣着华丽的老者,一口一个候爷,不禁慌了神。

    她不知道这些来人是何用意。

    贾琼安慰她:“娘不要担心,这是来找我的。”

    老候爷满面春风的被人从马车上搀了下来,贾琼忙上前道:“给候爷请安。”

    老候爷笑着施礼:“小兄弟,可算是找着你了!”

    贾琼忙欠身躲过,道:“不敢不敢,候爷您太客气了!”

    刘氏忙也带着大姐儿、四姐儿上来行礼:“给候爷请安。”

    老候爷呵呵笑道:“贾夫人不必多礼。我这次来就是专门来感谢您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

    刘氏不明所以,老候爷诧异地问贾琼:“怎么?小兄弟回来没跟贾夫人说吗?”

    也不待别人开口,老候爷便将那天在街上的事情简单明了的跟刘氏述了一遍。

    刘氏听了方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些许喜色。